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一大连, 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 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参与高校、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作为新中国诞生后首批建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51年9月,初建时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4月,更名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7月,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和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大连师范学院。1960年7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1983年12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
(一)综合实力
71年来,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砥砺耕耘,自强不息,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5万余名合格人才。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博学、为人师表”校训,秉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办学理念,在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积极致力于现代教师教育,着眼于学校的综合性、国际化的长远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不断凝聚发展力量,增强发展动力,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正向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目标迈进。
(二)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862人,专任教师1189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3000余人,硕士、博士在校生6200余人。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双聘” 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7人,辽宁特聘教授15人次,辽宁省“攀登学者" 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70人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3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名师2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次;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1人次,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6人,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6人,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项目支持计划38人。
(三)学科建设
学校校园现有两个校区(包括黄河路校区、西山湖校区),设有21个学院,设有研究生院和创新创业学院。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6个二 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级学科硕士点,1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一 级学科), 其中有3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 8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59个在招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示范性专业9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6个,省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建设专业17个;国家级各类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各类精品课程34门,“学习强国” 辽宁平台上线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5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4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9个;省级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3部;省级精品教材7部、教材建设奖11部;省级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研究生联合培养)14项;获评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6项;省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30项,基础教育成果奖7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奖2项,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奖5项。
(四)科研力量
学校现有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生物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批准共建)、海洋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活性产物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现有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级智库,2个市级智库,19个其他类型研究基地; 1 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兴辽英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另参与筹建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1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建设8个校级新型智库;设有高校社科联、科协;创建了牛河梁红山文化研究院和宗教问题研究院。“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1894项;出版专著432部;发表论文9214篇,其中被SCI收录1171篇,SSCI收录134篇; 获授权专利26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6项;签订“四技”合同175项;咨政建议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28项。
(五)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构建国际合作大平台,已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125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合作建设国际商学院;经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华盛本大学合作举办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合作项目。国际教育学院是我校专门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和华侨学生的二级学院,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院校之一,是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和来华留学工作示范建设高校,每年接收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次,并没有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学校与意大利米兰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多次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
(六)取得成果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高校物业管理先进单位、高校后勤信息与宣传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系统质量管理QC成果先进单位,教育部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普通话水平测试先进测试站、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先后获评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辽宁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籍管理工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青团工作、依法治校工作、来华留学工作先进单位、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党委、文明单位。
二、报考指南
(一)投档比例
按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投档比例为100%。
(二)语种要求
1.英语(师范)、英语(中外合作办学)、翻译、法语专业只招英语考生。
2.日语(师范)、日语专业招日语、英语考生。
3.俄语专业招俄语、英语考生。
4.其他专业语种不限。
(三)男女生比例要求
所有专业对考生性别无限制。
(四)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1.我校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2.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及色觉异常川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到美术类各专业。
(五)院校志愿及录取
我校执行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规定的批次设置以及投档原则。
在已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我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在未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我校按院校志愿顺序调档,当我校第一志愿投档考生未能完成招生计划时,我校再依次接收第二、第三等志愿的考生。
(六)特殊投档要求说明
1.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采用全英文授课,只招有志愿的考生。
2.英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招有志愿的考生,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英语总分的60%,采用中英文授课。
3.国际商务专业采用中英文授课。
4.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总数1:1范围内(含末位同分)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原则录取,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若有退档,不进行顺延录取。
5.对实行高考改革省份,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部门)及辽宁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zsb.***.cn)公布的为准。
辽宁省2022年实行新高考改革,高校(专业)须按物理学科类、历史学科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投档录取。
(七)对高考加分考生的处理
对有加、降分及优先录取的考生,我校按生源所在省(区、市)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八)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在综合考查考生德、智、体等水平合格的基础上,对于进档考生,我校按“分数优先”的原则(内蒙古自治区除外),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
对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批次,依据投档成绩作为专业录取依据,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其他如下:
对于录取分相同的考生,按生源省份招考办文件要求,依次参考相应科目的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生源省份招考办文件对录取分相同的考生未明确要求参考的科目顺序或出现无法区分排序的情况我校文史类(或首选历史学科类)依次参考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理工类(或首选物理学科类)依次参考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体育类和艺术类各专业录取分相同时,依次参考专业成绩、文化成绩及相应科类的文化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运动训练专业录取分相同时,依次参考专业成绩、文化成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对于特殊专业(如定向、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对等交换计划、定向协作计划、农村专项计划、保送等)的录取依据国家及相关省(区、市)文件要求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九)特殊类型招生提示
(一)统招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
1.2022年我校艺术类专业面向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山东、河南、湖南、湖北、甘肃共11省(自治区)招生,使用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组织的相应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成绩,录取专业使用的文化成绩包含高考政策性加分。要求考生艺术类专业相应科目统考(联考)成绩合格,符合考生所在省(自治区)艺术类投档条件。投档成绩计算办法以各省(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部门)和我校官网公布为准。
2.音乐表演、舞蹈学(师范)、表演专业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在有序志愿投档的省份文理统一排队,择优录取。
3.对内蒙古自治区进档考生采取美术类招生计划总数1: 1范围内(含末位同分)按综合成绩实行“专业志愿清”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若有退档,不进行顺延录取。
(二)统招体育类专业录取办法
2022年我校统招体育类专业面向河北、辽宁、山东和河南共4省招生。考生须符合体育专业报考条件及体检标准,须参加生源省份招考办组织的体育专业统一考试且成绩合格, 文化成绩须达到生源省份体育类高考控制分数线。投档成绩计算办法以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部门)和我校官网公布为准。
(十)学生入学后转专业办法
学校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尊重学生专业兴趣,允许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末申请转专业,经学校批准转专业的学生于第二学期开学转入新专业就读。《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
四、学费标准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 制 |
学习 年限 |
科类1(非高 考综合改革 省份) |
科类2(采用3+1+2 摸式的高考综合 改革省份) |
授予学位 门类 |
学费 (元/年/生) |
招考 方向 |
030101K | 法学 | 四 | 3-6 | 文史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法学 | 4800 | |
30201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四 | 3-6 | 文史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法学 | 4800 | |
30503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 | 3-6 | 文史 | 历史学科类 | 法学 | 4800 | 师范 |
40101 | 教育学 | 四 | 3-6 | 文史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教育学 | 4800 | 师范 |
40104 | 教育技术学 | 四 | 3-6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理学 | 5200 | 师范 |
40106 | 学前教育 | 四 | 3-6 | 文史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教育学 | 4800 | 师范 |
40107 | 小学教育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教育学 | 4800 | 师范 |
40108 | 特殊教育 | 四 | 3-6 | 文史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教育学 | 4800 | 师范 |
40201 | 体育教育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教育学 | 4800 | 师范 |
040202K | 运动训练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教育学 | 10000 | |
40203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教育学 | 4800 | |
50101 | 汉语言文学 | 四 | 3-6 | 文史 | 历史学科类 | 文学 | 4800 | 师范 |
50103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 | 3-6 | 文史 | 历史学科类 | 文学 | 4800 | 师范 |
50201 | 英语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文学 | 4800 | 师范 |
050201H | 英语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文学 | 40000 | 中外合作办学 |
50202 | 俄语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文学 | 4800 | |
50204 | 法语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文学 | 4800 | |
50207 | 日语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文学 | 4800 | 师范 |
50207 | 日语 | 3月6日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文学 | 4800 | ||
50261 | 翻译 | 四 | 3月6日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文学 | 4800 | |
50301 | 新闻学 | 四 | 3月6日 | 文史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文学 | 4800 | |
50303 | 广告学 | 四 | 3月6日 | 文史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文学 | 4800 | |
60101 | 历史学 | 四 | 3月6日 | 文史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历史学 | 4800 | 师范 |
60104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四 | 3月6日 | 文史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历史学 | 4800 | |
7010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 | 3月6日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理学 | 5200 | 师范 |
7010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 | 3月6日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理学 | 5200 | |
70201 | 物理学 | 四 | 3月6日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理学 | 5200 | 师范 |
70301 | 化学 | 四 | 3月6日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理学 | 5200 | 师范 |
70501 | 地理科学 | 四 | 3月6日 | 理工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理学 | 5200 | 师范 |
70504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 | 3月6日 | 理工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理学 | 5200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 制 |
学习 年限 |
科类1(非高 考综合改革 省份) |
科类2(采用3+1+2 模式的高考综合 改革省份) |
授予学位 门类 |
学费 (元/年/生) |
招考 方向 |
71001 | 生物科学 | 3-6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理学 | 5200 | 师范 | |
71002 | 生物技术 | 四 | 3-6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理学 | 5200 | |
71101 | 心理学 | 四 | 3-6 | 理工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理学 | 5200 | 师范 |
71102 | 应用心理学 | 四 | 3-6 | 理工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理学 | 5200 | 师范 |
80701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 | 3-6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工学 | 5200 | |
8070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 | 3-6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工学 | 5200 | |
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 | 3-6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工学 | 5200 | 师范 |
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 | 3-6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工学 | 5200 | |
80906 | 数字媒体技术 | 四 | 3-6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工学 | 5200 | |
81102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四 | 3-6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工学 | 5200 | |
100706T | 药物化学 | 四 | 3-6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理学 | 5200 |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 | 3-6 | 理工 | 物理学科类 | 管理学 | 5200 | |
120203K | 会计学 | 3-6 | 理工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管理学 | 5200 | ||
120205 | 国际商务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管理学 | 5200 | |
120205H | 国际商务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管理学 | 39000 | 中外合作办学 |
120401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 | 3-6 | 文史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管理学 | 5200 | |
120402 | 行政管理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理学 | 5200 | |
120501 | 图书馆学 | 四 | 3-6 | 理工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管理学 | 5200 | |
120901K | 旅游管理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管理学 | 5200 | |
130201 | 音乐表演 | 四 | 3-6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艺术学 | 10000 | |
130202 | 音乐学 | 四 | 3月6日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艺术学 | 10000 | 师范 |
130205 | 舞蹈学 | 四 | 3月6日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艺术学 | 1000o | 师范 |
130301 | 表演 | 四 | 3月6日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艺术学 | 10000 | |
130305 | 广播电视编导 | 四 | 3月6日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艺术学 | 10000 | |
130309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四 | 3月6日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艺术学 | 10000 | |
130310 | 动画 | 四 | 3月6日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艺术学 | 10000 | |
130401 | 美术学 | 四 | 3月6日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艺术学 | 10000 | 师范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 | 3月6日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艺术学 | 10000 | |
130503 | 环境设计 | 四 | 3月6日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艺术学 | 10000 | |
130506 | 公共艺术 | 四 | 3月6日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艺术学 | 10000 | |
130508 | 数字媒体艺术 | 四 | 3月6日 | 文理兼招 | 物理历史学科类兼招 | 艺术学 | 10000 |
五、本硕博专业一览表
学院名称 | 本科专业 | 硕士研究生专业 | 博士研究生专业 |
教育学院 | 教育学(师范) 学前教育(师范) 特殊教育(师范) 小学教育(师范) |
课程与教学论(通论) 教育史 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特殊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学位) 特殊教育(专业学位) 小学教育(专业学位) |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通论) 特殊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比较教育学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广告学 新闻学 |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 |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法学院 | 法学 | 法学理论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民商法学、诉讼法学 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 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师范) 英语(中外合作办学) 国际商务 翻译 日语(师范) 日语 俄语 法语 |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英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日语语言文学 课程与教学论(日语) 俄语语言文学 俄语笔译(专业学位) 英语口译(专业学位) 日语笔译(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 日语口译(专业学位) 俄语译(专业学位) |
|
心理学院 | 应用心理学(师范) 心理学(师范) |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专业学位)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学院名称 | 本科专业 | 硕士研究生专业 | 博士研究生专业 |
历史文化 旅游学院 |
历史学(师范) 文物与博物馆学 旅游管理 |
课程与教学论(历史) 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 课程与教学论(旅游教育)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学位)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 |
中国史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
政府管理学院 | 政治学与行政学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图书馆学 |
政治学理论 中外政治制度 中共党史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政治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 图书情报(专业学位) |
中共党史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师范) 药物化学 |
课程与教学论(化学)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学位)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
数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信息与计算科学 会计学 |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会计学 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师范) 生物技术 |
生物学 生态学 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学位) |
生物学 |
学院名称 | 本科专业 | 硕士研究生专业 | 博士研究生专业 |
物理与电子 技术学院 |
物理学(师范)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理论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凝聚态物理、光学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理论物理 凝聚态物理 |
计算机与信息 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教育技术学(师范) 数字媒体艺术 |
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 教育技术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 |
教育技术学 |
地理科学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 地理信息科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课程与教学论(地理)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学位) |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运动训练 |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体育教学(专业学位) 运动训练(专业学位) 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学位) |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师范) 音乐表演 舞蹈学(师范) |
音乐与舞蹈学 音乐(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学位) |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师范)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公共艺术 |
美术学、设计学 学科教学(美术)(专业学位) 美术(专业学位)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
|
影视艺术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 表演 播音与主持艺术 动画 |
戏剧与影视学 广播电视(专业学位) |
|
国际商学院 | 国际商务 (中外合作办学) |
英语笔译(专业学位) |
六、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计划表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层次 | 学制 | 招生对象 | 计划 |
体育学院 | 运动训练 | 本科 | 4 | 运动员 | 60 |
七、专升本单独招生计划表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层次 | 学制 | 招生对象 | 计划 |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2 | 专科 | 50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 | 本科 | 2 | 专科 | 100 |
八、艺术类统考(联考)科目对应表
(一)辽宁省
序号 | 专业名称 | 统考类别 | 专业方向 代码 |
专业方向名称 | 成绩项 代码 |
成绩项名称(专门化) |
1 | 美术学(师范) | 美术类 | 01 | 美术类 | A1 | 美术类 |
2 | 视觉传达设计 | |||||
3 | 环境设计 | |||||
4 | 公共艺术 | |||||
5 | 数字媒体艺术 | |||||
6 | 动画 | |||||
7 | 表演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02 | 表演 | B1 | 表演 |
8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05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C1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9 | 舞蹈学(师范) | 音乐舞蹈类 | 08 | 舞蹈学 | D3 | 舞蹈教育 |
10 | 音乐表演 | 10 | 打击乐 | E1 | 古典打击乐 | |
E3 | 民族打击乐 | |||||
13 | 民族器乐 | H2 | 二胡 | |||
H4 | 古筝 | |||||
H7 | 琵琶 | |||||
HA | 扬琴 | |||||
HB | 中阮 | |||||
HC | 竹笛 | |||||
16 | 西洋弦乐 | L1 | 大提琴 | |||
11 | 音乐学(师范) | 17 | 音乐教育 | P2 | 流行(钢琴) | |
P3 | 流行(其它器乐) | |||||
P4 | 美声钢琴 | |||||
P5 | 民声钢琴 | |||||
P6 | 美声(民声)其它器乐 |
(二)其他省份
序号 | 省份考试类型 | 专业名称 | 考试类别 | 测试内容 |
1 | 湖北省艺术类 专业统考 |
动画、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
美术与设计学类 | 美术与设计学类统考科目 |
2 | 山东省艺术类 专业统考 |
动画、公共艺术 | 美术类 | 美术类专业统考科目 |
3 | 内綦古自治区艺术类 专业统考 |
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
美术类 | 美术类专业统考科目 |
4 | 湖南笞艺术类 专业统考 |
广播电视编导 | 编导类 | 编导类统考科目 |
表演 | 表演类(戏剧表演) | 表演类(戏剧表演) 统考科目 |
||
5 | 河南省艺术类 专业统考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播音与主持类 | 播音与主持类专业 省统考科目 |
舞蹈学(师范) | 舞蹈类 | 舞蹈类(艺术舞蹈) 专业笞统考科目 |
||
表演 | 表演类 | 表演类专业笞统考科目 | ||
6 | 安微省艺术类 专业统考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模块一 播音与主持艺术等) |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统考科目 |
7 | 山西省艺术类 专业统考(联考) |
动画、数字媒体艺术 | 美术 | 美术统考科目 |
音乐表演 | 音乐 | (我校招收加古典打击乐、二胡、笙、唢呐、 |
||
舞蹈学(师范) | 舞蹈 | 舞蹈统考科目 | ||
表演 | 表演 | 表演统考科目 | ||
广播电视编导 | 广播电视编导及 戏剧影视文学 |
广播电视编导及戏剧影视文学 联考科目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播音与主持艺术联考科目 | ||
8 | 河北省艺术类 专业统考 |
动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
美术类 | 美术类专业统考科目 |
舜蹈学(师范) | 舞蹈类 | 舞蹈类专业统考科目 | ||
9 | 黑龙江省艺术类 专业统考 |
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
美术与设计学类 | 美术类统考科目 |
音乐学(师范) | 音乐学类 | 音乐学专业统考科目 | ||
广播电视编导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统考科目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戏剧与影视学类 |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统考科目 |
||
10 | 甘肃省艺术类 专业统考 |
舞蹈学(师范) | 舞蹈学类 | 舞蹈学类统考科目 |
九、辽宁师范大学2021年在“3+1+2”模式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录取分数统计表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科类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重庆 | ||||
控线 | 最低分 | 控线 | 品低分 | 控线 | 品怔分 | 密线 | 最低分 | |||
马克更主义学院 | 恿想政治教育(师范) | 历史 | 463 | 585 | ||||||
政府管理学院 | 公共事业笞理 | 历史 | 463 | 565 | ||||||
物理 | 397 | 521 | ||||||||
计算机与信息 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师范) |
物理 | 397 | 541 | 466 | 529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 | 466 | 530 |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历史 | 325/192 | 605.6 | |||||||
艺物理 | ||||||||||
数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鲛学 (师范) |
物理 | 397 | 543 | ||||||
物理与电子技术 学院 |
物理学(师范) | 物理 | 466 | 534 |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师范) | 物理 | 397 | 534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历史 | 325/192 | 606.8 | |||||||
艺物理 | ||||||||||
公共艺术 | 艺历史 | 325/192 | 605.2 | |||||||
艺物理 | ||||||||||
影视艺术学院 | 动画 | 艺历史 | 325/192 | 605.6 | ||||||
艺物理 |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历史 | 466/171 | 697 | |||||||
艺物理 | 434/159 | 707 | ||||||||
表演 | 艺历史 | 326/227 | 301.4 | |||||||
艺物理 | 3o3/223 | 306.3 | ||||||||
画际商学院 | 宝际商务 (中外合作万学) |
文史 | 448 | 514 | 456 | 528.197 | ||||
理工 | 432 | 513 | 446 | 504.185 |
十、辽宁师范大学2021年在“3+3"模式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录取分数统计表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浙江 | 山东 | 海南 | ||||||
控制线 | 最低分 | 控制线 | 最低分 | 控制线 | 最低分 | 控制线 | 最低分 | 控制线 | 最低分 | 控制线 | 最低分 | ||
法学院 | 法学 | 400 | 438 | ||||||||||
外国语学院 | 日语(师范) | 463 | 558 | ||||||||||
国际商务 | 400 | 435 | |||||||||||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 | 466 | |||||||||||
政府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 | 400 | 498 | ||||||||||
计算机与信息 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师范) |
400 | 493 | 444 | 55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00 | 490 | 495 | 570 | |||||||||
数字媒体技术 | 495 | 571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救育(师范) | 569/81 | 619.13 | ||||||||||
美术学院 | 公共艺术 | 333/198 | 561.7 | ||||||||||
影视艺术学皖 | 动画 | 333/198 | 561.8 | ||||||||||
国际商学晓 | 国际商务 (中外合作办学) |
444 | 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