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3-01-09 13:24:19解决时间:2022-12-19 16:54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福建 | 临床医学(不招色盲色弱)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9 | 12099 |
医学影像学 | 572 | 16709 | ||||
医学检验技术 | 572 | |||||
基础医学 | 570 | 17315 |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570 | |||||
药学(不招色盲色弱) | 561 | 20197 | ||||
生物技术(不招色盲色弱) | 559 | 20847 | ||||
护理学(不招色盲色弱) | 534 | 29791 | ||||
应用心理学 | 文科 | 570 | 4155 | |||
公共事业管理 | 567 | 4519 |
公共事业管理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广州市属高校特色专业,拥有市级精品课程。学校于2009年启动“广州医科大学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2+2项目”,学生可通过选拔参加该项目,毕业后可以分别获得两所大学的学士学位。主干学科包括医学、管理学。学生毕业后能在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医药企业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扎实的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理论基础、较强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大的发展潜能及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能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和 现代医药卫生领域从事基础医学教育教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医学科学和 生物医学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医学基础各学科的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医学基础学科 教学实践和从事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及相关生命科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基本掌握基础医学和相关生命科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具备基础医学的科研思维和研究方 法以及医学基础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
3.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较强的 自我发展潜能,创新性思维和实践的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承担医学基础学科教学实践的能力,从事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一 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较广博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基础,了解生物医学和相关学 科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了解临床医学知识和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临床思维方法,了解疾病 防治与发展生物医学研究技术的密切关系;
6.了解国家教育教学、卫生、科技、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理学、细胞生物 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及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及科研训练、基础实验、临床实践、毕业实习及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形态学实验、机能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免 疫学实验、病原生物学实验、医学遗传学实验、实验动物学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1002 临床医学类
学校已启动“广州医科大学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旧金山分校心理学本科2+2项目”,学生可通过选拔参加该项目,毕业后可以分别获得两所大学的学士学位。主干学科包括心理学、医学。学生就业前景是能够在医疗机构、政府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部门,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卫生保健、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
护理学专业是一级学科硕士点、省级特色专业、市级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拥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市级重点扶持学科等。2012年挂靠临床医学专业启动了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目前学校已启动“广州医科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护理学本科2+2项目”,学生通过选拔可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毕业后可分别获得两所大学的学位。主干学科包括基础医学、护理学。毕业学生能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工作。
医学影像学专业是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拥有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干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学生就业前景是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治疗、医学研究等相关工作。
药学专业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级特色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团队。主干学科包括药学、化学、基础医学。毕业学生能在药物研发单位、医药院校、医院、药房、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药品检验和药事管理部门等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质量监控、管理、营销和监督合理用药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