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安航空学院飞行器学院简介

日期:2018-05-14 10:51

飞行器学院

飞行器学院现有教师53人,开设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以及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等三个专科专业。学院不断凝练专业特色,开展校企合作,与中航工业及民航的多家单位合作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学科建设

 2013年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获批省级“航空制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4年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飞机装配工艺学》课程于2015年获批陕西省级升级改造精品资源共享课。

 学科技能大赛及获奖情况: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竞赛,连续数年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达41项。其中获得国家级的项目有“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省级的有“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

师资队伍

飞行器学院现有教师53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14人,博士14人,硕士36人,外聘企业一线技术专家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

 省级教学名师 :宋文学,教授,男,工学硕士,西安航空学院副校长,省级队“航空制造教学团队”带头人,“航空制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

 宋敏,教授,女,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负责人。

 省级教学团队:省级“航空制造教学团队”于2014年获批,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助教1人,行业兼职教师(高级工程师及以上)4人,高级技师1人,团队带头人为宋文学教授。

 实验室建设

 学院建有航空综合实验实习基地、航空机务实习区,空气动力学、工程热力学、飞机结构与系统、飞机连接技术、飞机钣金、飞机铆接、发动机结构与系统、航空维修、无损检测、标准线路施工、航模创新等多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在建航空发动机虚拟仿真、测绘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校企合作

 学院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庆安集团,解放军第5702厂等相关企业,以及西安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内多家科技企业合作。形成全面的“产、学、研”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与金宇航空、海南航空进行师资培训等合作。同时,携手凌云光集团、中科远卓科技信息公司、西安天鹰防务科技公司等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科研和培训、实训等方面合作。

 就业质量

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大于90%,学生主要就业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民航运输公司,航空维修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主要的就业单位有中国试飞研究院、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海南航空有限公司、江西洪都航空制造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