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招生简章与前期公布的招生简章完全一致,请未完成提交信息的学员抓紧时间提交确认。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2011年我校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招收国内访问学者。
一、培养目标
为国内体育院(校)、系、普通高校及体育科研所培养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
二、学习和工作内容
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科研工作,协助指导研究生,参加编写教材或其他教学工作,接触和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动态,加深基础理论学习,拓宽知识面。
访问学者进修期间,随本专业博士研究生上专业课,修满8个学分;在学习期间须发表论文一篇,并获得2个学分,结业前须完成学术论文一篇。
三、招生专业及指导教师名单 见附表
四、申请条件
㈠ 凡在国内体育院(校)、系、普通高校及体育科研所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工作,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优秀在职人员均可申请国内一般访问学者。本人申请,由所在单位推荐,经我校审查合格者,发录取通知书。
㈡ 申请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的在职人员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45岁以下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
②或者是40岁以下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讲师。
审批程序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的实施细则执行。
五、高访学者学费13000元,学制1年。
六、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2011年5月14日——6月10日
注:由于学校网络中心搬家,届时(5月20日至5月31日期间)学校网络将中断,请抓紧报名。
七、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填写相关信息并打印报名基本信息表,并将相关材料邮寄至研招办。
(一)一般访问学者报名
2.将报考材料(网上打印的报名表并盖章、副高以上职称证明复印件)于2011年6月10日前邮寄至研招办,请使用中国邮政EMS邮寄相关材料,EMS单填写方式如下:
3. 邮寄报名费
须将报名费100元于2011年5月30日前邮寄至我校财务处,并将汇票号码于6月5日前填写到“管理平台”报考信息—交费信息页面上。邮政汇款单填写如下:
(二)青年骨干教师报名
1. 学生向所在省级主管部门申请、省级主管部门批准;
2. 进行网上报名,填写相关信息,邮寄报名费并将汇票号码填写到“管理平台”。
注: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需要网上报名、邮寄报名费并填写汇票号码,不需要邮寄报名材料。
八、
2011
年北京体育大学高访学者导师名单
|
学
科
专
业
|
指导教师 |
研究方向 |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任 海 教授 |
体育社会学研究(含奥林匹克运动) |
| 熊晓正 教授 |
体育社会学研究(含奥林匹克运动) |
| 黄亚玲 教授 |
体育社会学 |
| 田 慧 教授 |
体育社会学 |
| 王 莉 教授 |
体育管理学 |
| 靳英华 教授 |
体育经济学 |
| 张玉田 教授 |
体育经济学 |
| 林显鹏 教授 |
体育经营管理 |
| 肖淑红 教授 |
体育经营管理 |
| 王华倬 教授 |
学校体育学 |
| 姚 蕾 教授 |
学校体育学 |
| 孙葆丽 教授 |
体育社会学研究(含奥林匹克运动) |
| 毕雪梅 教授 |
体育新闻学 |
| 程 红 教授 |
体育新闻学 |
| 邱招义 教授 |
体育社会学研究(含奥林匹克运动) |
| 吴光远 教授 |
体育社会学研究(含奥林匹克运动) |
| 卢 雁 教授 |
残疾人体育 |
| 运动人体科学 |
祁国鹰 教授 |
体育统计与测量 |
| 王瑞元 教授 |
运动对骨骼肌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
| 曾凡星 教授 |
体育运动中内分泌变化及适应机制研究 |
| 熊开宇 教授 |
运动过程生物电变化规律的研究 |
| 胡 扬 教授 |
运动员基因选材、低氧训练 |
| 曹建民 教授 |
运动训练监控及运动营养 |
| 张 缨 教授 |
运动生物化学 |
| 张爱芳 教授 |
运动生物化学 |
| 王安利 教授 |
中老年健身理论与实践、优秀运动员机能评价与监督 |
| 矫 玮 教授 |
运动康复的理论与方法、运动与免疫 |
| 陆一帆 教授 |
运动员机能监控与运动损伤康复 |
| 高维纬 教授 |
运动训练的生物学监督与调控 |
| 王正珍 教授 |
慢性疾病运动干预 |
| 王 琳 教授 |
损伤预防与康复 |
| 张力为 教授 |
运动心理学 |
| 毛志雄 教授 |
运动心理学 |
| 罗冬梅 教授 |
运动健身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 刘桂华 教授 |
运动健身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 徐 刚 教授 |
运动健身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 张一民 教授 |
全民健身关键技术的研究、体质测量与评价 |
| 王荣辉 教授 |
体育统计与测量 |
| 曲 峰 教授 |
运动生物力学 |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郭永波 教授 |
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练碧贞 教授 |
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马振洪 教授 |
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张 云 教授 |
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范民运 教授 |
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贾志强 教授 |
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葛春林 教授 |
排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体能训练方法研究 |
| 孙 平 教授 |
排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高 峰 教授 |
排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沈信生 教授 |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郭元奇 教授 |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张英波 教授 |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詹建国 教授 |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孙 南 教授 |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章碧玉 教授 |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王法祥 教授 |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王 林 教授 |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张廷安 教授 |
足球运动员技战术的训练理论与实践 |
| 黄竹杭 教授 |
足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马 冰 教授 |
足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孙文新 教授 |
足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陈效科 教授 |
足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刘大庆 教授 |
运动训练与竞技体育理论研究 |
| 李少丹 教授 |
运动训练过程控制 |
| 许小冬 教授 |
运动训练与竞技体育理论研究 |
| 王卫星 教授 |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 |
| 杨斌胜 教授 |
力量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 |
| 唐建军 教授 |
小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刘丰德 教授 |
小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张瑛秋 教授 |
小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陶志翔 教授 |
小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潘永芝 教授 |
小球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王 虎 教授 |
游泳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温宇红 教授 |
游泳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马鸿韬 教授 |
体操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刘卫军 教授 |
重竞技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黄俊亚 教授 |
体操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朱瑞琪 教授 |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徐伟军 教授 |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何瑞虹 教授 |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杨 丽 教授 |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王华锋 教授 |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胡晓飞 教授 |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吕韶钧 教授 |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刘玉萍 教授 |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竺玉明 教授 |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李士英 教授 |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 马学智 教授 |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
导师简介请登录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查询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