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1-13 11:20:02解决时间:2022-11-04 20:39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49 | 24258 | 530 |
本科二批 | 546 | 525 | 34020 | 430 |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75 | 572 | 9950 | 490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机械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 2 | |||
机械电子工程 | - | 2 | |||
车辆工程 | - | 5 |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 | 2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4 |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 | 1 | |||
土木工程 | - | 2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本科二批 | - | 4 | ||
电子信息工程 | - | 1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 1 | |||
通信工程 | - | 3 | |||
自动化 | - | 2 | |||
交通运输 | - | 3 | |||
交通工程 | - | 1 | |||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 - | 1 | |||
工业工程 | - | 2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2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 | - | 1 | |||
物流管理 | - | 2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 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 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 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 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 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
3.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 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 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
6.了解国内外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 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
8.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9.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 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核心课程: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 仓储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国 内外相关专业竞赛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输业务管理实验、仓储业务管理实验、供应链系统仿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 模拟实验、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学发展需要,具备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及机电技术方面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在交通设备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检修、运用研究、生产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1]
培养具备材料科学理论知识,掌握先进连接及其自动化技术,能从事焊接工艺设计及设备制造、焊接过程的自动控制、焊接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研究、开发、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管理、运行维护及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