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生物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生物科学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就业前景和生物科学就业前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专业介绍和生物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生物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生物科学录取分数线(内蒙古)
理科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 | 生物科学 |
---|
2021 | -- | 492(生物科学(师范类)) |
2020 | -- | 520(生物科学(师范类)) |
2019 | -- | 531(生物科学(师范)) |
2018 | -- | 536(生物科学(师范类)) |
2017 | -- | 510 |
蒙授理科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 | 生物科学 |
---|
2019 | -- | 437(生物科学(师范类)) |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生物科学专业介绍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具有
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
及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或在周边相通语言国家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
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
会科学和语言学诸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掌握创造性
思维以及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民族、语族)、现代汉语、中国现代
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现象
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生物科学招生计划(2022)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天津 | 生物科学(师范类)(赛罕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5 | (5) | 生物必选 |
河北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7 | | |
内蒙古 | 生物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2 | | |
安徽 | 生物科学(师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6 | | |
江西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5 | | |
河南 | 生物科学(师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湖北 | 生物科学(师范类;办学地点赛罕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W05)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湖南 | 生物科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00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广西 | 生物科学(在赛罕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7 | | |
重庆 | 生物科学(师范类。办学地点:赛罕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四川 | 生物科学(师范)(赛罕校区)(赛罕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四、各省市最新录取分数线(2021)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天津 | 生物科学(师范类)(赛罕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73 | 17916 | (6) | 生物必选 |
河北 | 生物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9 | 60756 | | |
山西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2 | 41639 | | |
内蒙古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2 | 14956 | | |
辽宁 | 生物科学(师范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6 | 68480 | | |
吉林 | 生物科学(招加试蒙古语文考生,入学后汉语授课)(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339 | 51637 | | |
安徽 | 生物科学(师范)(46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9 | 98488 | | |
湖南 | 生物科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4 | 78372 | (5组)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五、就业前景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格局中,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保护和发展,是我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对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工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但是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 随着各民族间交往增多,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才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各有出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地域性较强,开设的高校相对较少,多在中西部地区,总体上来看,内地学生就业有一定压力,但可通过考博、出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出路。大部分的毕业生面向中西部的需要。中西部学生的就业一般比较顺畅,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就业去向。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方向:
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如今,藏学、蒙古学、满学、突厥学、壮学、傣学、苗学、瑶学、彝学、哈尼学等已成为国际性的学科。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表有关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决议、宣言和国际公约,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共识。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蒙古语
1.蒙古语就业前景:
蒙古语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族聚居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联邦管区,其中俄罗斯的卡尔梅克语、布里亚特语被视为蒙古语的方言。 蒙古国物产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稀少,随着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蒙古语翻译的人才,国内开设该语种的高校寥寥无几,蒙古语翻译人才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
2.蒙古语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生物科学
1.生物科学就业前景:
社会上有一种误解“生物专业不好就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生物科学近几年的全国就业率在85%-90%,属于较高水平,当然,学校之间也存在差异。包括北大、清华、浙大在内的985高校的生物科学的就业情况是很好的,大部分选择了在国内外读研。一些之前盲目开设生物学专业的高校,师资、科研等跟不上,其毕业生就业肯定会遇到更多困难。 生物技术一直是政府所支持的重点产业领域,包括克隆在内的尖端研究都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所进行的,所以相关生物学专业的就业状况一直以来都是趋向于良好发展。 无论是在研究机关或者生物公司,投资每年都有所增长。生物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十分强的学科,伴随科技飞速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交叉性越来越强,许多生物相关的新兴学科方兴未艾。此外,生物相关的应用类学科包括公共卫生,食品,营养等,人才缺口也较基础研究类大。
2.生物科学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农、林、牧、渔类企业:生物研究、生物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医药类企业: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化实验;教育类企业:生物教师、生物产品教研等等。 毕业生考研时可选择的专业方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学科教学(生物)、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态学以及医学、农业学科等领域。
中专
2022-11-04 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