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州市人社局开展了“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质量提升”主题年活动,提出了企业培训上水平、技能人才鉴定评价上台阶、技能比武提挡次、教学教研求实效的要求。建立了培养、使用、评价、待遇、激励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实施了四项工程,助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我市培养高技能人才7689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220%。
一是大力实施金蓝领培训工程。今年我们共争取上级指标390个,通过个人申请、单位考察推荐,资格审查等,对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等行业中取得高级工资格的企业生产一线的优秀员工398人,通过技术(师)学院、企业进行了不少于210课时的培训,在培养新知识、新工艺、新的操作方法的同时,加大了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共有1154人通过培训取得了金蓝领证书和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成为生产工作一线的能工巧匠。
二是校企合作培训高技能人才工程。市里确定德州市技术学院、华宇技师学院、走四方技工学校等15所技工院校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大了校企合作力度,同时引导学校加大投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合理设置专业,要求开设课程要和企业生产实际对接,技术学院的电工、走四方的电子等3个专业成为全省重点名牌专业,普利森技校的数控专业获得省重点专业扶持金71万元;通过参加省市的集体备课、到企业锤炼、在职进修等手段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增强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托举了大批技能精英。
三是大力实施企业职业培训工程。在调研的基础上,下发了德州市企业职工培训与技能鉴定考核的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各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培训机构,专人负责,同时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企业培训开展规范的,还可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5%提取,并将职工教育经费的70%用于技能人才的培养。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对困难企业职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的实行了全免费培训政策。采用中心+基础+考评委的办法,对企业技术职工的技能初次认定,在企业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受聘企业可按每月50元、100元、200元的标准发放津贴,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企业培训不断升温,做到企业每三年轮训职工一遍。
四是深入实施技能比武工程。市人社局发挥综合管理高技能人才的职能,协调有关部门制定了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法,对取得市级比赛前三名的选手一次性奖励1000元,并优先参加首席技师、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的政策。鼓励企业、行业、学校、班组层层开展技能比武活动,通过技能比武,打造了一批技能领军人才,多个项目在国家省比赛上摘金夺银。先后承办省职业院校汽车修理工比赛、全省礼仪主持人、摄像师比赛和全国数控、技工院校比赛德州选拔赛等,全年共组织规模比赛24个涉及工种35个参与人数达5.2万人。去年参加全省首届医药行业第一名的刘霞获省首席技师并推荐为全国技术能手,获全国化工行业前三名的华鲁恒升公司3名职工均被评为2010年山东省首席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