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工程大学福建各专业排位: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41841(需要考420分);
2.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42616(需要考418分);
3.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3832(需要考415分);
4.工商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45421(需要考411分);
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46177(需要考409分);
6.服装设计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6563(需要考408分);
7.纺织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8244(需要考404分);
8.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48244(需要考404分)
2017年安徽工程大学各专业福建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福建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0 | 41841 |
工程管理 | 418 | 42616 |
电子信息工程 | 415 | 43832 |
工商管理 | 411 | 45421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09 | 46177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408 | 46563 |
纺织工程 | 404 | 4824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04 |
纺织类
服装设计与工程
安徽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服装设计与工程(省级特色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具有文理交叉、艺工结合的特点,主要培养具备服装设计与制作、服装智能生产与信息化管理、品牌策划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纺织服装企业、教学研究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Ⅱ、大学英语、大学物理、服装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设计、成衣工艺与设备、服装CAD、服装工效学、服装商品企划学、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工业工程、服装外贸与国际标准等。就业方向:毕业生既可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生产与管理、服装零售、服装贸易、服装企划、时尚媒体及服装软件开发等相关方面的工作,也可在行业协会或科研院所从事新型服装材料研发、功能性服装开发、服装智能制造等研究工作。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安徽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工商管理(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安徽省专业评估“A类”等级) 专业介绍: 有人有组织在的地方就需要管理,工商管理是近些年炙手可热的专业。我校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国家双万工程“省级一流专业”、省级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依托“省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和“校级一流学科”工商管理而建。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能力、善创新”的培养理念,结合学校工科背景和学院多学科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懂产品、会管理、善分析;能为各类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商业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能在组织经济活动领域从事决策分析、战略规划、运营管理、企业诊断和管理创新等工作;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管理实践技能,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管理岗位工作的综合应用型企业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学、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公司治理、创业学、企业管理决策、领导科学、管理运筹学、管理统计、工业概论、互联网+大数据等。 实践教学环节: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技术课程设计、创新创业模拟、创业实践、ERP企业模拟经营、职业资格训练、职称情景模拟等。 一流课程、一流教材建设:本专业围绕“新商科”创新课程体系、重塑教学内容,已建设国家一流课程《创新创业模拟》、《服务营销》;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织行为学》;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省级教学示范课《会计学》、《财务管理》等9门;省级一流教材和省级规划教材《人力资源管理》,省级规划教材《管理学》。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面宽,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远超全省平均水平。毕业生可在各类工商企业组织(海螺、美的、格力、京东、奇瑞等)、金融投资机构(银行等)、对外贸易部门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与科教工作。近三年专业平均考研率为60%,较多学生考取了985高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和国外高校(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等),211高校(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就业层次不断提升,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的就业率超过15%;国内外继续深造、公务员、选调生和事业单位的录取人数超过30%。 人才培养:专业强化工科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工程教育与商科教育相互渗透融合、课堂专业知识教授与课外专业实践有效融合、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与专业知识学习相融合、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拥有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沙盘模拟对抗实验室、人力资源综合实战模拟实训实验室、新商科开放实验室、管理软件实验室等10多个综合实验室。专业先后与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联重科安徽工业车辆有限公司、芜湖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芜湖美的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安徽中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专业拥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6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线上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坛新秀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坛新秀2名、校级教学骨干7名;拥有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2人、学科骨干3人、研究生导师8人。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6项,承担教育部等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近三年,专业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三创”等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获得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省级“特等奖”、“金奖”等竞赛奖励80余项;本科生主持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近四年来,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势头良好,就业率均超98%,位居学校前列,超全省平均水平。
纺织类
纺织工程
安徽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纺织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受理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专业)纺织工程专业介绍:培养适应纺织与智能制造、材料及管理等学科融合发展趋势,具备坚实专业基础理论、优秀工程创新能力、良好人文素养,能在纺织产业领域从事产品设计、技术研发、质量控制、营销及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安徽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纺织工程主要课程:大学物理、电工学II、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设计基础II、工程制图基础、有机化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纺织化学、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非织造学、纺织品设计、织物结构与设计、智能纺织品开发与应用、纺织CAD、复合材料、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等。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安徽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安徽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工程师示范专业、安徽省“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专业介绍: 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通晓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工程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电子电路、信息处理、嵌入式技术等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系统运行、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I、大学英语、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CU I、电子测量与传感器原理、数字信号处理Ⅰ、DSP原理及应用I、总线系统原理及应用、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工程软件基础训练、工程训练、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专业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就业方向:能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工程设计、技术研发、硬件实现、系统运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够到各类应用电子信息先进技术与工具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复杂工程项目的软件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安徽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安徽工程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安徽工程大学新工科示范专业)专业介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等专业知识,具备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电力驱动与控制、电气设备设计与开发等核心专业能力,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电气设备制造、发电厂和电网建设、企业管理等工作,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学、电力系统基础、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气检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智能电网新技术新能源发电、新型电机与驱动。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面宽,学生毕业后可在与电气工程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
安徽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工程管理专业介绍: 本专业为学校专业试点改革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及信息技术等知识,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合同管理,土木工程材料,建设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建设法规,工程管理软件应用。就业方向:在建设投资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与金融领域等从事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到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相应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人才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于2009年成立,已累计培养8届本科毕业生。本专业每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位居学校前列。毕业生就业以安徽省内就业为主,江浙沪三省也为主要去向。近年来,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去向以企业为主,其中到国有企业就业人数比例高,有不少同学被全国大型建筑企业和事业单位录取,例如中铁建工集团,中铁十七局,浙江省建工集团等。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房地产业等。从用人单位对本毕业生的反馈结果来看,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很高,其中在团队意识、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模块均达到了较满意以上的评价。工程管理专业现有教师共计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人,此外长期聘任外聘教师2人。本专业教师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现有国家一级结构工程师1人,国家一级建造师1人,国家二级建造师2人,咨询工程师1人,均具有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教学中坚持做到以赛事促教学,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近三年,共组织多名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项目10余项,累计国家级赛事获奖4项,省级赛事获奖8项。
中专
2022-12-19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