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航空大学甘肃各专业排位:
1.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832(需要考526分);
2.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10133(需要考519分);
3.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144(需要考514分);
4.飞行器制造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1753(需要考477分);
5.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134(需要考468分);
6.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134(需要考468分);
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5524(需要考467分);
8.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5934(需要考466分);
9.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934(需要考466分);
1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934(需要考466分);
1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6327(需要考465分);
12.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6327(需要考465分);
13.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092(需要考461分);
14.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512(需要考460分);
15.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512(需要考460分);
16.经济学(金融)理科普通类排位28966(需要考459分);
17.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966(需要考459分);
18.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9441(需要考458分);
19.材料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9441(需要考458分);
20.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9441(需要考458分);
21.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9441(需要考458分);
22.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9441(需要考458分);
23.电子封装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9910(需要考457分);
2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9910(需要考457分);
25.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9910(需要考457分);
26.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9910(需要考457分);
27.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9910(需要考457分);
28.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理科普通类排位29910(需要考457分)
2017年南昌航空大学各专业甘肃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甘肃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6 | 8832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19 | 10133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514 | 11144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77 | 21753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468 | 25134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6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67 | 25524 |
自动化 | 466 | 25934 |
通信工程 | 466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66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465 | 26327 |
土木工程 | 465 |
电子信息工程 | 461 | 28092 |
网络工程 | 460 | 28512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460 |
经济学(金融租赁) | 459 | 28966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459 |
工业工程 | 458 | 29441 |
材料化学 | 458 |
环境工程 | 458 |
应用化学 | 458 |
金属材料工程 | 458 |
电子封装技术 | 457 | 2991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57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457 |
工程管理 | 457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457 |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 | 457 |
电子信息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是国家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六个常规专业之一。
专业方向:方向一:光纤通信及器件
方向二: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着力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国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具备光学、电子学、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等知识结构,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光电传感、激光技术、光电器件(太阳能及LED发光器件)、信息技术、航空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水平: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江西省普通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评估中,排名第一;我省唯一一家教育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单位;建设有江西省“光电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科研平台:国家级科研平台“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西省“光电检测技术工程实验室”;教育部“无损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国防特色学科“光电子与激光技术”;拥有“光学工程”、“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和“物理电子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光学工程”学科为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示范硕士点,是江西省光学工程学科联盟盟主单位。
师资力量: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2人,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信号与系统、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检测技术、激光原理及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光纤传感技术、光谱技术及应用、现代光学测试技术、C语言、微机原理及应用。
就业领域:毕业生在通信、电子、新能源、航空、石油、建筑、交通等领域从事光纤通信、嵌入式开发、光电传感、光电显示、无人机(光电导航及光电监测)、微纳光器件、光电监测物联网、结构健康监测、安全监测、环境监测及光电信息处理方面的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生产过程控制管理、产品开发与技术支持等工作。
材料类
焊接技术与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五年
本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学制四年,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硕士推免资格。培养能够在焊接工艺与设备、结构设计和质量检测等领域从事科研、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实施分层次、分类型的工程化和国际化培养。设有培养创新人才的“春晓班”、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卓工班”、留学交换生以及中国航发南方卓越现场焊接工程师定制班等校企联合培养班。可在校内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并报考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证书。国内多家企业在该专业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如“昆山华恒奖学金”、“无锡透平奖学金”、“江铃奖学金”、“山中合金奖学金”、“云龙焊接助学金”等。
主要课程:焊接理论基础、材料焊接性、焊接结构学、弧焊电源及其数字化控制、弧焊方法与设备、焊接生产与工程管理,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主要就业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锅炉、石油、电子通讯等行业。
机械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2019年入选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学制四年,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硕士推免资格。培养的学生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航空构件成形技术、创新设计与增材制造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能从事航空制造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相关领域内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设有“液态成形与控制”、“塑性成形与控制”及“增材制造技术与工程”三个专业主修方向。
专业方向一:液态成形与控制
本方向毕业生掌握材料液态成形与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航空结构件液态成形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材料成型工艺研究、设计和控制,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成形模具CAD/CAM/CAE等能力。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物理化学、电工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机械设计及制造基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导论、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材料成型设备、材料成型检测及控制工程基础、铸造合金及熔炼、金属液态精密成形技术、金属液态砂型成形工艺、金属液态成型模具设计等。
就业领域:主要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材料、冶金、汽车、电子等领域从事液态成形工艺设计与开发、模具设计与制造、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工作。
专业方向二:塑性成形与控制
本方向毕业生掌握材料塑性成形基本理论、航空结构件塑性成形技术等专业知识,具备正确选择和设计塑性成形设备、制定成形工艺、确定组织性能控制方法、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物理化学、电工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机械设计及制造基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导论、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材料成型设备、材料成型检测及控制工程基础、锻造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CAD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材料、冶金、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教学、科研、设计、生产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等工作。
专业方向三:增材制造技术与工程
本方向毕业生掌握增材制造原理及技术,具备结构的创新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能在材料制造特别是增材制造领域从事新型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创新创意设计、个性化设计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物理化学、电工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机械设计及制造基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导论、材料加工冶金传输原理、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材料成型设备、材料成型检测及控制工程基础、增材制造材料基础、增材制造工艺、增材制造结构设计、增材制造结构质量控制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主要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材料、汽车、冶金、电子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学制四年,具有硕士推免资格,是“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硕士点和“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领域,以及“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省级示范中心的支撑专业,培养具备独立研发嵌入式系统产品与现代智能仪器的基本能力,能够在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生产企业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和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下设“智能仪器与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航空信号传输与分析”等三个专业方向。
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系统原理、单片机技术、电磁场理论、数字信号处理等。
专业方向一:智能仪器与物联网
本方向主要培养从事传感器设计、物联网与智能仪器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传感器与电子测量、计算机网络通信、物联网技术、智能仪器设计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国防、电子、电力等相关领域从事传感器、智能仪器等新产品设计、研究、开发、应用、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贸易销售、教学等工作。
专业方向二: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本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EDA原理及应用、Linux系统与应用、ARM原理及应用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国防、电子、电力等行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专业方向三:航空信号传输与分析
本方向主要培养从事电子技术、航空电子设计和测试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航空电子系统综合、航空电器CAD、航空总线技术、航空信号分析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等行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从事航空电子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测试、规划、施工、管理、教学等工作。
航空航天类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采用专业教育与工程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数学、力学等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和飞行器气动、结构、动力及系统等四大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精神,并掌握飞行器设计基本原理与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的综合人才。
主要课程:航空工程导论、计算机辅助飞机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飞行器结构设计、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系统设计、直升机技术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主要在航空、航天及民航部门从事飞行器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方面的研究、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营销等工作,同时在民用工程领域,如机电产品设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汽车工程等领域也有广泛的需求。
飞行器设计工程专业于2003年成立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2008年列入一本招生。飞行器设计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博士后2人,博士6人,硕士6人,并继续通过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形成稳定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本专业拥有风动实验室、小型飞行器研制中心、飞机陈列室、流体力学实验室、空气动力学实验室、飞行仿真实验室等教学实验中心,并与洪都航空工业集团650所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第602研究所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协议,目前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生源与就业两旺,研究生就业率100%,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考研率达到30%。
材料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成立于2011年,并开始招收本科生,是 “十二五”江西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省级示范硕士点“材料学”的支撑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新能源材料方向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江西省重点扶持专业方向。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所有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9人。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特别是在新能源材料和功能陶瓷材料及产品的合成制备、成型加工、分析检测、材料应用等领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及产品生产、设计、研究、开发、管理与经营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无机材料工艺学、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新能源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与技术、电池测试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系统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新能源材料的生产过程、工艺及设备的基础理论、组成-结构-性能及生产条件间的关系,具备材料测试、生产过程设计、材料改性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设备及技术管理的能力。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新能源、半导体、化工、电子、汽车、建筑等行业的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新能源与储能器件、先进及日用陶瓷、特种及普通玻璃等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贸易销售等工作。
培养质量:已为航空航天、化工、新能源、电子、汽车、建筑等行业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培养几十名高级技术人才。近年就业率在95%以上,考研率在20%以上。
中专
2022-12-19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