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咨询电话:021-64252071
电子邮箱:hzh@***.cn
学院网址:http://cpsa.***.cn/
专业(类)名称:公共管理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是我校从事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二级专业学院,目前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相配套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拥有很强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学院现有本科生800余人,研究生(含非全日制)700余人。
学院现设有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系、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研究所、国家小城镇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学院有社会工作、社会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5个本科专业,社会学、行政管理、社会保障、人口学、人类学、土地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硕士(MPA)、社会工作硕士(MSW)等8个硕士点。学院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社会学被列入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设有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获中国首次“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并获教育部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学院教师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已出版多部专著和教材,并在全国及上海各类评比中获奖,如曹锦清教授的专著《黄河边的中国》曾获“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和“上海市第五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等。学院教师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多项,拥有多位国内外著名教授,许多教师的学术成果在海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学院是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近年来获得了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学院还定期编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每年都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杂志转载。
学院开展了广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及科研学术机构保持着经常性的人员往来和合作,每年都选派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到境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及实习和交流等。
学院按照公共管理大类招生,根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新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内进行专业分流。
1.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与国际接轨、应用性强、前景看好的新兴专业,主要涉及社会治理、社会政策、社区建设、社会组织与社会服务等领域,属社会学类学科。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能从事政策倡导、组织运营、临床实务及项目管理等专业工作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有:一是为党政机关培养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管理的专业人才;二是为社会组织培养社会事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专业人才;三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管理和服务的专业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微观社会工作、宏观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福利思想、社会工作行政等。
毕业生去向: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等。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法学学士学位证书。
2.社会学
社会学专业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城乡转型发展、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迫切需要而设置的重要基础学科,被誉为“好的公民教育”。本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社会管理、社会发展研究、社会规划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应用、社会心理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等20余门核心课程。
毕业生去向:主要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从事社会管理与规划、发展研究与评价、社会调查与预测、政策分析与评估等相关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法学学士学位证书。
3.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于1995年,是学院开设早的专业。目前有专业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3人,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者达93%,师生比1∶11。本专业教师近五年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及其他项目近20项,出版专著9部。
本专业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平台。专业教师中有8位具有海外访学及留学背景。主要的合作学校有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洪堡大学、日本新潟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
专业核心课程:行政管理学、行政法、行政组织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务员制度、中国政府与政治、政治学、比较政治制度、比较公共行政、公文写作、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等。
毕业生去向:可进入各级政府机关、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生毕业证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4.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为适应社会对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置,培养城市政府部门公务员以及能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概论、公共管理学、经济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社会保障管理、公共政策分析、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大数据治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行政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等。
毕业生去向:可进入政府机关、各级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各类企事业管理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咨询机构和社会组织。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5.劳动与社会保障
劳动与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了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风险防范制度安排,具有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进步等重要作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应用性较强、社会需求迫切的新兴专业,主要涉及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员工福利与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
专业主干课程: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学、人力资源管理、保险精算、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经济学、公共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
毕业生去向:主要在各级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劳动政策研究机构、社会服务与社会福利系统、劳动与就业管理、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和保险、金融等机构从事就业、薪酬、福利、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