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MarineResourcesDevelopmentTechnology-中国海洋大学
为了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海洋大学于2010年在国内首批增设“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并于2011年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5年全国首届学生顺利毕业。本专业依托“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等国内一流的学科平台,聚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围绕生物转化工程、高值化利用工程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培养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胜任海洋资源开发领域设计、研发、生产、检验、管理等岗位,或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毕业要求总学分为155,其中实践环节总学分不低于39学分。
专业核心课程::海洋生物资源原料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水产资源利用化学、生化工程、海洋生物资源加工装备、海洋生物资源精深加工技术、海洋生物资源产品质量控制、海洋微生物工程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高等院校,海洋、水产、医药、生物制品等领域的科研和管理机构,海洋生物资源产品设计开发、加工利用、国内外贸易、商品检验认证等相关企业。
电话:0532-82032389
E-mail:caolimin@***.cn
学校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OceanUniversityOfChina)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坐落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被誉为“中国十大美校园”之一。
学校始建于1924年,是国人在齐鲁大地上创办的第一所本科起点的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历史上,闻一多、梁实秋、老舍等一大批学界名人曾在此治学育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博士生
导师360余人,两院院士12人。著名作家王蒙、国际著名物理学家
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2位知名作家受聘为学校“驻校作家”。
学校以海洋和水产为显著特色的学科体系综合齐全、全球唯一,海洋科学和水产学科位列全国第一,并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同时,学校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并拥有教学和科学考察船舶4艘,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
学校实施“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学生可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学习;学校还设立了行远书院,探索、创新培养“博雅”人才。九十多年来,学校有15位毕业生成为两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
海洋局局长,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本校毕业生。
学校积极推进办学,并与香港城市大学等香港多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画,并成立“港澳台文化交流协会”,为给香港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交流平台。此外,学生在校期间还可参加50多个国内外交流和交换培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