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赣南师范大学招生专业介绍

日期:2022-12-16 12:29


1.汉语言文学(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崇师德、精教学、善育人、能发展,拥有苏区精神,具有健全人格与浓郁人文情怀,具备较好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能力与班级管理能力,具有反思精神和自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适应新时代高质量中学语文教育发展需求,能够胜任中学教学与研究的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学位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含微格教学)。

就业方向:中学语文教师

 

2.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具有扎实的汉语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汉语教学与班级管理能力、较好的反思创新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能适应新时代汉语教育的人才需求,能够胜任海内外中等学校、汉语教学机构等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基础教育骨干教师。

学位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课程与教学论(含微格教学)、基础写作、跨文化交际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汉字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

就业方向:对外汉语教师、中学语文教师等。

3.新闻学

赣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省内领先,国内知名,创建于2002年,师资队伍强大,其中教授2人,博士5人,硕士生导师5人,并聘请了一批全国知名新闻工作者为客座教授,拥有省内外各种实训平台20多个,为媒体、互联网企业、文化传媒公司、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媒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是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传播学概论以及新闻采访、写作、评论、编辑、摄影、摄像等。

 

4.教育技术学(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学位课程:教育传播学、教学技术与媒体、电视节目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网站设计与开发、人工智能、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教育。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学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教师、各级电教馆和高校的教育技术人员、新媒体技术开发人员、软件公司开发人员、教育装备开发与管理人员、企业高级培训师、电视台摄像记者以及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等。

 

5.广播电视编导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广播电视及其制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意、创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位课程:视听语言、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创意与策划、剧本创作、非线性编辑技术、电视画面编辑、电视节目制作、电视导演

就业方向:在广播影视系统或文化部门等单位从事摄影摄像,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撰稿、编剧、制作等方面工作。

 

6.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旨在较好掌握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汉语言文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具有流畅的普通话表达能力、扎实的现代传媒技术能力;能在广电媒体及其他单位从事播音、节目主持、宣传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已与赣州广播电视台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培养的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学生在担任“中央苏区革命传统主题展览”宣讲员期间,以优良素养获得参观者的一致好评,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目前,不少毕业生在各级媒体单位,如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山东济南电视台等担任主播或节目主持人。

7.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厚的教育情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能在中学、教育机构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等相关工作的思政课骨干教师。

核心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

8.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专业办学历史始于2012年,是江西省内特色明显的设计类专业。产品设计专业面向现代产品设计与研发领域,以家具设计为特色,培养现代家具产品设计、室内设计以及服装服饰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产品设计专业紧密联系国内最大的实木家具产业集群南康家具产业,深入开展校企校地合作,高标准推进专业建设。专业现有国家级工业中心、省级工业(家具)设计中心等多个高层次教学研究平台,在全国最大的实木家具产业腹地(南康家居特色小镇)设有设计研发中心。

9.法学

法学专业获批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旨在培养具备熟练的法律职业技能与良好的法治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包括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经济法等。学生毕业后可到立法、行政、检察、审判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

10.历史学(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的历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师表风范、人文与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能够从事中等学校历史教育教学与教学研究的、能够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位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外国史学史。

就业方向:中学历史教师,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11.旅游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旅游专业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位课程: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市场学、旅游人力资源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公关学。

就业方向:旅游局、旅游专业教师、旅游规划设计院、旅游景区、旅游策划公司、旅行社、国际五星级酒店、博物馆、会展公司、展览馆、游轮公司、航空公司、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工作人员。

 

12.社会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社会管理人才和社会研究人员,掌握社会学及其各个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于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的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社会问题和社会组织方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具备在党政机关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素质、在咨询机构中可独立操作的基本技能和在企事业中承担市场调查分析职能的基本技术。

学位课程:社会学概论、国外社会学理论、西方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数据分析技术、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文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概论、历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原著选读、专业外语、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就业方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行政管理、教育部门、科研机构、新闻机构、社会团体等组织和部门。

 

13.社会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法律咨询和调解以及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位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问题概论、社会政策概论、社会心理学、法学概论、社会统计学、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政策与法规。

就业方向:在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社会福利和保障机构工作。

14.英语(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浓厚、学科基础扎实、专业能力过硬;能够在中小学校和教育机构从事英语教学、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一专多能”型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

学位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美文学、英汉翻译、语言学概论、英语词汇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

就业方向:中小学英语教育、对外贸易、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外事管理和政策研究等。

 

15.商务英语

培养目标:培养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具备优秀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管理、跨文化交流、商务翻译等工作。

学位课程:商务综合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单证制作、电子商务、商务谈判、管理学概论、商务英语口译等。

就业方向:涉外经济贸易部门,跨境电商及外资企业,商务翻译,企业、政府机构管理,教学科研等。

 

16.日语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听说读写译基础和商务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日本文学赏析及研究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的思辨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能熟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学位课程: 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口语、日语视听、日语阅读、日语翻译、日语写作、日本文学概况、商务日语。

就业方向: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电子商务、酒店及旅游管理、文化传媒、日语教育等。

 

17.翻译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且具备较强语言运用、口译笔译、跨文化交际、创新创业、思辨等能力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学位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语语法、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翻译概论、英汉互译技巧、英汉对比与翻译、基础口译、基础笔译、交替传译、跨文化交际。

就业方向:商务和外事翻译、外贸洽谈、涉外工作、教学科研。

18.教育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实践工作能力,能在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位课程: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

就业去向:到师范院校、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教育咨询与服务机构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

 

19.应用心理学(师范)

培养目标:掌握心理学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初步的心理学专业研究水平,能够从事和心理学相关的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学位课程:普通心理学Ⅰ、普通心理学Ⅰ、实验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论、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

就业去向: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优秀的心理教育师资,以及其他教育或心理辅导机构、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心理咨询与辅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小学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掌握小学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能够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又能够进行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

学位课程:本专业开设的学位课程有:教育学原理、小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儿童发展心理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班队原理与班主任工作实践、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到小学或教育部门担任学科教学或教研的教师、教育教学的管理人员。

 

21.学前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能够在托幼机构从事保育、教育与研究工作的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早期教育机构的教育、咨询和服务工作者。

学位课程: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课程、幼儿游戏与活动设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到各级各类幼儿园或其他早期教育机构担任专业教师、管理、咨询或服务人员。

22.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能从事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职业的应用型人才。

学位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复变函数、近世代数、数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学数学研究等。

就业方向:在科技、教育、经济金融、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2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位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语言( JAVA)、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组网技术、软件工程、算法分析与设计、汇编语言、数据库技术(Oracle)等。

就业方向:在科研、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和科学研究工作。

 

24.应用统计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统计学、数学、经济学基础理论,能熟练使用主流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能应用统计方法和技术解决经济社会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学位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数据库技术、现代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统计软件、抽样技术、应用回归分析、国民经济核算等。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统计核算、质量管理、市场调查分析、统计信息管理和数量分析等工作。

 

25.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系统学习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数据科学以及相关业务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大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存储、处理、分析、可视化和数据安全等技术,具备厚实数据科学理论、较强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位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大数据采集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计算机网络、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从事大数据有关科研、开发和应用领域的各类工作。

26.物理学(师范)

物理学是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四、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四星级本科专业点、已通过国家二级师范专业认证。

培养目标:面向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发展需求,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较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在中学从事物理教学、研究和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骨干教师。

学位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普通物理实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计算物理基础。

专业特色、就业方向:本专业坚持用红色文化育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能发展”的优秀中学物理教师。本专业已成为赣粤闽湘边际区域物理教师的摇篮,涌现了一大批杰出毕业生。

 

27.电子信息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涵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嵌入式系统等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具有突出的工程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位课程:C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单片机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

专业特色、就业方向:本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设计、智能制造等专业方向,培养出在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智能制造等领域内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工程实践技能,能在该领域内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8.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3,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等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领域宽厚专业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技术与产业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和制造等方面的科研、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位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物理学、微纳电子器件、微电子工艺原理、信号与系统、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

专业特色、就业方向:本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专业方向,培养出在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领域内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工程实践技能,能在该领域内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9.化学(师范)

化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全省首批通过教育部二级认证师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博士比超过80%,人才培养质量高。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师德情怀高尚,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毕业后能够成长为中学、教育机构从事化学教学、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化学教师。

学位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中学或高等院校化学教学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到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承担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方面工作,或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深造。

30.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积极开展校企紧密合作,人才培养质量高。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现代化学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

学位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工原理、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化工、轻工、日化、制药、环保、食品等领域,从事新产品研发、分析检测、工艺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31.动画
动画专业设立于2003年,是江西省最早的动画本科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荣获江西省政府优秀动漫教育机构奖。
动画专业面向动漫、新媒体艺术、游戏美术等领域,培养动画制作、短视频摄制及游戏美术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专业教学条件优越,拥有完整的动漫综合实训中心、高精度动作捕捉实训室、影视动画实训室、二维动画工作室、定格动画工作室、数字高清摄像棚等实验实训室,配备了数字影视摄制、数字动画制作、棚内威亚特效装置、三维扫描与成型等专业设备。

32.材料化学

材料化学专业为江西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地方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博士比超过80%,人才培养质量高。

培养目标: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高,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材料科学和化学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并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的沟通组织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位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工原理、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等。

就业方向:以稀土材料、高分子材料应用为培养特色,毕业生将主要从事稀土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相关领域的生产加工、产品测试、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或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和深造。

33.生物科学(师范)

培养目标: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掌握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教学技能,能在中学或基础教育机构从事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指导与研究工作,以及在与生物学相关行业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位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普通生态学、植物生理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与管理,也可适应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其他专业的教学工作,或从事生物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和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与推广等。

 

34.园艺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扎实园艺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园艺相关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的专业人才。

学位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花卉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就业方向:各级政府和科研院所等园艺相关事业单位;园艺植物育种、生产、养护管理,园艺植物保护、养分管理,园艺产品贮藏、加工、销售等相关企业;及园林规划、施工等工作。

35.地理科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江西、服务全国,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师德情怀高尚,地理学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班级管理能力强,反思意识及自我发展能力较强,能在中学、教育机构等部门从事地理教学、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骨干教师。

学位课程:地图学、地质与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概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就业方向:在中学从事地理教学和研究的教师。

 

36.地理信息科学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测绘、遥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政府、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有关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位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科学导论、遥感导论、GIS原理、GIS软件操作与应用、地信类程序设计、地信类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空间分析与建模。

就业方向:在政府、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有关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

 

37.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位课程: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市政工程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道路与交通。

就业方向: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工作。

 

38.环境科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环境污染物在土壤、水、气等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规律,具备环境监测、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污染环境修复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从事环境系统基本运动规律及其调控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开展农村环境处置、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的通用型人才。

学位课程: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科学导论、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就业方向:在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科研机构、教学单位及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环境保护等工作。

39.市场营销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位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品牌管理、推销实务、服务营销、市场调查、电子商务、销售管理、营销策划。

就业方向:在各类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营销策划、客户管理、业务拓展、销售管理等工作。

 

40.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国际商务理论和实务,能熟练使用一门外语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具有分析和处理国际商务活动中具体问题的基本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位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经济学、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函电、进出口业务模拟操作、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商法。

就业方向: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国际贸易公司等从事与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化经营有关的管理、业务拓展、理论研究等工作。

 

41.会计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接受会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有创新意识和向上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位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Ⅰ、财务会计Ⅱ、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财务报表分析、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税务筹划、会计信息系统、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就业方向: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以及教学、科研工作。

 

42.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优良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胜任力特征和职业化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位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管理沟通、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才素质测评方法。

就业方向: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从事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劳动关系等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工作。

 

43.金融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数理分析与英语应用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和团队精神,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能够满足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的专门人才。

学位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金融工程学、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就业方向:在商业银行从事综合柜台业务与个人理财业务;在证券公司从事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在投资公司从事项目融资、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在工商企业从事投融资分析、资本运营等方面的工作。

44.音乐学(师范)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音乐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音乐教育和表演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音乐教育与教学等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声乐、器乐、钢琴、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合唱、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校、文化馆站、青少年宫、社会音乐机构、文化企业、广播影视部门等单位。

 

45.舞蹈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舞蹈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舞蹈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舞蹈教育、表演与创编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芭蕾舞基训、古典舞基训、古典舞身韵、现代舞、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导、剧目排练、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舞蹈教学方法与实践、舞蹈作品赏析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校、歌舞剧团、文化馆站、青少年宫、社会舞蹈机构、文化类企事业单位等。

46.美术学(师范)

美术学专业办学始于1960年,是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省重点学科专业、江西省首批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美术学科知识,能适应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及相关艺术机构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学位课程:中外美术史、造型基础训练、中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美术创作实践、个性化课程训练、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实习、艺术实践、艺术考察、毕业创作等。

就业方向:面向中小学美术教师岗,以及政府文化部门、社会艺术教育、影视、出版等美术从业相关单位及公司的美术教学、科研、创作设计工作。

47.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学校老牌特色专业,专业综合评价省内排名前列。

培养目标:主要面向视觉传达设计的管理机构、公司、企业、教育、培训等部门,培养具有视觉传达设计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基本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设计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学位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字体设计、图形设计、插图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型录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等。

就业方向: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48.动画

动画专业设立于2003年,是江西省最早的动画本科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荣获江西省政府优秀动漫教育机构奖。

动画专业面向动漫、新媒体艺术、游戏美术等领域,培养动画制作、短视频摄制及游戏美术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专业教学条件优越,拥有完整的动漫综合实训中心、高精度动作捕捉实训室、影视动画实训室、二维动画工作室、定格动画工作室、数字高清摄像棚等实验实训室,配备了数字影视摄制、数字动画制作、棚内威亚特效装置、三维扫描与成型等专业设备。

49.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专业办学历史始于2012年,是江西省内特色明显的设计类专业。产品设计专业面向现代产品设计与研发领域,以家具设计为特色,培养现代家具产品设计、室内设计以及服装服饰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产品设计专业紧密联系国内最大的实木家具产业集群南康家具产业,深入开展校企校地合作,高标准推进专业建设。专业现有国家级工业中心、省级工业(家具)设计中心等多个高层次教学研究平台,在全国最大的实木家具产业腹地(南康家居特色小镇)设有设计研发中心。

50.美术学(师范)

美术学专业办学始于1960年,是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省重点学科专业、江西省首批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美术学科知识,能适应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及相关艺术机构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学位课程:中外美术史、造型基础训练、中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美术创作实践、个性化课程训练、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实习、艺术实践、艺术考察、毕业创作等。

就业方向:面向中小学美术教师岗,以及政府文化部门、社会艺术教育、影视、出版等美术从业相关单位及公司的美术教学、科研、创作设计工作。

51.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学校老牌特色专业,专业综合评价省内排名前列。

培养目标:主要面向视觉传达设计的管理机构、公司、企业、教育、培训等部门,培养具有视觉传达设计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基本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设计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学位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字体设计、图形设计、插图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型录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等。

就业方向: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