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专业

日期:2022-12-14 18:35


法学

法学专业培养德法兼修,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需要,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

1.专业简介

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专业办学规律,依托学校“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优势,以“应用法学、行业法学、特色法学”为着力点,培养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卓越法治人才。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法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法律实务能力,熟悉建材建工、交通和汽车三大行业法律实务,富有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务、显特色的卓越法治人才。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史。

特色课程:知识产权法、海商法、交通法、汽车行业概况及其法律环境。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创办于1993年,现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于2003年获得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入选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2018年开办了法学(知识产权)本科辅修专业。该专业现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五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享共建思想政治与法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该专业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知识产权战略库专家、全国专利信息人才、湖北省名师、湖北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湖北省“七个一百”人才工程、湖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法律顾问、湖北省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委员、武汉市首批“法律法学人才库”专家、校“15551”人才工程专业特色责任教授、精品课程教学名师、青年拔尖人才等约30人次。专任教师中1/4以上具有国际著名高校访学经历,1/2以上具有律师职业资格;现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知识产权法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知识产权法学》、《刑法》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层次

专业及方向

博士后流动站

马克思主义理论

博士点

思想政治与法治教育

科技与教育管理

知识产权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

法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

国际法学

知识产权法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

法律硕士(JM)

本科专业

法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法学(辅修专业)

培养特色:基于“卓越法律人才”向“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理念的深刻变革,深入推进思政育人价值引领、“三大行业”法律知识融合和法治人才全链条培养路径创新,打造“复合、创新、应用融通式”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1)“四小四大”思政育人培养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

将思政育人贯穿卓越法治人才理想信念、职业伦理和课堂教学全过程,形成了“四小四大”思政育人典型经验。一是夯实“小支部”的大功能,深化党建引领,实现支部建设与学科发展双提质,教工党建与学生党建双促进;二是坚定“小课堂”的大担当,深耕课程思政,开展实务专家进课堂、正式庭审进课堂、样板党支部进基层等活动;三是搭建“小活动”的大舞台,拓展法治实践;四是坚守“小讲台”的大规矩,砥砺思政队伍。

2)“法学+三大行业”打造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特色样本

实行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无缝对接,强化卓越法治人才的复合结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一是培养方案嵌入“三大行业”法务课程,形成“通”“专”结合的知识结构;二是培养过程彰显“三大行业”融通特色,培养既具行业经验又懂法律实务的卓越法治人才;三是科学研究聚焦“三大行业”法律实务,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文章,成果进课堂”;四是就业渠道凸显“三大行业”资源优势,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3)“五位一体”实现卓越法治人才全链条闭环式培养

构建理论教学、案例研讨、专题辩论、模拟法庭、行业调研、法律诊所等“一体化”教学体系;推进校内与校外实务部门“双循环”联动培养;坚持法治国家建设、产业技术变革和行业重大需求“三面向”定位;强化高等院校与实务部门、法学学科与三大行业、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本科导师与青年学子“四协同”机制;完善实习实训、模拟仿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和国际交流“五支撑”平台,提升卓越法治人才跨领域融通能力和实践品格。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毕业生主要在广东、浙江、湖南、湖北、河南、新疆、西藏等省大中城市的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行政机关、教育机构以及大型企业任职。部分毕业生赴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攻读法学硕士学位。2021届毕业生共139人,近三年就业率为92.12%。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升学与出国(境)共37人,其中国内升学32人,出国(境)5人,分别占比23.02%、3.6%。免试推荐研究生比例为10.0%。

国内升学去向:主要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

出国(境)去向:首选国家(地区)为英国,其次是澳大利亚、荷兰等。国际化交流和境内外深造高校包括:英国杜伦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荷兰莱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