技校网
更新:2022-12-08 03:05:32解决时间:2022-11-04 11:45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 | 应用物理学 |
---|---|---|
2020 | 498 | -- |
2019 | 510 | -- |
2018 | 497 | -- |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 | 应用物理学 |
---|---|---|
2020 | -- | 487(应用物理学(中俄学院)) |
2019 | -- | 498(应用物理学(中俄)) |
2018 | -- | 489(应用物理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授课)) |
2017 | -- | 479(应用物理学(中俄学院授课)) |
一、基本信息
1. 专业代码:070202 专业名称:应用物理学
招生时间:2011年
2. 学科门类:理学 二级类:物理学类
专业分类:理科应用类 所属学院:中俄学院
3. 相近学科及专业:物理学
4. 学 制:4年 修业年限:4-5年
5.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二、总体设计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验技能的,掌握俄语基础知识、具有娴熟的俄语言语表达能力、了解俄罗斯国情、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技术领域创新人才。
2.培养要求
(1)系统地掌握应用物理专业基础课与主干课的基本理论,了解应用物理的发展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2)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运用物理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教学和相应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
(4)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和利用外语了解前沿科技发展趋势的能力;
(6)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遵纪守法,勇于创新,善于合作。
3.专业特色
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完善,专业技能训练灵活多样,语言类和专业类课程相结合,培养模式先进,国际化合作程度高,所培养的专门人才针对性、应用性强。
4.培养模式
采用“专业+俄语”的培养模式,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课程体系、教学材料,基础阶段着力进行外语能力培养,通过双语课程掌握厚重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全部课程中70%由外籍教师完成。在专业教学中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培养模式。
5.教学要求
(1)理论教学环节:本专业设置了光子学与技术和传感与测试技术两个方向的模块。理论学包括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部分。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外语、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计算机基础和军训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及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2)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包括课程内实践及课程外的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学年论文等,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6.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数学物理方法。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具有 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 及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或在周边相通语言国家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 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 会科学和语言学诸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掌握创造性 思维以及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民族、语族)、现代汉语、中国现代 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现象 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北京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04) | 史/政/地(3选1) |
辽宁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吉林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学费待定)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2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北京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5 | 26556 | (04) | 政/地/史(3选1) |
河北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4 | 15187 | ||
内蒙古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7 | 3954 | ||
辽宁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 | 6550 | ||
吉林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3 | 3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