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大气科学学院 ( 拟招生计划:42人 ) |
070601☆●气象学 |
考试科目 | 导师 | 研究方向 |
①1001英语 ②2001大气动力学 ③3001高等大气环流 或3007高等天气学 ④ 4001政治理论 | 吴国雄 | 1.气候动力学 2.气候数值模拟 3.天气动力学 |
邹晓蕾 | 1.气象资料同化 2.大气中的数学物理方法 3.数值天气预报 |
王斌 | 1.大气与海洋动力学 2.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 3.热带气象学 |
李天明 | 1.气候动力学及海气相互作用 2.全球气候变化 3.台风动力学及数值模拟 |
李刚 | 1.气象资料同化 2.大气中的数学物理方法 |
管兆勇 | 1.季风动力学 2.海气相互作用 3.气候变率研究 |
周伟灿 | 1.大气动力学 2.灾害天气形成机理研究 |
闵锦忠 薛明* | 1.中尺度数值模拟与资料同化 2.中尺度集合预报 3.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
刘宣飞 | 1.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 2.气候变化 |
郭品文 朱跃健* | 1.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 2.大气环流异常动力学 3.集合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 |
徐海明 王玉清* | 1.区域气候变化与海陆气相互作用 2.台风模拟和动力分析 3.数值模式发展和区域气候模拟 |
朱伟军 | 1.大气环流动力学及短期气候预测 2.大气海洋相互作用 3.大气环流异常 |
罗琦 | 1.气象系统分析 |
智协飞 宋洁* | 1.季风动力学 2.气候数值模拟 3.气候影响评价 |
李栋梁 汪学良* | 1.气候变化与预测 2.大气环流与气候动力学 3.高原气象学 |
沈新勇 张大林* | 1.中尺度气象学 2.台风动力学及数值模拟 3.气候动力学 |
陈海山 | 1.陆气相互作用 2.气候数值模拟与预测 3.低频大气动力学 |
苗峻峰 | 1.中尺度数值模拟 2.中尺度气象学 3.陆气相互作用 |
吴立广 | 1.台风 2.全球气候变化 3.局地气候模拟 |
丁治英 | 1.中尺度天气动力学 2.数值模拟 3.台风 |
王坚红 李明* | 1.海洋气象学 2.近海区域海气相互作用模拟研究 3.近海区域海洋模式研究与应用 |
王黎娟 | 1.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 2.低频振荡与旱涝异常 |
梁湘三 | 1.物理海洋学 2.大气动力学 3.全球变化 |
吴志伟 | 1.季风动力学 2.海陆气相互作用 3.延伸期预报及短期气候预测 |
徐邦琪 | 1.季节内振荡动力机制 2.全球与区域气候变化 3.气候预报与模拟 |
张文君 金飞飞* | 1.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 2.ENSO动力学 3.东亚气候变异及模拟 |
许小峰 | 1.中尺度天气动力学与数值模拟 |
汤绪 | 1.城市气象 2.季风、沙尘暴研究 3.气象软科学 |
濮梅娟 | 1.大气动力学 2.灾害性天气机理与预报技术 |
毕宝贵 | 1.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 |
丁一汇※ | 1.气候变化与季风研究 |
徐祥德※ | 1.大气动力学、高原气象 |
陈联寿※ | 1.热带气象、高原天气动力学 |
李英※ | 1.台风、暴雨 |
武炳义※ | 1.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 |
祝从文※ | 1.季风气候变化机理与预测理论 |
温敏※ | 1.季风变异机理研究 |
沈学顺※ | 1.数值预报 |
王会军◇ 闵锦忠 | 1.气候动力学与气候预测 2.古气候模拟 |
陈文◇ 管兆勇 | 1.气候动力学 2.东亚季风 3.平流层与对流层相互作用 |
黄刚◇ 徐海明 | 1.气候动力学 2.海气相互作用、季风、数值模拟 3.资料分析和数据平台建设 |
第一组: ①1001英语 ②2005水文预报 ③3019水文统计 ④4001政治理论 第二组: ①1001英语 ②2001大气动力学 ③3001高等大气环流 或3007高等天气学 ④ 4001政治理论 | 林炳章 | 1.水文气象 |
0706Z1★●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
考试科目 | 导师 | 研究方向 |
①1001英语 ②2001大气动力学 ③3002现代气候学 ④4001政治理论 | 江志红 刘征宇* 李肇新* | 1.区域气候变化及其模拟 2.气候诊断与预测 3.海陆气相互作用 |
余锦华 | 1.热带气旋 2.气候变化及数值模拟 |
陆尔 | 1.季风与气候变化 |
王召民 | 1.海洋环流数值模拟 2.极地大气-海洋-冰相互作用 3.地球系统数值模拟与全球变化 |
游庆龙 | 1.气候变化观测与模拟 2.气候系统变化与成因 |
罗勇 | 1.气候模拟及预测 2.陆面过程 3.气候变化 |
肖子牛 | 1.低频振荡 2.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 3.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和数值模拟 |
宋连春 | 1.气候与气候变化 |
李维京 | 1.东亚季风 2.气候模式与数值模拟 3.气候预测 |
翟盘茂 | 1.气候与气候变化 |
效存德※ | 1.气候学 |
周天军◇ 江志红 | 1.海气耦合模式研究 2.海气相互作用和季风变率 3.东亚气候 |
0706Z8★●气象信息技术 |
考试科目 | 导师 | 研究方向 |
① 1001英语 ② 2001大气动力学 ③ 3007高等天气学 或3004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 ④ 4001政治理论 | 孙星明 | ***与信息安全 2.自动气象观测 3.传感器网络 |
薛胜军 | 1.高性能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3.人工智能 |
侯荣涛 | 1.异常状态诊断与预测 2.复杂动力学系统的信息处理技术 |
郭业才 | 1.气象通信技术与安全 2.气象信息处理 |
耿焕同 | 1.计算智能和目标优化 2.气象信息融合技术 |
尤新刚 | ***与信息安全 2.数字内容安全 |
张建伟 | 1.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 2.检测技术与气象仪器 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刘青山 | 1.图像与视频分析 2.模式分类与数据挖掘 3.数据可视化 |
张永宏 | 1.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 2.检测技术与气象仪器 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马廷淮 | 1.数据挖掘 2.气象数据共享与存储 |
刘景发 | 1.计算智能 2.调度与优化 3.复杂网络 |
饶伟峰 | 1.气象信息材料 2.环境监控智能材料 |
李庆祥※ | 1.气候数据与气候变化 |
002应用气象学院 ( 拟招生计划:10人 ) |
0706Z2★●应用气象学 |
考试科目 | 导师 | 研究方向 |
① 1001英语 ② 2003普通气象学 ③ 3003应用气象学 ④ 4001政治理论 | 李廉水 | 1.气象灾害评价 2.气象科技创新与重大工程管理 |
李旭辉 | 1.全球气候变化 2.温室气体循环 |
申双和 陈镜明* | 1.农业气象灾害 2.农业应对气候变化 3.地-气交换模拟 |
高志球 | 1.大气边界层物理 2.海陆气相互作用 |
娄运生 | 1.全球变化与碳氮循环 2.生态环境气象 |
景元书 | 1.生态环境气象 2.农业资源利用 |
包云轩 | 1.农业气象灾害 2.交通气象 |
杨再强 | 1.农业生物环境调控 |
唐剑武 | 1.生态系统碳氮循环 2.农业温室气体 |
陈吉泉 | 1.生态系统生态 2.全球气候变化 |
孙阁 | 1.生态水文 2.全球变化与水循环 |
刘永强 | 1.气候和生态耦合系统 2.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 3.大气环境 |
肖劲锋 | 1.全球生态学 2.全球气候变化 3.生态环境气象 |
王春乙 | 1.气象灾害评估 2.大气环境 |
张书余 | 1.健康气象 2.城市环境气象 |
何清 | 1.沙漠气象 2.城市环境气象 |
郭建平 | 1.农业气象灾害 2.气候变化与适应对策 |
高吉喜 | 1.区域生态格局与过程 2.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 |
周广胜※ | 1.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 |
郑循华◇ 娄运生 | 1.碳氮循环 |
003地理与遥感学院(拟招生计划:2人 ) |
0706Z5★●3S集成与气象应用 |
考试科目 | 导师 | 研究方向 |
① 1001英语 ② 2002大气物理学 ③ 3003应用气象学 或301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④ 4001政治理论 | 邱新法 曲建和* | 1.气候资源精细化开发利用 2.气象灾害应急管理 |
沈润平 | 1.遥感建模与分析 2.土地/土壤资源利用 |
王让会 | 1.景观生态 2.地形信息图谱及气象应用 3.环境规划、管理与评价 |
毕硕本 | 1.数据挖掘 2.三维可视化 3.信息融合 |
赵巧华 | 1.环境遥感及遥感机理 2.湖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3.气候变化生态响应 |
王晓云 | 1.自然条件与城乡规划 |
平凡 | 1.大气遥感 2.台风动力学 3.云动力学 |
师春香 | 1.卫星资料反演 2.陆面数据同化研究 |
004大气物理学院 ( 拟招生计划:20人 ) |
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
考试科目 | 导师 | 研究方向 |
① 1001英语 ② 2002大气物理学 ③ 3004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 或3005大气化学与污染气象 ④ 4001政治理论 | 石广玉 | 1.全球变化中的物理化学过程 |
牛生杰 | 1.云雾降水物理学与人工影响天气 |
郑有飞 | 1.环境生态 2.环境遥感 3.环境气象学 |
银燕 Xiaoqing Wu* | 1.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 2.气溶胶环境气候效应 |
朱彬 | 1.大气化学 2.大气环境数值模拟 3. 大气成分与气候变化 |
肖韶荣 | 1.大气激光传输特性 2.大气环境光电探测技术 |
陈敏东 | 1.大气化学 |
韩永翔 | 1.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2.沙尘气溶胶与降水相互作用 |
刘清?? | 1.大气探测技术 2.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 3.气象微米纳米电子学 |
郭照冰 | 1.大气化学 2.同位素地球化学 |
赵天良 | 1.大气环境数值模拟 2.大气成分与气候变化 |
马嫣 | 1.大气环境监测 2.气溶胶形成与转化机制 |
郑军 | 1.大气光化学过程 2.大气气溶胶化学 3.大气环境监测仪器研发 |
王跃思 | 1.大气环境与大气化学 |
张华 | 1.大气辐射及其在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
郑国光 | 1.云物理学与人工影响天气 2.大气探测 |
徐晓斌※ | 1.大气化学 |
周凌??※ | 1.温室气体 |
郭学良※ | 1.云雾物理 |
安兴琴※ | 1.大气化学数值模拟及大气污染 |
0706Z3★●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 |
考试科目 | 导师 | 研究方向 |
① 1001英语 ② 2002大气物理学 ③ 3004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 或3006大气辐射学 ④ 4001政治理论 | 王振会 | 1.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 2.遥感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 3.大气遥感与卫星资料同化 |
魏鸣 YingHwa (Bill)* 郭英华* | 1.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 2.中尺度灾害天气分析与预报 3.变分同化、GPS气象学 |
周杰 | 1.气象通信技术 2.遥感信号处理 |
葛俊祥 | 1.毫米波雷达理论与技术 2.微波遥感理论与技术 3.大气电磁散射理论与分析 |
官莉 | 1.卫星遥感数据处理技术 2.卫星资料反演、同化 |
曹念文 | 1.激光大气探测及资料分析 2.大气微量元素检测理论与技术 |
许健民 | 1.卫星气象学 |
张文建 | 1.空间遥感技术与应用 |
张鹏※ | 1.卫星资料同化 2.卫星大气遥感及应用 |
刘黎平※ | 1.雷达气象 |
程明虎※ | 1.雷达遥感 |
0706Z4★●雷电科学与技术 |
考试科目 | 导师 | 研究方向 |
①1001英语 ②2002大气物理学 ③3009高频与电子测量或3010雷电学 ④ 4001政治理论 | 文舸一 | 1.瞬态电磁场 2.天线理论与设计 3.计算电磁学 |
行鸿彦 | 1.雷电防护设备与技术 2.雷电监测、预警与预报 |
唐慧强 | 1.气象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2.雷电监测、预警与预报 3.雷电防护设备与技术 |
张其林 | 1.雷电电磁场计算 2.雷电物理学与雷电气候效应 3.雷电监测、预警与防护技术研究 |
吕伟涛※ | 1.雷电物理和雷暴电学 |
006海洋科学学院 ( 拟招生计划:2人 ) |
0706Z7★●海洋气象学 |
考试科目 | 导师 | 研究方向 |
① 1001英语 ② 2001大气动力学 ③ 3008计算流体力学或3017数理方程 ④ 4001政治理论 | 何宜军 | 1.海气界面卫星遥感 2.海洋动力过程 3.海气相互作用 |
陆昌根 | 1.计算流体动力学 2.流动稳定性与湍流机理 3.环境力学与污染控制机理 |
谢涛 | 1.海洋气象传感机理及反演技术 2.海洋卫星遥感新型传感器技术 3.海洋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 |
张超智 | 1.环境力学与污染控制机理 |
朱江◇ 何宜军 | 1.大气、海洋资料同化 2.数值模拟 |
011数学与统计学院 ( 招生计划:2人 ) |
0706Z6★●空间天气学 |
考试科目 | 导师 | 研究方向 |
① 1001英语 ② 2004空间天气学 ③ 3016电动力学 或3017 数理方程 ④ 4001政治理论 | 王尧 | 1.空间天气学中的数学问题 2.空间天气建模与预报 |
郭胜利 | 1.空间天气与地球气候的关系 2.电离层与中高层大气的物理特性 3.空间天气的能量传输 |
蒋勇 李刚* 李云 | 1. 空间天气监测、建模与预报 |
程国胜 | 1.空间天气建模与预报 2.空间天气动力学 3.空间天气资料同化 |
赵浩峰 | 1.空间物理场及与材料的作用 2.空间灾害性天气对人类活动影响 3.空间天气物理场的测试与预测 |
鲁世平 | 1.空间粒子非线性运动的动力学研究 |
吕建永 | 1.空间天气数值模拟与仿真 2.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 3.空间天气灾害评估和预报 |
张效信※ | 1.近地空间地磁扰动与辐射环境 2.空间天气定量预报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