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通信工程专业中通信网络与交换、通信中信号处理等领域从事设计、研发、运营及维护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预期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能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下: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道德品质,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培养目标2.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知识,能够追踪所从事行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分析和解决通信工程专业中通信网络与交换、通信中信号处理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培养目标3.具备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按要求完成通信网络与交换、通信中信号处理等领域的设计、研发、运营、维护等方面或工程项目的实施、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程能力;
培养目标4.适应团队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能够独立或领导团队实施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项目的协调与管理;
培养目标5.了解通信领域的前沿动态和行业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能力,具有终身学习、适应发展的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1.核心课程
电路理论(8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72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学时)、高频电子技术(64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48学时)、信号与系统(60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56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EDA原理及应用(32学时)、信息论基础(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48学时)、通信网络理论基础(32学时)、微波技术与天线(48学时)、现代交换技术(48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纤通信技术(32学时)、NGN原理与应用(3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