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1-04 20:37:13解决时间:2022-11-04 01:01
年份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师范) | 服装与服饰设计(师范) |
---|---|---|
2020 | 319(机械类(中外合作)) | -- |
2018 | 331 | -- |
2017 | 296(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设计创造能 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 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型 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能够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 能,能够理解服装与服饰设计的概念和掌握设计方法,通晓从灵感到表现、从绘画到造型的全 过程。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应具备以下要求:
1.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具备法制意识、诚信意 识和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要求具有较好的人文学科知识和艺术修养;具有现代意识、人 际交往意识;要求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还应具 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艺术、历 史、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艺术设计创造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具有各类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饰配件 设计以及成衣制作的能力,掌握服装美术知识、服装画、服装色彩、图案设计、手工印染、摄影等一 些与服装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操作能力;
2.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具有服装广告设计、商品展示设计的能力;
3.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政策和法规,具有服装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市场预测的 初步能力;
4.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掌握服装历史、服装美学及社会心理学知识,具有较强 的审美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设计学、美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服装设计方法、服装画技法、面料纹样设计、 面料塑形、服饰配件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与制作、立体裁剪、中西方服装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由所属教育范畴的艺术实践和属综合教育 范畴的社会实践共同构建而成,目的是着重理解和掌握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与研究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并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密切 地联系在一起,结合社会、企业的项目课题进行实践训练,为学生积累就业经验。
主要专业实验:在传统车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服装加工车间、模型加工车间和金属 加工车间等进行相关设计制作和材料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在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的专业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的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要求
1.政治素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2.文化和身心素质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读、写和使用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讲究卫生、举止文明的良好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能锻炼和军事训练的标准。
3.专业素质
(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理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科技现状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2)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制图、设计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的能力。
(3)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4)能进行常规机械加工操作和合理选择工艺路线,能合理选择加工机床、刀具和设计机床夹具。
(5)具有科学的职业教育理念,掌握系统的职业教育理论,具有基本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三、学制、毕业学分和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可控制在3~8年
最低毕业学分:180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
五、专业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概论、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机床与编程、液压与气动技术、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CAD/CAM综合设计、技能培训、机床拆装实践、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制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教育实习、毕业设计等
七、专业方向及就业领域
就业领域:(1)在中、高级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工作;(2)从事机械产品的一般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等工作。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浙江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师范)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572 | 77813 |
山东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师范)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97561 |
河南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师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7 | 1006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