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交通大学河北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238(需要考605分);
2.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9513(需要考603分);
3.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0139(需要考602分);
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1474(需要考600分);
5.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翻译;英语语种考生)理科普通类排位32129(需要考599分);
6.土木类(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2129(需要考599分);
7.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2129(需要考599分);
8.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理科普通类排位32129(需要考599分);
9.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2129(需要考599分);
10.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2799(需要考598分);
11.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理科普通类排位32799(需要考598分);
12.测绘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3455(需要考597分);
13.地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3455(需要考597分);
14.汽车服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3455(需要考597分);
15.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3455(需要考597分);
16.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50543(需要考574分);
17.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4981(需要考592分);
18.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文科普通类排位5160(需要考591分);
19.知识产权文科普通类排位5160(需要考591分);
20.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翻译;英语语种考生)文科普通类排位5160(需要考591分)
2020年重庆交通大学各专业河北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河北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专业;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5 | 28238 |
| 交通运输类(含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603 | 29513 |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602 | 30139 |
|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专业;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600 | 31474 |
|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翻译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四年均在双福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9 | 32129 |
| 土木类(含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9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9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大一、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9 |
|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四年均在双福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9 |
| 水利类(含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8 | 32799 |
| 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专业;四年均在双福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8 |
| 测绘工程(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7 | 33455 |
| 地质工程(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7 |
| 汽车服务工程(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7 |
| 船舶与海洋工程(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7 |
| 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74 | 50543 |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专业;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文科 | 592 | 4981 |
| 新闻传播学类(含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专业;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1 | 5160 |
| 知识产权(大一、大二在双福校区就读,后续学年在南岸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1 |
|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翻译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四年均在双福校区就读。学校有权适时调整就读地点) | 591 |
法学类
知识产权
重庆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位:本专业以法学为背景,依托我校工学、管理学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知识产权管理特色,以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和业务素质教育为重点,力争在重庆地区同类专业中办出特色,处于一流水平,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经济管理基础知识,掌握知识产权决策、创造、申报、保护、运用、以及中介、纠纷处理、国际知识产权事务等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能够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核心课程: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经济学、管理学、知识产权实务与代理、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知识产权投融资。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毕业生主要从事政府知识产权战略与规划、政策制订与管理、口岸知识产权监督管理、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战略与规划策划、申报、保护、运用、纠纷处理、诉讼、知识产权经营,知识产权投融资事务,知识产权国际事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咨询、代理以及知识产权教学、科研等工作。 专业特色: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融合法学、管理学与经济学,培养知识产权管理类专门人才。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
重庆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位:立足西南、辐射全国,以道路运输、现代物流和城市轨道运输为特色,依据国际标准,回归工程教育,适合综合运输系统发展趋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教学质量位列国内同类专业一流水平。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坚实的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够从事交通运输设施及运营服务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交通运输系统、运输经济学、运输组织学、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枢纽与场站、物流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城市地铁与轻轨工程。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毕业生面向交通运输、物流、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相关的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交通运输生产组织、管理、研究与开发,以及交通运输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通过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及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综合运输,以道路运输和轨道运输为特色,以物流工程为拓展;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学科支撑良好,行业与地域特色鲜明,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高。
土木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重庆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位:面向“城镇市政、城市水生态、环境水利”,瞄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服务领域和发展方向,着力打造设计、施工、运营与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输出高地,力争处于国内同类专业先进水平,并不断提高在行业中的知名度。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复杂工程问题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水分析化学、工程力学、水力学、水处理生物学、给排水管道工程、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水工艺设备与仪表、城市防洪与雨洪管理。 就业服务方向及从事主要工作:能在市政、水利、环保等领域从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污染防治、饮用水安全保障、城市排涝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与管理以及初步的科研、技术咨询与开发等方面工作。 专业特色:充分利用市政、环境、土木、水利等多学科办学的整体优势,高度契合我校土木水利行业背景和区位特点,融合“新工科”思想,主动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紧紧抓住“城镇市政、城市水生态、环境水利”等要点,创建特色的“素质、知识、能力”贯通与“产学研”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山地城市水资源保护与调配”专业特色。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重庆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位:以“熔炼管理智慧,服务经济社会”为宗旨,以企业经营管理基础理论和管理者素质为重点,施行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宽口径教育,在重庆地区同类专业中处于先进水平,并不断提高在西部地区以及全国的知名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企业现代化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合作精神和学习能力,具有必要的数学、计算机、外语、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掌握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及方法,能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管理学、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管理等。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面向国家和省市各级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咨询服务机构、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主要从事企业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生产运作管理、行政管理等,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专业特色:侧重于从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两个方向,通过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环节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多途径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拥有博士化率高达70%的教学团队,多数教师具有独立董事、企业高管的管理实践背景。
海洋工程类
船舶与海洋工程
重庆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和创新意识,适应社
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
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该行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
究、设计、建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学等方面
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制图、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工艺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工程管
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形成研究、设计和建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掌握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力学分析方法、设计建造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设计、制图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5.熟悉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法规制度、行业要求、海事公约和规范标准;
6.了解船舶和海洋工程开发研究的学术前沿和先进设计制造理念;
7.具有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和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
的基本能力;
8.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工程图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工艺、结构物性能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理论力学(68学时)、材料力学(68学时)、工程图学(34学时)、船舶动力系统( 51
学时)、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51学时)、现代造船技术(43学时)、船体构造与制图(51学
时)、船舶流体力学(68学时)、船舶结构力学(68学时)、船舶设计原理(51学时)、船舶原理I、
Ⅱ(119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工程图学(70学时)、流体力学(72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64学时)、船舶图形学(64学时)、船舶静力学、阻力、推进、耐波性(192学
时)、船舶设计原理(56学时)、船舶建造工艺(56学时)、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56学时)、海洋平
台设计原理(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工程图学(48学时)、流体力学(56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40学时)、船海工程构造与制图(48学时)、船舶静力学、快速性(112学时)、
船舶设计原理(40学时)、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40学时)、船舶建造工艺(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课程设计、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性实践活动。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性能试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力
学试验、专业综合性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测绘类
测绘工程
重庆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定位:本专业立足工程测量,以测绘科学与技术为背景,以交通土建工程测量为特色,以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应用、服务的基本原理和工程素质教育为重点,培养适应测绘及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力争建成国内一流的测绘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能在测绘、交通、规划、国土资源、矿山、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测绘学概论、普通测量学、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地图学、大地测量基础、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测量平差基础、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原理及应用、工程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就业服务方向及主要从事工作: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交通(包括公路、铁路与水运)、国土与房产、工业企业、海洋、建筑、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国防、测绘、工程勘察、城市与企业信息管理等部门,从事测绘及相关信息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我国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唯一一所依托交通行业进行建设的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智能化GIS 理论与方法、结构变形监测理论与方法、工程勘测外业信息化、工程遥感与图像处理等研究方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了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
中专
2022-12-19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