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宝安区职业培训让百万人受益

日期:2010-01-30 13:51
 
劳务工初次上岗培训
 
 

社区干部参观苏州工业园

 

刚刚过去的2009年,宝安区职业能力开发局紧紧围绕着宝安区委区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部署与要求,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实施素质工程的意见》、《关于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民生进一步改善的若干意见》,扎实有效推进素质工程,圆满完成了社区干部专题培训、宝安市民讲堂、户籍居民创业就业系列培训“金钥匙行动”、劳务工初次上岗培训等重点工作。

据悉,2009年,宝安区开拓创新,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共组织举办各类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7916班(场)次,受训人数达154万人次。

1社区干部高校“充电”提素“长三角”考察激发跨越动力

为让宝安区股份公司干部进一步开拓视野、转变观念,破解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在新时期遇到的发展难题,实现社区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09年7月至10月,宝安区职业能力开发局与宝安区委组织部、宝安区财政局(国资委)组织开展了2009年社区党组织书记、股份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专题培训。

据了解,这次社区干部培训规模大、人数多,学员达614人。其中原行政村级的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89人,自然村级的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总经理349人,不兼任董事长的社区党组织书记76人;学员学历大专及以上占40%,中专、高中及以下的占60%;学员年龄45岁以下占75%。

这次培训分8个批次进行,每期两周共10天,第一周在区委党校和中山大学进行理论学习,其间考察了东莞锦厦社区;第二周前往“长三角”地区考察了杭州航民村、苏州工业园、苏州天平村、宁波湾底村、上海九星村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的地方。经过精心策划,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参训学员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基层干部中引起较大反响。学员普遍反映,此次培训课程设置针对性强,考察点具有典型意义,考察线路安排合理,培训管理细致到位;通过学习考察,不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还找到了差距,增强了危机感,对进一步促进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很有启发意义。

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社区干部通过这次学习考察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身差距,增强了危机感,收获很多。一是要学习先进理念和创业精神。学员们一致认为,在“长三角”考察学习印象深的不是村民漂亮的别墅,不是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而是发展的理念、创业的精神。二是立足实际,打优势牌,唱特色戏。通过考察,大家清醒地认识到,“长三角”几个村的成功无不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结果。三是提升物业价值。物业出租是当前社区经济的主业,光靠厂房出租不是长久之计,转型是必然,要充分挖掘土地资源价值,对现有旧工业区进行升级改造,盘活资源,实现物业收益大化。福永怀德社区党支部书记潘灿森学习回来后结合社区实际,马上着手对社区物业改造升级进行整体规划。四是大胆探索资本经营的路子。很多学员都表示,土地作为资源不能再生,但作为资本却是可以不断增值,在土地、物业无外延式扩大空间的情况下,要学习“长三角”先进社区,打破人头入股的单一做法,探索推行现金入股、公司化改革等措施,尝试进行资本经营,通过资本运作,使股份公司的发展摆脱目前仅限于原集体土地范围内的地域限制,开拓社区股份经济发展空间。

2努力贴近民生,将“宝安市民讲堂”办成宝安文化名片

2009年,为落实区委区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部署,宝安区职业能力开发局以市民需求为出发点创办了“宝安市民讲堂”。该讲堂以“面向市民、关注热点、促进交流,提升素质”为主旨,实行主讲嘉宾多元化、举办场地流动化的新模式,邀请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和市民代表深入企业和社区,分析社会热点、宣讲政策方针、分享成功经验,讲座主题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而得,涉及应对金融危机、企业经营管理、社会民生热点等十个方面。

为了使“宝安市民讲堂”能够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该局面向社会各界和宝安区各单位广泛征求讲座主题,并从中选取贴近民生、受群众关注的问题定为讲堂主题,如企业及市民如何科学应对金融危机、投资理财、出租屋安全与管理等。每期讲座都邀请相关领域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或者政府部门负责人,将新资讯和权威的观点带给听众。为了方便群众参加,将讲座时间安排在周末,将地点安排在群众熟知的新安影剧院、文化艺术馆小剧场或者深入各社区、企业等。据统计,该局2009年共举办“宝安市民讲堂”11个系列21期,136场讲座,听众达21000多人,其中,面向社区居民开展104场投资理财讲座,培训9741人。

宝安区职业能力开发局负责人表示,2010年,该局将把“宝安市民讲堂”办得更好、更贴近民生,努力争取将其打造成为宝安的一张文化名片和品牌。届时,该局将与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主办单位加强联系,将他们的资源和高水平的讲座直接引入宝安。同时,在讲座选题方面,将继续在宝安培训网等媒体发布公告,广泛征集广大市民的意见。

4岗前培训让17万劳务工顺利上岗

2009年,宝安区积极开展劳务工初次上岗培训需求调研工作。组织街道、企业代表召开劳务工初次上岗培训工作会议,全面了解劳务工的培训需求和所面临的培训难点热点问题,及时调整充实完善2009年劳务工初次上岗培训的内容,顺利完成了劳务工初次上岗培训工作。

宝安区职业能力开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2008年起,宝安开始推出劳务工初次上岗培训,当年在全区选择了100家企业开展了此项活动,有12万劳务工参加了培训。2009年,宝安区选择了145家大型工业企业和35家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初次上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食品药品卫生、消防安全及应急自救、城市就业、文明礼仪、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等城市生产生活常识。全年共举办劳务工初次上岗培训2068场,培训劳务工172670人。

据透露,2010年,该局将会同区总工会和劳动、安监、司法等部门,整合培训资源,深化培训内容,力争将初次上岗培训,办进每一家有需要的工厂。目前,该局正在紧张制定专门的方案,春节后将通过互联网和报纸公告等形式广而告之。同时,将组织企业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进行师资培训,根据企业需要,将教材、课件等资料送到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

3 居民创业就业能力

进一步提升

2009年,在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时期,宝安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将“生源毕业生和户籍失业人员职业技能政府补贴培训”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户籍失业人员和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年度内参加培训并获取公布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可获得100%的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据统计,全年面向生源毕业生和户籍失业人员共开设物流管理、注册安全主任、人力资源管理等41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共培训8002人次,参加技能类培训2823人次,岗位适应性培训5179人次,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有999人。对有培训意愿的生源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和其他户籍失业人员培训率均达100%。

宝安区高度重视户籍居民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从2008到2009连续两年举办居民创业就业系列培训“金钥匙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意识、物流管理、创意设计、创业就业技能等一系列培训。2009年,宝安职业能力开发局在前一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金钥匙行动”,将培训对象从“农转居”居民扩大到户籍居民,并增加了创业技能“1+1”培训、创业就业技能主题培训、物流管理等新的培训项目。2009年,共培训户籍居民32997人次,超过原计划培训人数的65%。全区促进3844人实现就业,236人实现创业。

居民学历也是宝安区职业能力开发局一大工作亮点。2009年初,根据“农转居”居民学历教育现状,该局制定了当年“农转居”学历教育的目标,跟踪推进学历教育考前辅导工作。全年共有1194人参加了考前辅导班学习,1177人参加。为积极落实抓好“农转居”居民学历教育报销工作,该局就学费报销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各街道开展实地调研,并及时制定学费补贴政策的补充意见,使政府补贴培训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积极推动“农转居”居民学历教育工作。2009年,宝安区有1058名“农转居”居民申报了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据介绍,2010年该局将继续实施户籍居民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培训的工种,将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并尽快制定相应补贴政策,并通过宝安培训网等媒体向社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