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力学专业

日期:2019-05-07 21:44
力学(学硕)

力学学科始于1951年建校初,由理论力学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和结构力学教研室整合而成。1999年获批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招收第一届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学生。随着国家专业目录调整和学校学科专业发展,2005年开设了理论与应用力学本科专业,2006年力学学科获批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在自身发展和推动工程建设过程中,拥有“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市沙漠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构计算中心和聚合物路面材料与结构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和4个学校重点实验室。1999年力学实验室首批通过重庆市教委“双基合格评估”授牌实验室,2006年力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重庆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8年“沙漠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重庆市科委重点平台。

目前,力学学科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博士19人(占50%以上),具有海外背景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交通部科技英才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重庆市322人才工程人选2人,重庆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多人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力学学科现已形成3支稳定研究方向的学术梯队,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力学、固体力学、基础力学与力学交叉。近年来,学科在桥梁结构断裂、损伤、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以及“沙变土”理论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近五年来,学科团队承担项目共计7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横向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达到1800余万元;取得发明专利4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4项。在国内外SCI、EI以及核心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SCI/EI检索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4部。学科通过研究、解决工程中的重要理论和技术难题,对其它主干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工程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效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自建立以来,结合我校在土木、交通行业的优势,力学学科与桥梁、道路等工程学科交叉结合,与国内同类学科相比特色突出、优势明显,逐渐形成西部地区具有交通土建特色的重要的工程力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