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2-17 23:12:08解决时间:2022-12-16 21:39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熟悉 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艺术设计能力,从事艺术设计,电商美术设计,工艺美 术与创意设计、制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设计公司、网络企业、媒体、时尚产品制造与流通企业、相关设计工作室等, 在艺术设计师、艺术设计策划师、艺术设计制作制造等岗位,从事艺术(电商美术/工艺美术) 设计、制作制造及管理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艺术设计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3.具备基本的艺术设计构思与造型能力;
4.具备艺术设计形象的表现与应用能力;
5.具备艺术设计形象的制作能力;
6.具备艺术设计的综合应用能力;
7.具备艺术设计的规划能力;
8.熟悉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艺术概论/艺术设计概论、市场营销、摄影摄像基础、设计市场调查、艺术设计策划、设 计基础(含二维设计基础、三维设计基础)、图形图像制作软件、三维制作软件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二维设计、三维设计、四维设计、网页设计、交互(媒体)设计、数字音视 频技术及后期加工、三维与影视特效、材料加工技术与工艺、网站与网页技术与工艺、电商 美术设计、时尚设计及其制作(制造)等实训。
在设计公司、网络公司、传媒和时尚产品制造与流通企业,以及相关设计工作室进行实 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装饰美工(中级、高级)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Adobe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
ICAD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D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网页美术设计数字影像技术美术设计与制作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摄影
培养目标:本专业分为平面广告和视觉传达两个方向。共包含六个核心模块,即电脑辅助软件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CI企业形象整体识别设计、会展设计。主要培养具有较强创意思维、艺术体现能力和技术制作能力(包括2D、3D制作技术各环节)及市场意识的创意性、应用型人才。
就业领域:就业于中外大型企业、设计公司等。从事公司设计、设计管理、市场开发等。
核心课程:CorelDraw软件、标志设计、广告展示设计、字体设计与编排、广告设计、展示软件设计、Flash设计、CI设计、包装设计与制作、书籍装帧、展示设计。
学历提升:
与省内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多所著名院校合作,开展
专科升本科层次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职业资格证书:
1、中级摄影师资格证书(国家社会劳动保障部颁发)
2、平面设计职业技能证书(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发)
3、国际商业美术师—平面设计方向(国家社会劳动保障部颁发)
就业单位:
于朕敏 苏州红蚂蚁装饰公司设计师
陈海风 江南语韵广告公司设计师
马雯玉 江苏华夏融创置地集团总监
许 俊昆山林达广告公司总监助理
王辰凯 常熟电视台美术编导
周筱倩 昆山联通公司设计部设计师
朱益佳 赛格电子市场设计部总监
王小雨 上海曦朗公司设计师
陈强强 上海易方科技设计师
学生获奖情况:
省级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大赛获奖
《周庄韵象》 卞凯 金奖
《茵梦湖茶叶包装设计》陆婕 铜奖
《KAMEN酒包装设计》 唐丹丹 铜奖
2008年“江苏之星”大赛获奖情况
《保护环境》 沈璐 银奖
《全球气候变暖招贴》 尹航 银奖
《妙派对》 于联敏 铜奖
《减负》 周游 铜奖
《公益环保海报》 朱益佳铜奖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原西藏自治区农牧学校和西藏自治区综合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西藏唯一一所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办学实力逐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院领导班子现有9人组成: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华同志,党委副书记、院长采守宽同志,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薛林虎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庄世宏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索朗欧珠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扎西巴珠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邓政洲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勇同志,党委委员、副院长程晓盈同志。
学院现有西、北两个校区,一个教学点(教育城),一个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和一个特殊教育基地,总占地面积493.5亩(其中西校区160亩、北校区133亩、开发区B区实训基地177亩,开发区特殊教育基地23.5亩),校舍建筑面积15.1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43.2万余册。校内实训教学基地8个(包含实验实训室8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9个。
学院现设有党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指导处、后勤服务中心、团委7个副县级行政教学群团管理部门。设有宣传统战部(思想政治工作处)、纪检监察室、教学督导室、财务处、科研管理科、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强基惠民办公室(扶贫办公室)、安全保卫科(维护稳定办公室)、工会(离退休干部管理科)、图书馆、创新创业学院等11个直属科级机构。设有农业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基础教育部、继续教育部9个二级学院(部)和直属学院的马列教研室。
学院现有党组织42个,其中院党委下设9个党总支和32个党支部(教工党支部25个,学生党支部7个)。目前有党员455人(在职教工党员251人,占在职职工的66.23%;离退休党员81人;学生党员44人(占学生总数的0.89%);志愿者党员4人;暂未转出组织关系学生党员75人)。
学院目前开设30个专科专业,涵盖了农林、畜牧、电力、建筑等八大专业类别,其中突破建设特色专业3个(电子商务技术、会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4个(作物生产技术、旅游管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畜牧兽医),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园艺技术、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旅游管理),中央财政支持服务产业专业2个(计算机网络技术、设施农业与装备)和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个(作物生产技术)。
学院有教职工编制380人,目前在编教职工379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161人,占教职工总数42.5%),其中专技岗位315人(专任教师297人,教辅等专业技术人员18人),管理人员46人(其中4人为双肩挑),工勤人员18人。专技岗位中,高级职称87人,中级职称114人,初级职称105人,未定级9人,政治辅导员23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14人,本科学历230人。符合校级“双师素质”教师条件13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5.7%)。先后有3名教师评为国家优秀教师,1名教师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16名教师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1名教师评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教师评为全区优秀思政教育工作者;获得了1个国家级和1个自治区先进集体。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160人(其中西、北两校区4857人,教育城教学点303人),全校共有133个班级;成教学员1235人。截止到2019年8月,学院已累计为全区培养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19703人,“双证书”获取率达到85%以上,学生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创业大赛及其他大赛中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70多次。学院面向社会组织开展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2500余人次。教师累计承担国家、省级和院级科研课题500余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500余篇。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3年以来,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紧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脚步,秉承“厚德强技,笃学创新”的校训,围绕“科教兴藏、人才强区”战略,按照“3721”的发展思路(“3”即围绕三大产业,“7”即服务好自治区七大支柱产业,“2”即抓住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社会贡献度两个重点,“1”即实现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五型”职院(即:红色、明德、法治、书香、匠心职院)建设为抓手,实现“136”发展战略目标(即:“一年一提升,三年一突破,六年一跨越”)。全面启动“3+10”行动计划,努力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实现“123”的发展目标(即把学院建设成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三个示范”),努力打造在西藏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领军作用、在全国范围尤其是民族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名校。
2009年10月,学院顺利通过全国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1年6月,通过示范校建设项目国家级验收,成为全国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财政部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典型应用示范点和自治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一所及全区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也设在学院。学院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院校示范基地、全国建筑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就业指导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江苏省创办最早的民办高职院校之一,苏州市第一所民办高校,也是昆山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
学校由著名教育家、建筑学家梁顺才博士和史宝凤博士夫妇创办于1998年,已有23年办学历史。创办之初,根据省政府关于同意筹建民办硅湖大学的批复,学校按一流本科大学要求建设。2002年,教育部批准定名为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地处江苏昆山市,背靠苏州,紧邻上海,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最活跃的长三角核心区域。学校秉承“责任、荣誉”校训,坚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端复合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宗旨,立足苏州,经济,管理,艺术,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儿童发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9个二级学院,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35个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现有在校学生6500余人。
近三年,全校学生在国家与省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奖100余项,其中国家级30余项,省级奖70余项。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证书通过率达98%以上,历年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均在95%以上,在江苏省教育厅2016-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评估中货“优秀”等级。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服务国家自由贸易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紧随“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把握“新工科”的内涵与前景,将“AI”作为“硅湖烙印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同时,以国际职业教育的广阔视野,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全面推行“一体两翼”的育人格局(“一体”指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体任务,“两翼”中一翼为立德树人,一翼为产教一体)。
面向新时代,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坚持“公益性、国际化、应用型”的办学方针,举全校之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本科职业教育院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