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赣榆“金蓝领”培训工程助推沿海开发

日期:2010-05-27 08:21

为加快推进沿海开发,赣榆县研究制定《2010-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实施“金蓝领”培训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县技能人才总量达3万人,比2009年的1.13万人增长1.65倍,其中高技能人才达2000人,比2009年的499人翻两番。

实施联合办学,提高培训水平。利用县职教中心、金山职业中学等教育资源积极加强对外合作,现已与南京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10多所高校开展联合办学,与日本丰田、韩国金五、上海大众、青岛海尔、台湾嘉茂集团、浙江吉利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取送进高校、名企深造实训,邀请高校教师、名企技工前来授课,以及主导课程引进、共建实训基地培训等方式,提高办学水平。现在,每学年邀请高校、企业前来开展课程辅导、实训辅导、新技术讲座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多达300多人次。

实行多证培养,提高综合能力。为尽快解决沿海开发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按照“一专为主,多证培养”的思路,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化工、商贸旅游、现代物流、市场营销等重点行业,实行“归口分类,多能培养”,每位学员在同一行业内接受3-5项专业技能培训,学习培训和实作考核全部合格后,同时发给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证书和多个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为加快沿海开发输送“一专多能”型高技能人才。

开展技能竞赛,推动创先争优。在学校学员中开展“学专业技能,比操作水平”竞赛活动,在企业职工中开展“争当主力军,建设新赣榆”竞赛活动,在劳模中开展“创新业、立新功”竞赛活动,每年评比表彰100名优秀学员、50名先进技术能手、20个劳模红旗班组,并分别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以竞赛提升培训效果、促进技能提升和技术推广、推动创先争优和岗位奉献,力争全县企事业单位参与技能练兵和创新竞赛活动面达到90%以上,每年推广普及20个先进操作法,3年内50%以上在岗技术工人技术等级晋升一个格次,在全县形成你追我赶、共谋发展的环境氛围。

强化多元投入,落实经费保障。县财政将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纳入人才工作专项经费,每年安排500万元左右的专项资金,用于引进新技术、补贴学校实训设备、表彰奖励优秀技工技师。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契机,将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培训范围,采取“项目专项资金+企业资金+学员小额学费”模式,多渠道保障“金蓝领”工程经费的落实。积极帮助职业学校完成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工、钳工、电焊工、车工、钢筋工、测量工等20多个工种的实训教室、多媒体教室50余个,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和实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