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是我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特色鲜明、科技创新成绩突出的工科学院,开设有六个本科专业和四个专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项目,直接面向我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的重点企业定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学院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实验设施配置齐全。学院加强产学研合作,校企共建20多个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上海剑桥科技、烽火虹信、精伦电子、大金空调等企业,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条件。2017年学院与高博应诺等公司共同申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获批国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项,获批第二批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
学院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大赛,2017年学院获各类大学生科技大赛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获批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2项,省级7项。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理念,在教书育人方面硕果累累。刘静老师荣获2015年“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黄玉兰老师获得2017年第八届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培养“身残志坚背起生活不能自理母亲上大学”的吴秀凤同学获得2015年全省优秀共青团员吴秀凤同学、2017年陈博同学获得第三届“长江学子”称号、2017年投身西藏阿里建设工作的魏斐同学获得“赤诚之子”称号。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武昌工学院应用型转型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本专业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确定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形成以UI交互设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大数据云计算设计开发、软件测试等技能模块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联合双师型教学团队、校企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等方式,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信息系统、网络系统、云计算服务系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开发等方面知识与技术,具有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网络构建和硬件集成的应用能力和工程意识,能在企事业IT相关部门从事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工作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数据结构、JSP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NET应用开发技术、计算机图形学、Unity3D游戏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与质量保证、HTML5应用开发、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应用、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
移动互联网方向本科,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移动应用开发(安卓平台/苹果平台/微软移动平台)、WEB网站前端交互制作、商业动态网站开发、UI设计(商务网站/移动APP)等方面知识与技术。能在企事业IT相关部门从事移动信息化应用平台及移动商务平台的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应用、系统维护及信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SP程序设计、Java软件设计模式、MySQL数据库应用、linux操作系统、UI设计与应用、HTML5应用程序开发、移动通信技术、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技术、IOS移动应用开发、.NET移动开发等。
就业前景: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工程,将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带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由此带来对互联网人才的巨大需求。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UI交互设计、WEB网站前端开发、商业动态网站开发、大数据云计算设计开发、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等相关工作,能胜任UI交互设计师、网页设计师、Java开发工程师、Android开发工程师和软件测试工程师等岗位。
2. 物联网工程
本科,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本专业与北京赛佰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物联网工程创新实验室、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以此形成智能家居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实训等特色培养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基本理论和知识,系统掌握物联网工程技术的专业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物联网相关技术的产品设计和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相关领域从事物联网产品和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系统运行、工程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有物联网工程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实验、无线传感网原理及应用、RFID原理及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智能家居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实训等。
就业前景: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可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本专业刘静老师主讲的《轻叩控制之门》为湖北省精品在线课程,同时学院与武汉普利商用机器有限公司、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天籁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实习基地。使学生通过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训,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电气控制与工业自动化系统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和工程实践基本能力,能在电气控制设备制造、工业自动化系统应用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装备设计开发、系统运行、调试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PLC与变频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过程控制系统、工业控制与组态技术、自动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等。
就业前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本专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 软件工程
本科,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武昌工学院应用型转型工科专业。以市场和企业对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确定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形成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等技能模块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能在IT行业、科研机构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研制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HTML与CSS网页设计开发、数据库原理与技术、JSP程序设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技术与应用、软件系统综合实践等。
就业前景:软件工程是计算机领域发展快的学科分支之一,国家非常重视软件行业的发展,对软件产业发展给予了非常优惠的政策。未来几年,高层次软件人才仍将供不应求,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乐观。
5.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本专业着重加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着力构建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方向主要培养系统掌握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程设计等专业知识,具备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和应用的专业技术和工程实践基本能力,能在电子类企业或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系统检测、维护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现代电视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工作。
6. 电子信息工程(医疗器械工程方向)
本科,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着重培养学生具备医疗、电子系统和信息系统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等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医学科学和电子工程相结合的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同时具备电子、医疗、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多方向、高素质、综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医疗器械工程方向主要培养系统掌握医疗器械工程的专业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医学电子仪器设备及其系统的研发、设计、应用和维护等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或管理部门从事医学电子仪器设备及其系统的产品设计、应用开发、调试维护及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超声诊断设备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各类医学电子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维护、管理和开发等工作
7. 通信工程
本科,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通信工程是“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专业。本专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引入公司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对通信学科的系统化和整体性概念,拉近学生与社会和企业的距离,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能够直接与社会需求接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路分析、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以及有关通信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部门从事通信技术的开发、应用,设备检测与维修以及通信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通信行业,可从事通信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制造、运营管理、系统集成及维护、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8.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三年制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和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基本技能、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好的外语水平,能在行政管理、科研和教育单位、企事业单位等IT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应用、系统维护及信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软件测试、软件工程、Web高级程序设计、图像处理技术等。
9. 软件技术
三年制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设计、研制、开发和软件测试、网络管理以及软件应用系统维护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软件质量保障与测试、软件工程,Web应用系统设计等。
1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三年制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等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电子类企业或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应用、生产制造、设备检测与维护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11. 电气自动化技术
三年制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PLC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维修电工(中级及以上)岗位操作能力,能胜任电气控制系统及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与变频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工业组态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