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3-01-20 05:55:14解决时间:2023-01-16 15:44
年份 | 专业 | 学费 | 层次 |
---|---|---|---|
2022 | 朝鲜语(校本部) | 18000 | 本科 |
2021 | 朝鲜语(校本部) | 18000 | 本科 |
2020 | 朝鲜语 | 18000 | 本科 |
2019 | 朝鲜语 | 18000 | 本科 |
朝鲜语专业成立于2004年,为我院首批建系专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本专业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干、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人,韩国外教2人,教师全部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0人,博士及博士在读6人。本专业旨在系统培养学生掌握朝鲜(韩国)语言文学基础知识,了解韩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等,朝鲜(韩国)语水平达到本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标准,具备跨文化交际与从事对韩经贸、外事等工作的实际语言能力。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突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强调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专业与非专业学习相结合,在讲授朝鲜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强调对社会应用技术的培训。
朝鲜语专业学制四年制,分基础与高级两个阶段。基础阶段主要讲授朝鲜(韩国)语基础知识,培养朝鲜(韩国)语听、说、读、写技能,还讲授朝鲜(韩国)文化知识。高级阶段在讲授朝鲜(韩国)语语法、韩国文学、韩国经济等课程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训。本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延展课、实践创新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其中,专业基础课程有:基础韩国语、韩国语发音、中级韩国语、韩国语会话、韩国语听力、韩国概况。专业核心课程有:高级韩国语、韩国语视听说、韩国语语法与实践、翻译理论与实践、中韩口译、韩国语写作等。专业延展课程有:韩国经济文化、韩国文学史、应用文翻译等。
国际化办学为朝鲜语专业重要特色之一。自建系以来,便积极开展与韩国高等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互派教师授课,定期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赴韩国交流合作院校留学。目前,本专业与韩国的釜山外国语大学、顺天乡大学、新罗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3+1”、“2+2”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本专业学生在我院修满大学一、二年级课程后,大三或大四年级便可赴上述韩国合作院校留学。且留学可选专业多,上述韩国合作院校中的政治、外交、经济、法学、教育、历史、文化、语言、文学、艺术等人文社科领域专业均可申请,可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多种留学专业需求。
朝鲜语专业课余文化生活丰富,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学院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韩国语演讲大赛、韩国语歌曲大赛、韩国语话剧大赛等专业领域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全国韩国语演讲比赛等赛事,并取得过优异成绩。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紧密联系,建有朝鲜语言实习基地与社会志愿者服务基地等社会实践基地,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等实践能力。
迄今为止,朝鲜语专业已培养出9届毕业生,共近700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遍布全国各企事业单位,其中也不乏有世界性企业,如韩国的三星、LG、碧珍、企业银行等集团公司,国内的东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联想集团等。亦有毕业生在韩国的首尔大学、建国大学、中央大学、西江大学、庆熙大学、釜山外国语大学、韩国顺天乡大学等名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还有部分毕业生考取了国内延边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院校的朝鲜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还有的毕业生在国内各级机关就职工作,正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做贡献。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天津天外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合作办学,从事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地处大港生态高教园内,文化气息浓厚,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院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优势学科,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紧紧依托母体校——天津外国语大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继承和发扬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努力践行“中外求索 德业竞进”的校训精神,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突出外语教学的权重,以增强学生的语言优势,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和涉外型人才。
学院着眼于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模式,主动适应专业转型发展的要求,结合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专业需求,先后共设置了19个本科专业,即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日语、朝鲜语(韩国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行政管理、酒店管理、新闻学、学前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和护理学。
学院拥有一支精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老教授,有在本专业领域享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学者,有在我市相关学科享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还有一批年富力强、爱岗敬业、潜心科研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在各专业已初步建成了学科梯队。现有专任教师269人,其中正、副教授69人,每年聘请外籍教师10余人。现有在校生5800余人,生源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
建校以来,我院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大力开展与国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已成时代之需。我院始终致力于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懂外语、精专业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法国、西班牙、德国、俄罗斯等10余国家4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合作举办了“2+2”(双学士学位)、“3+1”(语言进修)、“3+1+1”或“2+4”(本硕连读)、“4+2”(研究生)及假期短期游学项目,其中还包括对方学校奖学金生、政府奖学金生项目、海外实习项目及线上学习项目。截至2019年底,学院累计派出1600余名学生赴海外留学深造,其中不少学生毕业后就读于所在国名校研究生院,也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就职于世界五百强企业。
此外,学院每年还邀请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等语言对象国的外籍专家来校讲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引进国外知名院校的课程、教材和教师进行教学合作,成为学院国际化办学的鲜明特色。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电化教学仪器设备,建有语音实验室21间,多媒体教室72间,计算机实验室9间;还建有同声传译、模拟法庭、平面媒体、护理等专业实验室;拥有7个语种、24套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学院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平台和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作用,实现教育资源的共知与共享。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文献种类齐全,可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联网借阅。学院体育设施完善,拥有标准运动场、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室外体育设施和网球馆、乒乓球馆及健身房等室内体育场馆。
我院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并积极利用网络、校园大型招聘会、专题宣讲会、校友企业等媒介,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 持在90%以上,考取国内外高校研究生的比例保持在11%左右, 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逐步提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为各行各业 输送了一批批精英骨干。根据对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的走访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协作能力、社交能力、实践能力和思想品质等满意 度非常高,94.55%的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工作能力评价较高,并且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需求数量呈增加趋势。
招生咨询电话:022-63250161,022-63257152
学校网站:http://bhws.tjfsu.edu.cn
招生咨询邮箱:zhaoshengzx@sina.com
欢迎关注我院微信公众平台:天外滨海外事学院招办
扫描二维码关注:
学校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学府路60号
邮政编码:300270
(一)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自愿报考小学教育(壮汉双语方向)专业,且保证毕业后服从协议县(市、区)安排,志愿从事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并在壮汉双语小学或教学点从事小学壮汉双语教学6年以上。
(二)身体健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申报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以及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通用标准等相关要求体检合格。
(三)报考壮汉双语公费师范生的考生仅限在我区参加2021年普通高考统考的广西户籍普通高中毕业生。壮汉双语公费师范生招生不限地城,允许跨市、县(市、区)报考。
(四)报考壮汉双语公费师范生的考生需会讲壮语(含各地壮语方言)。
我校今年计划面向全区招收36名高中起点专科层次定向培养小学壮汉双语公费师范生(以下简称“双语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为小学教育(三年制,壮汉双语方向),文理兼招。
设区市 | 定向从教县(市、区) | 计划数 | 文史类 | 理工类 |
来宾市 | 兴宾区 | 3 | 2 | 1 |
忻城县 | 5 | 3 | 2 | |
武宣县 | 5 | 3 | 2 | |
贵港市 | 覃塘区 | 2 | 1 | 1 |
桂平市 | 5 | 3 | 2 | |
百色市 | 田阳区 | 6 | 3 | 3 |
凌云县 | 2 | 1 | 1 | |
钦州市 | 钦北区 | 4 | 2 | 2 |
崇左市 | 宁明县 | 4 | 2 | 2 |
合计 | 36 | 20 | 16 |
(一)填报志愿。高考成绩总分达到2021年广西高职高专低录取分数控制线以上的考生,在高职高专提前批定向类志愿栏中填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壮汉双语方向)专业。填报志愿的时间及要求按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面试。高职高专提前批志愿填报结束后,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将填报壮汉双语公费师范生计划志愿的考生名单提供给给我校,由我校组织考生进行面试。面试内容、时间、地点等由我校另行通知,具体时间将公布于我校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sw.gxnun.edu.cn/),并及时在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网站和我校招生信息网公布。面试工作结束后,我校将面试合格的人员名单报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备案。
(三)录取。我校依据自治区招生考试院2021年招生工作规定,根据投档成绩和考生所填志愿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择优录取。同等分数的,优先录取面试成绩优秀的考生。
(四)签订协议。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党委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制订《广西新时期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协议书由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考生及监护人、县(市、区)教育局、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四方签订。
1,我校将协议书(一式5份)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拟录取考生
2,录取为壮汉双语公费师范生的考生,持《录取通知书》和经考生本人及其监护人签字的协议书(一式5份),按学校规定时间及要求报到入学。
3.考生报到入学后,由我校将协议书(一式5份)寄送给考生所在县(市、区)教育局,由教育局负责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签字、盖章后每式3份寄回我校招生办公室,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留存1份。
4、我校将各方均已签章的协议书1份送交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