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1-23 19:51:28解决时间:2022-11-06 01:22
| 年份 | 网络工程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 2021 | 454(计算机类) | 453(公共管理类) |
| 年份 | 网络工程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 2021 | -- | 479(公共管理类) |
| 年份 | 网络工程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 2020 | 483(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 | 481(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 2019 | 452(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 | 450(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 2018 | 448(计算机类) | 443(公共管理类) |
| 2017 | 417(计算机类) | 417(公共管理类) |
| 年份 | 网络工程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 2020 | -- | 501(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 2019 | -- | 502(公共管理类(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
| 2018 | -- | 495(公共管理类) |
| 2017 | -- | 452(公共管理类) |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 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 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在 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相关领域有较宽的知识面,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理论 研究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了解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针与政策;能够胜任各级 各类组织中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及其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 查分析等科学方法或技术,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拥有调查研究、分析判 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办公室管理能力;
5.有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经济部门从事实务工作以及在有关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 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金融学。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公共政策 学、风险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劳动与社会保障实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题调查、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社会保险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备较宽厚的学科基础,掌握网络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应用开发、安全维护和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特别是网络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开发、运行、安全及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计、网络开发、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的专业技术知识;毕业生具有完善的人格及一定的协作组织能力;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能力;掌握获取、分析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开拓创新的思维意识和拓展知识的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调查、研究解决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学、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企业年金与职工福利、人口学、人力资源管理、福利经济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就业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与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公共财政学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wto基本规则和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了解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和主要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情况,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cet-6),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实务、国际电子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教育、科研、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
定位于信息处理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以服务于河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培养高质量的、能满足河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统计分析和信息处理专门人才。现有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两个方向,其中软件工程方向通过与ata合作实施课程置换,实现了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主要专业课程有:计算方法、信息科学基础、计算机科学、运筹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c#2005程序设计语言、sqlserver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电路理论
本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应用、维护和管理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特别是网络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数据结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