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各专业排位:
1.新闻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2423(需要考652分);
2.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3378(需要考642分);
3.国际新闻与传播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3621(需要考640分);
4.传播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3852(需要考638分);
5.汉语言文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3964(需要考637分);
6.网络与新媒体(媒体创意)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3964(需要考637分);
7.数字媒体技术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4103(需要考636分);
8.广播电视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223(需要考635分);
9.广告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223(需要考635分);
10.网络与新媒体(智能融媒体运营)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223(需要考635分);
11.文化产业管理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353(需要考634分);
12.网络与新媒体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353(需要考634分);
13.编辑出版学(新媒体)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353(需要考634分);
14.英语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589(需要考632分);
15.公共关系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589(需要考632分);
16.经济学类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589(需要考632分);
17.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589(需要考632分);
18.行政管理(政治传播)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589(需要考632分);
19.汉语国际教育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705(需要考631分);
20.汉语言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705(需要考631分);
21.工商管理类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705(需要考631分);
22.翻译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705(需要考631分);
23.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705(需要考631分);
24.广告学(数字营销)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705(需要考631分);
25.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传播)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4705(需要考631分);
26.广播电视工程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4830(需要考630分);
27.通信工程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4950(需要考629分);
28.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4950(需要考629分);
29.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媒体技术)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5087(需要考628分);
30.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5087(需要考628分);
31.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5201(需要考627分);
3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5321(需要考626分);
33.物联网工程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5321(需要考626分);
34.自动化(演艺工程智能技术)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5321(需要考626分);
35.网络空间安全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5321(需要考626分);
3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5455(需要考625分);
37.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传媒大数据)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5455(需要考625分);
38.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影像工程)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5455(需要考625分);
39.电子信息工程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5586(需要考624分);
40.人工智能综合普通类(物理必选)排位5586(需要考624分);
41.影视编导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575(需要考270分)
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各专业北京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北京 | 新闻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52 | 2423 | (01) | 不限 |
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 | 642 | 3378 | (02) | 物理必选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640 | 3621 | (01) | 不限 |
传播学 | 638 | 3852 | (01) | 不限 |
汉语言文学 | 637 | 3964 | (01) | 不限 |
网络与新媒体(媒体创意) | 637 | (01) | 不限 |
数字媒体技术 | 636 | 4103 | (02) | 物理必选 |
广播电视学 | 635 | 4223 | (01) | 不限 |
广告学 | 635 | (01) | 不限 |
网络与新媒体(智能融媒体运营) | 635 | (01) | 不限 |
文化产业管理 | 634 | 4353 | (01) | 不限 |
网络与新媒体 | 634 | (01) | 不限 |
编辑出版学(新媒体) | 634 | (01) | 不限 |
英语 | 632 | 4589 | (01) | 不限 |
公共关系学 | 632 | (01) | 不限 |
经济学类 | 632 | (01) | 不限 |
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 | 632 | (01) | 不限 |
行政管理(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 | 632 | (01) | 不限 |
汉语国际教育 | 631 | 4705 | (01) | 不限 |
汉语言 | 631 | (01) | 不限 |
工商管理类 | 631 | (01) | 不限 |
翻译 | 631 | (01) | 不限 |
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 | 631 | (01) | 不限 |
广告学(数字营销) | 631 | (01) | 不限 |
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与传播治理) | 631 | (01) | 不限 |
广播电视工程 | 630 | 4830 | (02) | 物理必选 |
通信工程 | 629 | 4950 | (02) | 物理必选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629 | (02) | 物理必选 |
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媒体技术) | 628 | 5087 | (02) | 物理必选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 | 628 | (03) | 不限 |
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 | 627 | 5201 | (02) | 物理必选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26 | 5321 | (02) | 物理必选 |
物联网工程 | 626 | (02) | 物理必选 |
自动化(演艺工程与智能技术) | 626 | (02) | 物理必选 |
网络空间安全 | 626 | (02) | 物理必选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25 | 5455 | (02) | 物理必选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传媒大数据) | 625 | (02) | 物理必选 |
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影像工程) | 625 | (02) | 物理必选 |
电子信息工程 | 624 | 5586 | (02) | 物理必选 |
人工智能 | 624 | (02) | 物理必选 |
影视编导 | 专科批 | 270 | 575 | (z01) | 不限 |
新闻传播学类
广告学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以传播学与营销学理论为基础,面对新营销环境下广告形式创新及与其他传播形式融合的大背景,为业界培养品牌传播、广告媒介经营以及整合营销传播应用的实务性人才,以使品牌传播更具效率、广告理论更具实践性。为此,为适应广告业的发展,本专业以培养学生丰富的个性为目标,使学生具备与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艺术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学习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独创性专业能力,
新闻传播学类
广播电视学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根据广播电视领域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侧重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的专业技能的高端新闻人才;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各类传媒机构、文化宣传单位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策划、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为适应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努力提升学生在现场生产制作新闻的能力,本专业优化“出镜记者”特色发展模式,开拓性地建设了直播与现场报道的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口语表达与新闻敏感、快速写作与反应能力、出镜报道与主持等方面得到更多实战训练,培养学生在现场发现、挖掘、思考并形成观点的能力。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始终坚持以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发展为导向,以培养具备扎实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能力,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并具有全球视野的新闻传播高素养人才为目标,力求毕业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拥有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功底、敏锐的社会观察力,以及独立获取知识、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本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媒体机构、舆论管理部门和传播企业的工作。
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电子信息类
人工智能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中国传媒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面向信息处理技术、智能终端技术等领域,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具有广播电视技术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行业及其他行业从事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特别提倡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与应用并举的办学方针,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竞赛奖励。
中专
2022-12-19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