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1-13 09:47:24解决时间:2022-11-04 00:59
| 年份 | 德语 | 环境科学 |
|---|---|---|
| 2021 | -- | 493 |
| 年份 | 德语 | 环境科学 |
|---|---|---|
| 2021 | 518 | -- |
| 年份 | 德语 | 环境科学 |
|---|---|---|
| 2020 | -- | 346 |
| 2019 | -- | 342 |
| 2018 | -- | 330 |
| 2017 | -- | 323 |
| 年份 | 德语 | 环境科学 |
|---|---|---|
| 2020 | 338 | -- |
| 2019 | 333 | -- |
| 2018 | 330 | -- |
| 2017 | 327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 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 工作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科学专业技能的 基本训练,培养系统地识别、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
2.掌握全面扎实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基本技能;
4.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 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问题(48学时)、环境科学(64学时)、环境工程学 (64学时)、环境管理学(64学时)、环境化学(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32学时)、环境经济学(48学时)、环境法学(32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与发展(32 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化学(32学时)、环境监测(40学时)、环境生物学 (32学时)、环境工程原理(40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64学时)、环境影响评价(48学时)、水污 染控制工程(56学时)、环境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基础(24学时)、环境地学基础(48学时)、环境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64学时)、环境生物学(48学时)、环境监测(56学时)、环境工 程学(64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管理学(48学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2学时)、环 境系统分析(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学实习、环境地学实习、环境监测实习、环境污染控制实习、环境 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物理实 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本功,比较系统的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比 较广泛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交、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熟练 运用德语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德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德语国家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 面的基本知识,接受德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良好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 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技能;
2.掌握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3.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用德语就本国国情与文化较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4.具备一定的第二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5.具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 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德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视 听等。
2.德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德语国家社会文化、德语国家概况等。
德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60%,德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2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 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学生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 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 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 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教育实习等)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黑龙江 | 德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 江苏 | 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5 | (11)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德语 | 历史类 | 50 | (02)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 安徽 | 德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2 | ||
| 山东 | 德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河南 | 德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广西 | 德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 贵州 | 德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 陕西 | 德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黑龙江 | 德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7 | 9740 | ||
| 江苏 | 德语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8 | 30434 | (02)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493 | 93632 | (10)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 福建 | 德语(语种:不限)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5 | 12198 | 2771(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江西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0 | 56044 | ||
| 山东 | 德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16 | 117438 | ||
| 广西 | 德语(5200元/年)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2 | 19799 | ||
| 环境科学(5800元/年) | 理科 | 457 | 61036 | |||||
| 贵州 | 德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9 | 18258 | ||
| 环境科学 | 理科 | 434 | 64786 | |||||
| 陕西 | 德语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9 | 16905 | ||
| 环境科学 | 理科 | 430 | 68611 |
德语教学由德籍专职德语教师和中方德语教师共同承担,在已经参加FSP考试的2004级至2017级共1378人中有850多人通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