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育体系
学校实行“品格与文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轨制培养模式,文化教育采取个性化、小班化教学模式夯实学生文化基础,保障学生升学率达到98%,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专业认知能力。
1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行为规范的灵魂和核心,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在养成教育中,通过内务管理、晨读、静心、晚修等一日常规的不断践行,使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让学生懂得知恩、报恩、识恩、感恩。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为了让学生懂得感恩,学校把感恩教育孝道文化作为学生“德行”教育的基础,编入学校育人体系当中。
3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4生活教育●华商理工农场
学校秉承“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农场体验劳动,亲近大自然的快乐,学习基本的农业知识,传承父辈的劳作精神,明白劳动是人的本色,劳动创造一切的道理;另一方面,学生们在劳动中可以愉悦身心,强健体魄,增强意志力,涵养吃苦耐劳精神,获得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及劳动精神。
●华商理工厨房
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现有的设施设备条件,开设了华商厨房。华商厨房作为华商理工的特色生活技能课程,每学期都会教学生做2-3个家常菜,让每个学生都变成厨房小能手,一方面父母不用担心孩子一个 人在家会被饿着,另一方面给同学们增加了一种新的孝顺方式一一为父母做一份可口的饭菜。学校坚信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坚信生活技能的培养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补充,独立的生活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综合高中部学校实行“品格与文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轨制培养模式,文化教育采取个性化、小班化教学模式夯实学生文化基础,保障学生升学率达到98%,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专业认知能力。为满足学生升学需求,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学校设立综合高中部(本科升学班),是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优势互补,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在教学上不仅开设高考必须的文化基础课,同时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开设相应的职业课程。在管理上,按照普高模式进行管理,从而为学生顺利进入大学提供了一条现实的捷径。学生既可以参加普通高考,又可以参加应用型职业大学考试,最终获得大学本科学历。
国防特色教育班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投身到国防事业建设中去,特开办了国防教育特色班,实行单独编班,参照部队营连管理模式,采取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统一着装,在校集中食宿,在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基础上,所有学生在入学前进行政审、面试及体检。学业结束后,参加军检及政治考核合格后到部队服役,发展方向为士官或者升入高等院校。国防预备班开设有思想政治、专业文化、军事理论、军事体育、军事技能等方面诸多课程和训练任务,其中专业文化学习占70% , 军事训练占30% ,结合实际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学校引领、家庭支持、学生拥护的良好国防教育氛围。
入伍抚恤政策一、中职生
(一)参军补助
中职生应征入伍,服役两年能够获得的经济补助包括:
1、义务兵津贴:根据部队的种类,津贴标准约为:0. 85万元-2. 5万元/年,两年约1.7万元-5万元。
2、家庭优待金: 1. 517万元/年-2.5万元/年,两年合计: 3.034-5万元。
3、退役金:约3万。
按最低标准计算,服役两年可拿到的经济补偿为: 10万元以上。
(二)其它政策
按《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以及地方武装部相关政策执行。
二、大学生
1、退伍士兵(大专生以上)参加四川省事业单位招聘时,在公共科目笔试与专业知识笔试按比例折合后与面试成绩折合前的笔试总成绩中加2分;在此基础上,被部队团级(含)以上机关评为优秀士兵或荣立三等功奖励的,另加2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奖励的另加4分,可累积计算,最高不超过6分。
2、成都市户籍的在报考事业单位时,在公共科目笔试与专业知识笔试按比例折合后,面试成绩折合前的笔试总成绩加4分,被部队团以上单位评为优秀士官、优秀学员、优秀义务兵或者荣立三等功奖励的另加2分;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的另加4分,累计不超过8分。
3、2021年成都市户籍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大学生参军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奖励政策:本科毕业生5万元;大专毕业生4万元;本科新生和在校生3万元;大专新生和在校生2万元。普通全日制大学生服役两年可获得适当经济补助:本科毕业生约24万;大专毕业生约22万元;本科在校生和新生约22万元;大专在校生和新生约20万元。
补助包含:
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大学生服役一次性奖励金、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自主就业一次性退役金、 学费补偿减免和助学贷款代偿、服役期间工作津贴等。
特此说明:参军入伍奖励补助政策需根据当年当地补助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