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属院系: 物流学院
(二)学制:4年
(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学费标准: 4200元/年
(五)专业特色
专业历史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拥有辉煌的发展历史,是国内最早从事物流教学和研究的高等学校之一。前身为1989年设立的物资储运管理专业。1994年物流管理专业正式成立,是国内最早进行物流管理专业招生的高校之一。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品牌专业。2007年,被评为物流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年,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2010年,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5年,成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入选北京市属高校首批重点一流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累计培养毕业生2000余人。多年来一直引领和推动着我国物流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为国家和企业输送了大批的物流人才。
同时,专业被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授权为全国高师培训中心,自2010年起,受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策划并承担全国物流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完成200多所高校近500名教师的精品课程培训,为我国物流高校师资人才培养贡献了力量。
物流管理专业拥有专业教师23人,教授、副教授、讲师职称占比为22%、30%、48%。其中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主讲教师2人,国家部委及一级协会特聘专家6人,海外经历教师10人;同时企业外聘导师8人,全部为总经理级别。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能力优秀,获评“2020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2021年,中国软科综合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条件、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五项专业排名中,专业被评为A级专业,排名21/256。2022-2023年中国科教评价网物流管理专业排名中,被评为5星级专业,全国排名6/448。
(六)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具有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强的物流系统分析与供应链方案设计能力以及物流业务经营运作与管理能力,能够胜任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物流运营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与设计、物流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毕业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备较强的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的分析、设计、管理和决策等能力;
(2)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中作为骨干或者领导有效地发挥作用。
(七)培养特色
(1)个性化培养模式
立足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实现精英教育。建立卓越班,强化实战能力,对接学生就业需求;建立实验班,强化学术研究,对接学生国际、国内升学要求;根据企业需求建立校企合作订单班,实现行业职业经理对口化培养打造。
(2)国际化人才培养
通过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立合作大学、德国施韦因富特应用技术大学、韩国中央大学、丹麦VIA大学学院、美国欧道明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威斯康星大学苏必利尔分校、州长州立大学、西伊利诺伊大学等进行交换生项目、2+2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合作,形成国际认证教育与培养方案融合机制。目前学生中短期国际交流、出国交换生、国外双学位学生的覆盖率已达到30%。
(3)实训化培养体系
依托校内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以及校外实习基地资源平台,构建以学科竞赛+创新实践+企业家创业指导于一体培养机制,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大一“企业参观+讲座+实验课”认知性实训,大二“学科竞赛+实培项目+仿真性设计实验”比赛性实训,大三和大四“课程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现场性实训的分层递阶式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现学生“实操、优化、创新”为核心的递进式能力培养。
(八)主干课程
物流概论、运作管理(双语)、现代流通学、仓储与库存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供应链管理、物流项目管理、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
(九)所授学位
管理学学士学位
(十)就业方向
物流管理专业依托首都特质及学校优势,通过特色商贸、国际物流课程体系,借助国际师资力量,塑造商贸物流与国际物流两大特色。同时突出实战化,利用多年强大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国家级物流示范中心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依托理论与实战融合型的雄厚师资团队,通过多样化、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手段,大力强化学生的实战能力,培养实战能力强的物流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
专业历届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专业竞争优势,可进入各类制造、商贸、物流企业从事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全球供应链的物流运作及管理工作,也可在专业咨询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社会团体从事物流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