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6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成员1人,拥有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开设有车辆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2个本科专业,航空地面设备维修和汽车改装技术2个专科专业。
学院始终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教师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与教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专利30余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9项,省级10项。学生在各项比赛中成绩显著,车辆维修1404陈世林等同学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胜奖2项,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荣获三等奖,并连续三年在“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教学名师
申福林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公路高速客车、专用车技术,车身结构安全性,客车空调技术和车辆造型等。曾参与或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合作研究项目3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5项。在已完成的课题中,有9项获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成果一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主编教材2部、著作1部,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其中15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四篇论文被EI检索。获国家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持并制订国家标准3项。
刘生全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甲醇汽油等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陕西省交通新能源开发、应用与汽车节能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醇醚燃料协会与醇醚汽车专业委员会西安测试中心主任,国家甲醇汽车试点运行专家组专家,陕西省甲醇汽车试点运行专家组组长。先后获得专利技术16项,发表研究论文70多篇,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陕西省“三秦人才”。
实验室建设
学院教学设施配备齐全,建有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实验室、汽车电器实验室、汽车电控实验室、汽车检测维修实验室、发动机性能研究实验室、汽车燃润料实验室、汽车科技创新基地(主要完成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的培训)等功能齐全的实验实习场所。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成立“吉利博越订单班”,建有吉利汽车宝鸡公司、深圳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西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陕西省水电汽车维修总厂、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咸阳机场车辆维修基地等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就业质量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本科学生就业率在93%以上、专科学生就业率在95%以上。主要就业单位有:吉利集团、陕汽集团、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大运汽车、深圳公交公司、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比亚迪股份公司、北京大通远鑫汽车有限公司、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