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工程学院黑龙江各专业排位:
1.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3805(需要考417分);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44455(需要考415分);
3.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5110(需要考413分);
4.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5110(需要考413分);
5.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6115(需要考410分);
6.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6448(需要考409分);
7.汽车服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7396(需要考406分);
8.生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7737(需要考405分);
9.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1954(需要考444分)
2017年湖南工程学院各专业黑龙江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黑龙江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7 | 43805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15 | 44455 |
| 会计学 | 413 | 45110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13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10 | 46115 |
| 通信工程 | 409 | 46448 |
| 汽车服务工程 | 406 | 47396 |
| 生物工程 | 405 | 47737 |
| 会计学 | 文科 | 444 | 11954 |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起源于1958年开设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2000年开始连续招收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生,2008年 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2010 启动会年列入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0年6月美津试点专业,2012年获 批为湖南省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获批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依托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已累计毕业本科生2360多人,目前全日制本科年招生规模160余人。专业就业率达95%以上。
培养目标:具有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工程应用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能主持机械工程领域技术研发、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试验分析以及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等工作,能达到机械工程师任职资格水平。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育、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二、业务规格与务范围
(一)业务规格
1、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计算分析专用软件),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和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科学计算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4、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的能力。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相关理论及其应用,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科学研究、教学、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运筹学、数值分析、程序设计与C语言、算法导论、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信息工程概论、Java编程技术、软件工程等。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土木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具有制定建筑自动化系统方案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规格和业务范围
(一)业务规格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较扎实地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及普通物理,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2、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人工环境技术(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和建筑公共设施(冷热源、给排水、建筑自动化与能源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有关工程与设备的主要规范与标准。
3、具有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经济分析、测试和调试的基本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可具有应用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二)业务范围
1、毕业生能够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领域中从事设计、安装、物业管理工作;
2、在相关企业、事业等单位从事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2、主要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通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空调制冷技术、锅炉及锅炉房工艺设计、工程图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师资队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教研室现有成员9人,博士5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3人。该专业于1995年招收专科生,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成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成为院级重点学科,2015年开始招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建有省部共建实验室《建筑人居环境测试室》、《室内空气品质检测实验室》,实验室资产300余万元;共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共获得纵向科研经费1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获得市厅级科研奖励4次,共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20余篇。
六、招生与就业情况
本专业自2001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每年招生本科生70余人,其中10%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本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95%以上,许多毕业生获得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和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成为所在单位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骨干成员。
生物工程类
生物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宽、能力强,熟悉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业务规格和业务范围
(一)业务规格
1、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发酵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生物细胞培养与选育、生物技术与工程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3、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生物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当代生物工业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熟悉制药、食品、及其相关领域的政策和法规,掌握生化产品、食品和生物药物的设计、研发、检验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基本技能;
8、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专业相关英文文献。
(二)业务范围
1.能在生物、制药、食品、环境等相应单位从事销售、生产管理、生产设计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2.能在生物、制药、食品等企业,以及检疫、技术监督、海关等单位从事检验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3.能在生物工程相关的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二、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生物学和工程技术学科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化学分析、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程等。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会计学专业是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作为院级重点建设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在编专业教师15名,其中,教授、博士6位,具有企业经历的教师9位,教育经验丰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双向培养。会计学专业相关实验专业就业前景室软硬件建设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会计学专业通过引进双语教学、聘请国外著名大学的教授兼职定期讲学方式,积极推进会计人才国际化。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与职业道德,并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和应用能力及创业合作精神的高级工程人才。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可到通信系统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高等院校、邮电部门、通信设备制造厂以及其它大中型企业从事该专业方向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开发、教学以及通信网络和系统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三、学制、学位、主干学科
学制:四年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与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电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
五、知识与能力结构
1、掌握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纤、无线和多媒体通信技术;
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4、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本实践能力;
5、了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以及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
中专
2022-12-19 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