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海事大学重庆各专业排位:
1.经济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316(需要考558分);
2.物流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4316(需要考558分);
3.交通运输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316(需要考558分);
4.交通管理(航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4604(需要考557分);
5.数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5418(需要考554分);
6.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5698(需要考553分);
7.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6256(需要考551分);
8.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6562(需要考550分);
9.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16562(需要考550分);
10.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33226(需要考503分);
11.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37334(需要考493分);
12.法学(海商法)文科普通类排位2537(需要考571分);
13.工商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2624(需要考570分);
14.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812(需要考568分);
15.交通管理(航运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812(需要考568分);
16.外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3505(需要考561分)
2017年上海海事大学各专业重庆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重庆 | 经济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8 | 14316 |
物流管理 | 558 |
交通运输类 | 558 |
交通管理(航运管理) | 557 | 14604 |
数学类 | 554 | 15418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 553 | 1569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51 | 16256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50 | 16562 |
工业设计 | 550 |
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33226 |
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 | 493 | 37334 |
法学(海商法) | 文科 | 普通类 | 571 | 2537 |
工商管理类 | 570 | 2624 |
会计学 | 568 | 2812 |
交通管理(航运管理) | 568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561 | 3505 |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上海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工商管理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创新管理等方面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熟悉全球海运、港口及物流企业管理实际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制造、港航物流、金融、外贸、创意等产业或领域,以及其他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科研、教学工作,并逐步成为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未来领导者。主要课程为: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组织行为学、创新创业管理、消费行为学、商务沟通与谈判、国际企业文化、跨国公司管理、公司治理、港口商务管理、航运服务管理与创新、海事劳动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概论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不仅在港航物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且在金融、制造和创意等行业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适应国家和地方各级经济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工商企业经营管理、涉外公司经营管理、金融、商贸企业等领域的工作。
机械类
工业设计
上海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工业设计(机械类 理工 四年)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时代意识,掌握工业设计相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工业设计学科的知识,了解国内外工业设计的最新成果、发展趋向、基本研究方法,能够有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业设计领域,特别是航运工具和海洋装备等主题的产品设计、交互设计和服务设计等方面问题的工业设计人才。要求本专业学生掌握产品设计、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并掌握各种材料的工艺性能,具有较高的设计修养和较强的工业设计实践能力。专业培养以工业设计专业知识为主干,多方向拓展学生的知识层次,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设计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主要课程:设计表现、设计方法、模型制作、电工电子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材料与加工工艺、人机工程、产品设计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就职于工业设计公司、互联网企业、制造类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设计管理、设计创新、界面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上海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动力类 理工 四年)本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培养专业及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分为二个专业方向:制冷与空调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并另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学生在完成综合基础素质教育、掌握宽厚的理论基础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意愿可以在制冷与空调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二个专业方向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中进行选择。主要课程:制冷与空调工程方向:工程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热工测试技术、制冷原理及装置、空气调节、工程流体机械泵与风机、冷藏运输技术、锅炉房设备、制冷与空调自动化、低温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等。能源工程及自动化方向:工程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热工测试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新能源发电技术、风力机原理与设计、能源工程及管理、能源动力装置基础、机电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制冷空调技术、储能技术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工程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热工测试技术、制冷技术、空调技术、太阳能技术、能源工程及管理、机电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储能技术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在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和机械电子等行业主要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或能源工程及控制方面的设计、研究、科研开发、试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工作。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类 理工 四年)本专业依托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及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优良的师资力量及雄厚的科研实力,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具有完整工程技术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级技术人才。经过四年学习,学生能够在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材料制备与工艺、材料腐蚀与防护、涂料与涂装、材料质量控制、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与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海洋工程材料学、材料化学、电化学基础、现代材料分析技术、材料性能及测试、表面工程基础、腐蚀理论与防护技术、涂料与涂装工艺学、仪器分析与波谱解析、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海洋材料专业已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签订3+1本科及硕博访问生协议;与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签订3+1本科和3+1+1本硕访问生协议,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签订3+1本科访问生协议;另外还有与法国南特理工大学等多所法国高校的“中法班”项目,学生入学后可申请该项目,在经过本专业三年的学习后,可择优选择去国外大学继续深造1-3年,毕业时获得上海海事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及国外高校认可的联合培养证明或工程师学位。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船舶制造、冶金、石油、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等相关企业从事与材料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备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海事管理部门和船舶检验单位从事海洋材料的技术检验和管理工作。主要合作单位有:中远集团、沪东中华船厂、外高桥船厂、中国海运集团等。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上海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会计学专业本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经济活动发生的会计记录要求;掌握会计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接受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培训;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国际会计惯例;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运用外语和计算机处理财会业务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并能够为企业提出预测、决策、预算及绩效考评的建议。主要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国际会计、审计学、统计学及统计学实验、会计信息系统、财务软件应用、外国会计选读、会计制度设计、税收学、财政学、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职业道德以及商业伦理、领导力等。就业方向:据统计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有三分之一主要在物流行业和交通运输业相关企业、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国内外知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教学等单位工作。近年来毕业生选择在国内知名院校如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进一步深造的研究生的人数不断增多,出国留学的比例也逐年增长。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
上海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类工学理工四年)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工学理论基础、扎实的港口和航运管理知识及工程实践技能、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优秀的创新能力,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决策、规划、组织等工作,特别是具备港口和航运专门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交通运输专业是我校1959年恢复办校后开办的第一批专业(原水运管理专业),作为上海海事大学的特色优势专业,现已发展成为从学士到博士、再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长期以来为港口、航运、物流等在内的交通运输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培养了大批管理和实践等方面的人才,取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该专业先后被列为上海市重点专业、交通部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项目、上海市“085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2019年,该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主要课程:运筹学、工程制图、VB程序设计、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交通运输工程学、港航工程与规划、智慧港口、港口装卸工艺与组织、港口管理、海事安全与政策、港口系统仿真、绿色航运、船舶原理、国际航运管理、航行实习、港口实习、船厂实习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拥有独特的港口、航运及物流背景,可在港口、航运及物流企业等交通运输行业从事运输运营、管理工作;在规划设计部门从事交通运输规划的编制和交通方案的设计工作;在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与港航规划部门从事港航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制定工作;在航运及交通运输物流相关的政府机关从事管理工作;在航运服务类企业从事管理、评估、咨询、培训等工作;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内或国外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等。
中专
2022-12-19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