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2-27 13:05:10解决时间:2022-12-19 16:56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天津 | 会计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07 | 12643 | (03) | 不限 |
水利水电工程 | 606 | 12844 | (01) | 物理必选 | ||||
建筑学 | 603 | 13488 | (02) | 物/地/史(3选1)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03 | (01) | 物理必选 | |||||
数字媒体技术 | 603 | (01) | 物理必选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602 | 13673 | (01) | 物理必选 | ||||
电气类 | 602 | (01) | 物理必选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01 | 13872 | (01) | 物理必选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01 | (01) | 物理必选 | |||||
材料物理 | 601 | (01) | 物理必选 |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使其掌握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检测与控制等方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并通过现代测控技术与实验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培养传感器技术开发、精密机械设计、测控设备及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的能力,能在计量测试、质量监控、测量与控制等领域内从事仪器仪表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及运行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五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①精通设计和实现仪器仪表及计算机测控系统,能够在与仪器仪表相关的专业领域里成功就业;
②能够在一个由不同角色的人员构成团队中作为成员或者领导有效地发挥作用;
③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具备进入相关学科研究生学习的能力;
④具有高尚的社会公德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⑤有能力和意愿为当地的、本国的、全球的社区服务。
主要课程
计算机软件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机械制图及CAD、 精密机械设计、工程光学、控制工程基础、信号分析与系统、微型计算机原理、微机接口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虚拟仪器、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图像检测与处理、测控电路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面向精密机械、测量与控制、光电信息、计算机等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领域较宽广,其中20%左右进入研究生队伍或出国继续深造,其余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仪器仪表、装备制造、测量与控制、精密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学校、科研设计单位、国资委企业或其它企业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制造、计量检测等技术工作;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管理、质量监督等技术管理工作。
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装备制造业、科研部门及高等学校从事设计、制造、新产品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控制工程基础、计算机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测试技术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等。
根据培养目标及人才需求,突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等方面的特色,按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三个方向组织教学,各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如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模具设计、现代制造系统、单片机及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综合实践等
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器人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微机应用系统设计、数控技术综合实践、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践等
机械设计方向: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系统创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优化设计、数控技术综合实践等
就业方向
可到企业、科研部门及高等学校从事各类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研究、技术改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及其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该专业培养从建筑设计、管理和研究工作,具备事城市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与色彩、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概论、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基础、建筑系列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概论、场地设计、古建筑营造法、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声环境、建筑热环境。
就业方向
就业主要面向各类建筑设计单位或研究机构、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房地产开发公司、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各类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设计、室内设计等工作,以及相关科研管理工作。
材料物理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具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与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以及材料物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经过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获得运用材料科学和材料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毕业生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材料分析检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技术管理工作。材料物理专业现设有“材料分析与检测”、“信息功能材料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可供学生在修完专业基础课后结合就业市场需求进行专业方向选择。材料物理专业为国家鼓励的绿牌专业之一,具有易就业、就业质量高、工作环境好等特点,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率为40%左右,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主要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基础物理、数学物理方法、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工程基础、纳米材料与技术、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材料加工工艺、计算机软件基础、非电量测试技术、工程训练等。
(2)专业方向课程
材料分析与检测方向:现代材料分析技术、材料无损检测技术、波谱分析、材料分析测试课程设计等。
信息功能材料工程方向:信息功能材料、薄膜材料与技术、电子材料工艺与装备、信息材料工程课程设计等。
(3) 实践环节
本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共安排42周,包括工程训练、课程设计、金相培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综合性实验和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到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从事结构材料、电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功能材料研究与开发、材料理化检验、无损检测与控制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工程设计、技术改造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或材料类其它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西安理工大学是西北五省创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专业最早的高校,于2008年开始招生。现为“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联盟”副主任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传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该专业依托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于1990年正式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进一步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前身是于1996年招生的电子信息工程(图文)专业。为适应现代信息传媒数字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2007年开始对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2008年申请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并获教育部批准,当年开始招生培养。2016级开始将开展“中德数字媒体技术本科双学历教育”的互派留学生计划,2016级及以后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将有机会在大二结束后赴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留学1.5年,最终可以获得两校的学位证书。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主要分为两个培养方向:数字娱乐技术、网络与移动媒体。专业一直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现有多个专业实验室以及实习基地。本专业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举办的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本专业多项学生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多年来,本专业为数字媒体技术相关行业输送了大量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就业方向满意度高,近两年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于98%,形势良好。本专业读研率为30%,考研学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计算机和通讯等相关学科。
培养目标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思想素质高、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专业化视野,能够从事数字媒体产品的设计、制作及软件开发,包括数字娱乐、网络与移动媒体,以及计算机与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创新、创业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平面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色彩原理及应用、数字媒体非线性编辑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动画技术与设计、计算机网络与通讯﹑Web开发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技术、流媒体技术、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媒体设计、游戏开发、体感交互开发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数字娱乐、互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广告设计、电子出版、网络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等领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本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有七年制本硕连读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招生权,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现设有“金属材料工程”、“材料表面工程”、“陶瓷及粉末冶金”共三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定位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工程师与优秀专业人才,胜任未来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具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5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锻炼,能达到下列目标:
① 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②熟悉大材料类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动态,能够运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③具备工程师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够进行材料应用体系复杂工程的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的设计与改进、升级或重新设计、营销和管理等活动,一般能达到中级职称;
④ 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或跨文化环境中工作,并作为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发挥有效作用;
⑤ 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通过行业训练、继续教育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与本专业一致,但偏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工程基础、专业基础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和原理应用于分析简单材料工程问题;
指标点1-2能够根据基础知识分析材料工程问题,并与已知典型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
指标点1-3能够用机械、电工、电子等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简单机械电气装备的工作原理,并对简单故障进行分析判断;
指标点1-4能够用材料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应用到材料性能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2能够将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应用于材料装备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3能够识别和判断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点和参数,理解解决复杂材料工程问题的多种途径,通过综合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和优化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方案,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能够根据产品和工程需求提出合理可行的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的设计方案;
指标点3-2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指标点3-3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结果。
毕业要求4能够基于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分析测试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和材料的生产工艺,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设计实验,并能通过实验结果评价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能够利用材料主要分析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根据材料研究或产品质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测试方法;
指标点4-2能够在材料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指标点4-3通过实验获得有效数据,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得出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5能够针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具备运用网络搜索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
指标点5-2具备运用合适的绘图软件或方法正确表达机械部件、设备结构的能力;
指标点5-3具备运用合适的原料、工艺技术、设备解决材料生产、制备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运用合适的理论或软件对材料生产相关工艺参数进行模拟和预测的能力,并能理解模拟和预测的局限性。
毕业要求6能够基于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与材料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1能够以材料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分析和评价工程活动的合理性;
指标点6-2能够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3了解与材料的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标点7-1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材料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指标点7-2能够理解和评价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的资源利用率、污染处置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判断整个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隐患,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毕业要求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8-1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理解个人在历史以及社会、自然环境中的地位;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指标点8-2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毕业要求9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9-1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以及对于整个团队目标的意义;
指标点9-2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具有在团队中发挥不同角色作用的能力。
毕业要求10能够就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1能够撰写材料专业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能够就本专业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2了解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能提出建设性见解。
毕业要求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能正确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本专业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且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
指标点11-2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材料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经济与管理因素,并能够进行工程经济的相关分析评价。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2-1对于自主探索与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指标点12-2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不断学习,适应发展。
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工程装备基础、材料加热炉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测试方法、金相显微技术、材料工程综合实验、失效分析、非电量测试技术等;
金属材料工程方向: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冶金质量分析与控制、金属材料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材料表面工程方向:材料表面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表面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陶瓷及粉末冶金方向: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粉末冶金学、 陶瓷及粉末冶金综合课程设计等;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学校-企业联合培养模式,按照“3+1”模式实施培养:前3年在校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第4年校企联合培养进行实践训练,特注重对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的校企联合培养实施2+4+14+17模式。2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2周的认识实习,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4周的生产实习,1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14周的工程设计实践环节,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联合承担,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着力发挥企业的技术和设施优势,17表示为期17周的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环节。以上共计35周企业实践环节,目的使学生在企业实际环境中发现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积累相关工程实践经验。企业实践实施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各1名,在企业完成相关实践环节,在机械设计、材料设备、热处理、表面强化、陶瓷材料和生产管理等全面训练,培养与提升创新意识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应届毕业生有40%以上考取研究生,其中考取985、211等知名院校(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占50%左右,对我专业本科生培养的评价较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强。同时毕业生能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材料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需要,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历年超过90%,就业领域涉及汽车工业、机械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冶金工业、电子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材料研究开发,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防护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020年天津的招生计划专业名称科类批次名称招生计划备注材料物理综合改革普通类本科批a阶段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改革普通类本科批a阶段2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改革普通类本科批a阶段2数字媒体技术综合改革普通类本科批a阶段2会计学综合改革普通类本科批a阶段2能源与动力工程综合改革普通类本科批a阶段2建筑学综合改革普通类本科批a阶段2电气类综合改革普通类本科批a阶段2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综合改革普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天津市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天津市材料物理天津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天津市测控技术与仪器天津市数字媒体技术天津市会计学天津市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天津市能源与动力工程天津市建筑学天津市电气类
专业名称专业代号科类考试科目要批次名称招生计划材料物理03综合改革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普通类本科批a阶段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综合改革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普通类本科批a阶段2测控技术与仪器08综合改革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普通类本科批a阶段2数字媒体技术13综合改革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普通类本科批a阶段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5综合改
2019年天津的招生计划专业名称专业代号科类批次名称招生计划备注材料物理03理工本科a阶段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理工本科a阶段2测控技术与仪器08理工本科a阶段2数字媒体技术12理工本科a阶段2会计学23理工本科a阶段2能源与动力工程28理工本科a阶段2建筑学50理工本科a阶段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7理工本科a阶段2材料科学与工程61理工本科a阶段2水利水电工程64理工本科a阶段2注:招生计划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天津市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天津市材料物理天津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天津市测控技术与仪器天津市数字媒体技术天津市会计学天津市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天津市能源与动力工程天津市建筑学天津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8年天津的招生计划(理工:20名)专业名称专业代号科类名称批次名称招生计划备注材料物理03理工本科a阶段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理工本科a阶段2测控技术与仪器08理工本科a阶段2数字媒体技术12理工本科a阶段2会计学23理工本科a阶段2水利水电工程27理工本科a阶段2建筑学51理工本科a阶段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7理工本科a阶段2材料科学与工程61理工本科a阶段2水利水电工程64理工本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