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都东软学院湖南各专业排位:
1.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3433(需要考438分);
2.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4141(需要考437分);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87721(需要考432分);
4.数字媒体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89131(需要考430分);
5.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89834(需要考429分);
6.资产评估理科普通类排位91250(需要考427分);
7.人力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91250(需要考427分);
8.物流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91250(需要考427分);
9.日语理科普通类排位91250(需要考427分);
10.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1250(需要考427分);
1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91250(需要考427分);
12.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91250(需要考427分);
13.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91250(需要考427分);
14.财务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91250(需要考427分);
15.电子商务文科普通类排位27560(需要考489分);
16.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28722(需要考486分);
17.财务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8722(需要考486分);
18.资产评估文科普通类排位29107(需要考485分);
19.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9107(需要考485分);
20.物流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9107(需要考485分);
21.日语文科普通类排位29107(需要考485分);
2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科普通类排位29107(需要考485分);
23.数字媒体技术文科普通类排位29107(需要考485分);
24.工业设计文科普通类排位29107(需要考485分)
2017年成都东软学院各专业湖南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湖南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8 | 83433 |
网络工程 | 437 | 8414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32 | 87721 |
数字媒体技术 | 430 | 89131 |
电子商务 | 429 | 89834 |
资产评估 | 427 | 91250 |
人力资源管理 | 427 |
物流管理 | 427 |
日语 | 427 |
物联网工程 | 42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27 |
英语 | 427 |
工业设计 | 427 |
财务管理 | 427 |
电子商务 | 文科 | 489 | 27560 |
英语 | 486 | 28722 |
财务管理 | 486 |
资产评估 | 485 | 29107 |
人力资源管理 | 485 |
物流管理 | 485 |
日语 | 48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85 |
数字媒体技术 | 485 |
工业设计 | 485 |
计算机类
物联网工程
成都东软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亮点:2017年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时代风口的新兴专业,国家“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的核心应用技术专业,实验室资源丰富:物联网应用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无线传感器应用开发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机器智能实验室、智能可穿戴实验室、可编程教育机器人实验室、智能感知实验室、VR实验室、移动应用开发实验室、智能硬件实验室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在人才市场上存在很大空缺,并且物联网产业链长,其应用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近年来物联网概念下的企业数量非常多,社会需求量巨大,就业前景广。行业背景:物联网将互联网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例如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在物联网网络通信服务业领域、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领域、物联网相关信息处理与数据服务业领域、物联网应用服务业领域等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人才需求。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运行原理及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开发物联网应用软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IT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根据需要,学生可以选择物联网的设计、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就业面向: 毕业生可面向物联网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相关工作,包括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现代无线组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单片机原理与应用、Java程序设计、Android传感器高级编程、网站开发(PHP)等。咨询电话:028-64888230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成都东软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行业背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已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面对新兴的市场需求,引进和发展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培养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高级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据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显示,物流人才成为了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人才缺口巨大。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建立大数据管理系统思维,掌握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具备物联网、区块链、ERP、智能仓等知识与技能;具有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营物流项目并提供智慧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能力,拥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在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供应链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优化与运营、物流业务操作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就业面向:毕业生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有较强的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能力,能在各物流机构、商贸企业、海关及其他政府部门从事采购、运输、物流信息化应用及国际物流等相关工作,就业前景良好(往届毕业生中已有多人进入丹马士环球物流、苏宁物流、京东物流、德邦快递、DHL等著名企业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参加学院国际合作项目,赴国外深造。同时,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已与丹马士环球物流、苏宁物流、京东物流、德邦快递等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们提供实习机会。主干课程:物流管理专业导引、管理学原理、采购与合同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ERP原理与应用、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国际物流学、供应链管理、运筹学、物流系统仿真。专业咨询:想要了解更详尽的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信息,请致电028-64888279。
工商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
成都东软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竞争实质逐渐演变成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力资源作为最宝贵的价值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人力资本价值管理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关注人的价值创造,使每个员工成为价值创造者,使每个员工有价值地工作,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如何对人才进行最有效的管理,最合理的配置,最大程度的开发和激励等也逐渐成为国家以及企事业单位倍加关注的问题.人力资源价值的显现和地位的提升,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各人才市场乃至猎头公司对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求才若渴,中国人才资源管理者队伍的素质,由内向型素质向外向型、国际通用型素质转化;由单一型素质向复合型素质转化。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工具、方法与操作实务,能够发现、分析并解决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四川,辐射西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等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通过第二课堂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去实现;(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集中性实践教学去实现;(3)硬技能与软实力并重,通过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人力资源规划、相关方案设计与执行等硬技能,而通过综合实验类课程、集中性实践教学课程培养沟通技能、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软实力;(4)体验式学习与研究型探究式学习相结合,通过决策模拟、实践训练等体验式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人力资源实践能力,并通过案例研讨和方案设计等研究型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等能力。(5)校企深度融合,通过实习实训基地、共建课程、企业定制班、专素融合活动等,为同学提供企业真实的实习实训机会,提早接触企业,了解职场,为毕业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上海思芮《数字化+招聘专才》定制班《人员招聘与素质测评》课程移动到双选会现场进行招聘模块知识讲授三、主干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导引、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与素质测评、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设计与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劳动关系与社会保障、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四、师资队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队伍,多名教师具有美国、英国等留学或工作经历,大部分教师具备“双师双能”素质,既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又有高校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达80%以上。现已初步形成一支整体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突出、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学历层次高、互补性强、发展趋势良好、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系师资风采五、就业方向及部分实习就业单位毕业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兼备,就业不受行业限制,范围广泛,个人发展与收入空间大。可在各类企业从事人才测评、招聘、培训、薪酬设计与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院校从事相关工作。毕业后还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六、职业资格证书与发证机关助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助理企业培训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秘书资格证三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财政部)七、毕业生应获得的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六大模块的基本知识;(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还有定性的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5)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学会培训课程的设计,工作说明书的制作,招聘计划表的制作,薪酬的设计,学会绩效考核,有关法律知识等。八、学科竞赛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子斩获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精创杯)、中国人力资源职业技能大赛(HRU)、“匠心·职场秀”简历精英挑战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创青春”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各类奖项二十余项。部分获奖项目统计表九、校园活动(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类校级比赛及活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JA事业起航工作坊等各类专业类校内活动。(2)丰富的课外活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立了招聘团队、生涯团队、竞赛团队和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四个专员团队。课余时间,学生们积极参加校园迷你马拉松、主题演讲比赛、三下乡、迎新晚会等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培养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机会。人力资源管理协会换届答辩咨询电话:028-64888286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成都东软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英语本科专业于2012年设立,2016年获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学制四年,授文学学士学位,学校一流本科专业。近年来,英语专业紧跟“新文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贯彻实施TOPCARES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成都东软学院“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着力突出“英语+IT”复合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目标:英语专业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英语基本功扎实,专业能力较强,掌握IT、教育、旅游等行业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 就业面向:本专业立足四川,面向西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将来可在IT行业、教育领域、旅游产业、政府部门、涉外企事业等行业从事IT外包语言服务、英语教学、涉外旅游服务、跨境电商、翻译等工作。 主干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英语语法、口语、英语演讲、跨文化交际、英语写作、IT英语阅读、翻译理论与实践、IT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英语教学法、旅游英语。 特色专业课程:Python语言、PHOTO SHOP平面设计、计算机辅助翻译、IT英语翻译实践(综合实训)、中英双语新媒体运营(实践学期教学)。专业特色:英语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TOPCARES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突出“英语+IT”的专业特色,培养的学生具备以下特色:1.语言应用能力强: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文档书写及业务翻译。2.职业能力突出:学生掌握IT、教育、旅游等行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具备熟练的英语环境下计算机操作能力,主动思考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3.综合素质高:学生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责任感,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开放性思维与岗位创新精神、良好的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积极的工作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专业咨询电话:028-64888401
计算机类
网络工程
成都东软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亮点: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基础专业,互联网迅猛发展和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热门技术专业。云买菜、云教育、云医疗,一切云的基础专业。2013年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四川省“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5年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2016年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2019年四川省“一流专业”。行业背景:计算机网络将不同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管理下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与网络通信。网络已经成为国家、地区的基础设施,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增加了能够进行计算机网络规划、建设、运行与维护的高级人才的需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网络工程专业能力,能从事网络协议的开发,网络应用系统的开发,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等技术工作,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背景、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IT应用型高级网络工程人才。就业面向: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网络软件开发公司、网络系统集成公司及相关行业从事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维护及应用开发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C++编程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与应用、网站开发(PHP)等。咨询电话:028-64888227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成都东软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为适应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学校的发展,于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2014年获得四川省卓越工程师示范专业,2021年申报四川省一流本科应用专业。本专业拥有infor企业资源规划重点实验室、ORACLE数据库实验室、信息资源管理实验室、企业经营竞争模拟实验室及“3A在在线实验平台”等实践教学环境,并先后与 INFOR、格力、丹马士、京东、百度、苏宁等20余家著名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专业教研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丰富成果,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高质量论文60余篇,教材10余部,专利8项。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等方法、技术与工具,具备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具备良好的企业数据分析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各类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从事信息系统应用、开发及数据分析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特色(1)在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方面,以学生为主体,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原则,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系统考虑课程、项目、活动以及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与质量保证等各方面因素,培养学生的素质、知识与能力,全面实施以OBE为导向的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2)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面,基于行业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和新应用,以商务解决方案为核心构建人才培养链路,以成果为导向一体化设计课程、项目、专题与活动,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与案例资源,融入SOVO与大创项目、学科竞赛等教学成果,动态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3)在教学环境方面,按照企业真实工作环境搭建专业实验室,拥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个实验平台、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及20多家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用以满足学生实践实训需要。(4)在教学管理方面,全面使用课堂考勤系统、形成性考核系统、作业管理系统、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5)在师资队伍方面,副教授以上的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50%,双师双能和企业背景教师占比超过50%,多名教师拥有相关行业认证资质,所有教师主持或参与过企业实际项目,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6)在培养效果方面,力求打造国内知名的人才培养教育品牌,强调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突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够快速融入专业岗位的应用型企业信息化工程师。就业领域(1)面向各类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应用等工作。(2)运用信息管理相关技能,从事信息系统实施、管理、咨询、培训等工作。(3)运用ERP相关知识,从事ERP系统相关软件产品的市场推广、售前和售后服务等工作。(4)面向企、事业单位从事数据收集、数据建模、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报表开发等数据分析工作。(5)面向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系统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运维等工作。(6)在各类学校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本专业联合IT企业行业专家和专业老师,在大学四年内循序渐进地开设多个实践项目:JAVA编程实践、企业运营模拟实践、ERP项目应用实施实战、WEB项目编程实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践、大数据案例分析实践、移动信息系统开发实践、信息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与分析等。(2)本专业与国内外多家优质合作伙伴建立实习基地,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机会,提前进入企业接触真实的项目,有效促进高质量就业。(3)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参加丰富的学科竞赛及实践活动,如企业沙盘模拟竞赛、企业经营模拟对抗、数学建模竞赛、ERP社团、编程爱好者社团、大学生创业中心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培养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机会。 专业咨询电话:028-64888308
中专
2022-12-19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