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招生专业目录、招生计划、专业代码、报考条件、联系电话)

日期:2022-11-23 14:17


机电工程学院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贯彻落 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选拔优秀人才,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和学校工作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组织管理

复试工作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

二、招生专业及导师(组)

2022 年机电工程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导师(组) 如下。

学院(部)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方式招生人数指导教师
019 机电工程学院 (0512-69591643)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803J7激光制造工程①硕 博连读②申 请考核拟招生5人
01 激光加工成形及装 备、激光加工及表面技术导师组A
02 激光连接技术及装 备
0812Z1智能机器人技术
01 先进机器人机构与 智能控制技术导师组B
02 微纳米机器人技术
03 动力学与控制

三、申请条件

申请者需符合我校公布的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2020 年修订) 》、《苏州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实施办法(2019 年修订)》和《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各项报考条件。

申请者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坚守学术诚信,并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较好的科研成果 (包括论文、专著、课题、发明专利、获奖等) 。

“申请-考核”制申请者应为全日制应届或往届学术型硕士 研究生, 已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且最迟于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取得国(境)外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和学位证书的申请者,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申请者应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表达能力,体现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 应对工程技术有着浓厚兴趣,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全国大学生四级及以上考试, 或在英语国家、地区取得硕士学位, 或发表过英文论文、期刊等。如无法提供相应材料, 可由综合考核小组现场认定。

硕博连读是从本校硕士生阶段课程学习成绩优秀, 且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并在读的全日制二年级优秀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应具有高水平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申请对象为我校全日制二年级在籍优秀硕士研究生 (原则上为学术型, 不含单独考试和定向就业研究生) 。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成绩优秀(学位课程平均成绩达到 80 分, 单科成绩不低于 75 分) 。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 硕士阶段科研优秀、有阶段性的科研成果。

四、材料要求


1. 2022 年 1 月 15 日-2 月 15 日,申请人登录全国博士研究生网报系统进行报名,如实填写和提交报名信息。网报期间,申请者将相关附件材料提交给科研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逾期不予受理。申请者必须保证所有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将取消其申请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且5 年内我校不再接受其报考。

2.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高尚的道德品格; 无考试舞弊、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师生关系和谐。

3. 申请人需向报考导师提出申请, 经导师同意后, 向学院 提交以下材料 (请发送电子扫描件或 PDF文档,确保签字盖章 完整,将下列申请资料打包发送至邮箱:jniu@***.cn, 邮件以“本人姓名+博士生招生”命名) :

(1) 《苏州大学“申请-考核”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或《苏州大学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本人自述书(包括本人学习、工作经历、科研情况等,以及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

(2) 思想政治考核表。

(3) 本人有效身份证, 本科和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提交硕士就读证明);

(4) 硕士阶段成绩单(须就读单位盖章) ;

(5) 外语能力证明(各类证书复印件或成绩单);

(6) 本人已公开发表(出版) 的学术论文(专著) 的复印件;

(7) 其他可以证明申请人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材料, 包括课题项目、发明专利、获奖等;

(8) 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的书面推荐意见。

五、资格审核及综合考核

(一) 资格审核

材料初审通过的名单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报研究生院审核。经研究生院审核同意后在学院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申请者进入综合考核环节。

(二) 考核内容

各学科专业专家考核小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坚持政治素质、能力素质与知识考核并重:

1.加强对申请者学业水平、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对于理工医农类学科专业的申请者,还应增强其学科背景、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2. 申请者的外语水平考核。

3. 加强对申请者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的考核,考核内容应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 特别要注重考查考生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情况。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的考核成绩不计入总分,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三) 考核形式

综合考核形式为面试。

“申请-考核”和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考核专家组由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由至少 5 名博导组成“综合考核专家组”。考核小组成员如果有亲属参加本次考核,应主动回避,不参与考核工作。

考核小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重点考核申请者思 想政治品德、硕士课程学习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考核过程应严格进行录像、录音、记录并妥善留存备查。综合考核包括业务考核和素质考核,具体内容和考核形式由各综合考核专家组自行确定。

考核小组成员务必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和学校要求,规范考核, 择优录取,客观公正。

(四) 具体安排

综合考核时间地点根据报名情况具体安排。

综合考核包括业务考核和素质考核,考察面试者外语口语和综合素质。综合考核满分值 100 分,综合考核成绩低于 60分者视为考核不合格,不予录取。

答辩全程录像, 考核分英语面试(7 分钟) 和 PPT汇报面试,汇报部分学生讲 15 分钟,老师提问满 8 分钟。 面试前,面试组老师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情况进行材料评价打分, 满分共 50 分。考生最终成绩=材料评价分(50 分) +综合面试分(满

分30 分) +英语面试分(满分 20 分)。

六、 录取原则

原则上如果申请考生数大于本年度录取名额,每位导师最多招收 1 名博士生,如果申请考生数等于或小于本年度录取名额,根据答辩情况依次录取。根据学校本年度名额分配情况,申请考核制取综合考核成绩前 4 名录取(因 2022 年度申请考生 数大于本年度录取名额, 原则上报考同一导师的学生中只取最高分的学生参与排序)。硕博连读单独打分, 综合考核成绩低于 60 分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如果 硕博连读申请人未录取, 申请考核制用足本年度的 5 个录取名 额。研究生院后续可能会有名额增加的情况,将对未录取但分数总排名在前三的同学告知该情况,以方便学生做出选择。

综合考核答辩结束后,综合考核专家老师需在打分表上签字,不签字的打分表将不计入总分,该生报考导师也可参与本人待招学生的打分。汇总成绩计算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有效分数的平均值。如果综合考核专家老师在考核过程中,因故缺席或未能全过程参与博士录取答辩时,则不计算该老师的所有学生打分情况。

根据“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总体要求, 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综合考核情况和当年度博士生招生计划,提出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报研究生院审核、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批后网上公示。公示无异议者列入我校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录取的“申请-考核”制学生占用导师和各基层研究生培养单位 2022 年的博士生招生计划。录取的硕博连读 生占用导师和各基层研究生培养单位 2022 年的博士生招生计划,一般硕博连读招生计划为本年度本单位博士生计划的 1/3左右。

其他相关事项按照《苏州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申请- 考核”制实施办法(2020 年修订) 》、《苏州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实施办法(2019 年修订)》 等文件执行。

“申请-考核”制招收的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仅限非定向(全脱产学习) 人员, 其人事档案、户口需按要求转入我校,不能按要求完善录取手续的考生, 取消录取资格。

七、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12-69591643

联系人: 金老师; 牛老师

学院(部)主页: http://jdxy.***.cn/

八、 其他事项

1.本单位博士生招生督查电话: 0512-69593004,电子邮箱:jpyao@***.cn。为更好地处理问题,来电来信反映问题者须署真实姓名、所在单位和联系方式。

2.本细则由机电工程学院(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