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3-01-06 16:15:53解决时间:2022-12-19 16:57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江西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5 | 26967 |
| 轻化工程(卓越班) | 514 | 27574 | ||||
| 纺织工程 | 513 | 28118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班) | 本科二批 | 502 | 33548 | |||
| 服装设计与工程(卓越班) | 499 | 35512 | ||||
| 通信工程 | 498 | 35688 | ||||
| 软件工程 | 498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97 | 36554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97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97 | |||||
| 数字媒体技术 | 497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96 | 36972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96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96 | |||||
| 应用物理学 | 496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95 | 37552 | ||||
| 工业工程 | 495 | |||||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495 | |||||
| 应用化学 | 495 | |||||
| 土木工程 | 495 | |||||
| 环境科学 | 494 | 38183 | ||||
| 生物工程 | 494 |
专业优势:本专业培养具有近代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现代化学专业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化学、材料学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设计、产品研发、科学研究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除公共基础课外,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有机合成、材料化学、化学反应工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原理、现代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界面与胶体化学、复合材料、工业分析、能源化工、化工制图及化工厂设计、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工业分析、能源化学。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工矿企业、科研院所等从事化学品,材料化学、能源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管理、技术设计、产品开发、产品分析与检验和科学研究工作。优秀本科毕业生可以推荐、报考本校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工业催化、化学工程和生物化工相关硕士专业,也可以报考国内外院校研究生,成绩优秀者,可直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化学化工产品、新材料以及药品的需求进一步增长,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很大。
专业优势: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发展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培养专业人才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国家安全的保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包括半导体物理和器件、工艺和材料以及集成电路设计等方向。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物理学基础,能掌握微电子基本理论、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熟悉电子线路和计算机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具备相关新型交叉学科基本知识的研究型专门人才和具备综合开发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原理、集成电路EDA、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微电子测试技术、微电子封装技术、程序设计语言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微电子设计公司、集成电路加工企业、微电子封装测试公司、邮电通信企业、微电子系统与光电子系统的研发部门、电子工程相关的研究所、高等院校从事各种微纳电子材料与工艺、固体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相应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优秀本科毕业生可以进一步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计算机科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等相关学科继续深造,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推荐免试攻读本校硕士学位。
就业前景:微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社会需求很大。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结构调整,以及中国IC、IT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信息社会发展的推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
专业优势: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及机械加工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在复合材料成型、焊接、铸造、锻压和成型模具等领域从事材料加工、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适用科研单位、高校、中等技术学校和企业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及实验、材料科学基础、工程材料及性能、材料工程测试技术基础、铸造工程基础、焊接工程基础、塑性成型工程基础、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模具设计、模具CAD/CAM、计算机三维设计与仿真、数控技术及应用、粉末冶金、表面工程技术等,还有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及各类实验及实践性教学环节。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成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前景广泛,总体就业率位居学校前列。也可以报考国内外院校研究生,成绩优秀者,可直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就业前景:随着各种新材料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加之我国新材料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材料成型设备新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对既有材料科学知识,又能掌握材料成型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高级科技人才的需求将有所增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优势: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与工艺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除公共基础课外,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煤化工工艺学、化工过程开发、化工仪表、化工安全概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原理、现代仪器分析、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及工艺、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学工艺专业综合实验、化学工艺专业创新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及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方向: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精细与日用化工、环境保护、医药生产、能源等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等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研究设计单位从事管理、科学研究工作。优秀本科毕业生可以推荐、报考本校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工业催化、化学工程和生物化工相关硕士专业,也可以报考国内外院校研究生,成绩优秀者,可直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就业前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煤化工、石油化工以及精细化工将会进一步发展,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很大。
专业优势:本专业以信息与通信工程为主干学科,结合信息通信领域的人才需求,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在通信系统及相关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具有通信技术及系统相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电信网络运营管理能力,以及能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从事与信息通信技术相关研发及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电路、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信息理论基础、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现代DSP技术、嵌入式系统、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微波与天线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电信运营企业、通信设备制造、IT相关企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从事通信系统运营管理、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科学研究等工作。优秀本科毕业生可以推荐、报考本校信号与信息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导航制导与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相关硕士专业。
就业前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5G时代必将到来,社会在未来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年份省(市)批次科类专业名称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2017江西省二本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497.964497.964497.9642017江西省二本理测控技术与仪器2499.965497.964498.9652017江西省二本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2495.962495.962495.9622017江西省二本理服装设计与工程(卓越班)2499.965499.964499.9652017江西省二本理工业
2021江西省设计学类美术学和设计学类美术与设计学类2021江西省表演无省级统考无省级统考2021江西省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2021江西省编导戏剧与影视学类戏剧影视文学(编导)
年份省份批次科类专业名称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2020江西省二本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江西省二本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江西省二本理非织造材料与工程.52020江西省二本理服装设计与工程(卓越班).52020江西省二本理化学工程与工艺江西省二本理环境科学江西省二本理会计学江西省二本理数学类江西省二本理土木类.6672020江西省二本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2020江西省二本理应用物理学江西省二本理智能科学
年份省份批次科类专业名称录取人数文化课高分文化课低分文化课平均分专业课高分专业课低分专业课平均分综合高分综合低分综合平均分2020江西省艺术综合设计学类.333367.33345359.053541.56533.0653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