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工程学院福建各专业排位:
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47202(需要考512分);
2.机器人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47657(需要考511分);
3.会计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48681(需要考509分);
4.应用化学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59771(需要考487分);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中外合作办学(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60782(需要考485分);
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中外合作办学(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61748(需要考483分);
7.纺织工程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61748(需要考483分);
8.会计学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不限)排位12672(需要考523分);
9.纺织工程历史类普通类(首选历史,再选化学)排位15215(需要考513分)
2021年湖南工程学院各专业福建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福建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2 | 47202 | 2679(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机器人工程 | 511 | 47657 | 2679(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会计学 | 509 | 48681 | 2679(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应用化学 | 487 | 59771 | 2679(W500)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85 | 60782 | 2680(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483 | 61748 | 2680(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纺织工程 | 普通类 | 483 | 2679(W500)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会计学 | 历史类 | 523 | 12672 | 2679(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纺织工程 | 513 | 15215 | 2679(L500)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化学类
应用化学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实验技能,能从事表面工程与精饰和应用电化学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应用、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业务规格与业务范围
(一)业务规格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化学知识及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如高分子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一般知识;
4、具有综合运用应用化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阅读、写作和听说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
6、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计算机的软件与硬件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8、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应用化学相关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业务范围
1、产品的表面精饰工艺(主要为电镀工艺、涂装工艺)设计、管理和应用研究;
2、涂料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和质量检测;
3、产品的防锈工艺设计、管理和应用研究;
4、化学电源的应用与研究;
5、应用化学车间设计与施工;
6、防腐工程设计与施工;
7、材料的腐蚀失效分析及防护工艺研究与应用;
8、表面工程材料的应用与研究。
二、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技术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原理、涂料化学、电化学原理、电镀原理与工艺、涂装工艺学、化学电源工艺学、专业工艺实验等。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纺织类
纺织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纺织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院级重点学科,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学科,本专业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严谨的治学管理、良好的学风建设、齐全的教学实验设备,成为中西南地区有意向的特色专业,2012年纺织工程专业成为学校首批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纺织工程专业致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通过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能从事新型纺织品设计与开发、工艺设计、生产质量控制、技术改造、计算机应用以及纺织经济贸易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在全国各地,特别在湖南、广东、浙江等省份具有很好的声誉。纺织工程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4人,纺织工程专业下设卓越班级与非卓越班级,卓越班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非卓越班下设三个专业方向:纺织工艺与纺织品设计方向、纺织品检测与贸易方向、针织产品设计方向,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工程师后备人才。
纺织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006年被列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015年成立我校首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纺织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办学多年来与周边省市著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基地,合作成果受到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媒体关注。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纺织加工化学、纺织品设计、纺织品质量与控制、非纺织造学、企业经营与管理、国际纺织贸易、纺织特种功能整理、纺织CAD等。
常日制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起源于1958年开设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2000年开始连续招收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生,2008年 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2010 启动会年列入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0年6月美津试点专业,2012年获 批为湖南省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获批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依托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已累计毕业本科生2360多人,目前全日制本科年招生规模160余人。专业就业率达95%以上。
培养目标:具有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工程应用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能主持机械工程领域技术研发、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试验分析以及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等工作,能达到机械工程师任职资格水平。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专业特点 我校于2020年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并开始招生,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以计算科学与电子学院为承办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管理学院共同参与建设的专业,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教授职称教师5人。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数据思维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所必需的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以及数据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利用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开发和应用工作,大数据系统管理、维护与服务工作,大数据研究、咨询、教育培训等工作。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据科学导论、多元统计分析、算法与数据结构、Python程序设计、人工智能、数据库原理、数据挖掘、数据采集与清洗、统计学习、机器学习、时间序列分析、数据可视化等课程。 2、专业平台与实践基地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在原统计学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开设的专业,现有专业实验室3个和一个大数据超算平台,2022年学校投入400万元建设云计算与大数据实验中心。现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基地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1个。教学办公设备和多媒体教室能满足本专业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需要。 3、就业方向 可以从事大数据分析处理等相关工作;大数据应用开发与设计工作;能从事大数据系统管理、运维工作;能从事与大数据相关的教育、科研、培训等工作。 4、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设计制造、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生产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设有电机及其控制、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三个专业方向。 电控无碳小车——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湖南省一等奖 电控无碳小车项目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自动化类
机器人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平台 本专业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机器人机械结构、运动伺服控制、可编程控制和机器人控制为能力培养主线,重视软硬件和强弱电相结合,培养具有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机器人工程领域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掌握机器人结构与控制技术、机器人传感器技术、机器人系统集成及编程应用、运动控制、视觉检测识别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能力。 实践基地 本专业依托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具有良好的学科平台基础。本专业已建有5个校内实验实践教学中心,拥有实验设备价值3000多万元,目前与机器人相关领域5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将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基地 3-5 个。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机器人工程相关的设计研究单位、生产制造企业以及集成应用领域,从事机器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工程设计、整机开发、系统集成应用与维护等领域的工作。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中专
2022-12-19 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