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和环境科学在新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和环境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和环境科学录取分数线(新疆)
理科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 | 环境科学 |
---|
2021 | -- | 359 |
2020 | -- | 381 |
2019 | -- | 386 |
2018 | -- | 401 |
2017 | -- | 381 |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
伊犁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是一门研究环境的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四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
伊犁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具有
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
及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或在周边相通语言国家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
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
会科学和语言学诸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掌握创造性
思维以及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民族、语族)、现代汉语、中国现代
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现象
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和环境科学招生计划(2022)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河北 | 环境科学(单科成绩要求:数学>=40)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江苏 | 环境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0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山东 | 环境科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河南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四川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甘肃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新疆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3 | | |
四、各省市最新录取分数线(2021)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山东 | 环境科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79 | 199115 |
四川 | 环境科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1 | 135876 |
甘肃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389 | 60415 |
新疆 | 环境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59 | 0 |
五、就业前景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格局中,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保护和发展,是我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对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工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但是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 随着各民族间交往增多,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才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各有出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地域性较强,开设的高校相对较少,多在中西部地区,总体上来看,内地学生就业有一定压力,但可通过考博、出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出路。大部分的毕业生面向中西部的需要。中西部学生的就业一般比较顺畅,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就业去向。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方向:
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如今,藏学、蒙古学、满学、突厥学、壮学、傣学、苗学、瑶学、彝学、哈尼学等已成为国际性的学科。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表有关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决议、宣言和国际公约,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共识。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环境科学与工程
1.环境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资源环境类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是一门研究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专业,可选择就业的部门比较广。主要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环境的改造工程、环境的污染问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环境工程建设、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环境污染防治等。例如: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环境工程的规划设计,对水质、空气、土壤等进行环境质量监测,噪声、重金属、沙尘等环境污染的防治等。
2.环境科学与工程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进入的单位包括政府机构相关职能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内相关企业和公司,从事与资源环境相关的政策研究、科研和教学、技术研发、工程管理、环境监测与影响评价、污染治理及废弃物处理等工作。 具体岗位方向:工程类企业:给排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化工类企业:环保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政府、事业类单位: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污染物监测、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控制等等
资源环境科学
1.资源环境科学就业前景:
资源环境科学主要研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资源高效利用、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管理规划等。例如:水资源、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沼气、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草地退化的防治,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护等。就业前景广阔。 学环境的毕业去设计院也很不错,再有就是去污水处理厂,去环保公司。有的企业也有环保要求得也需要学环境的,如化工厂,制药公司等。硕士毕业的,还可以去一些科研单位,博士毕业的还可以去大学搞教学、科研。
2.资源环境科学就业方向:
资源和环境领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规划等工作;各级农业、环境、资源和生态等行政和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肥料、灌溉和绿色食品等企业,从事技术工作。
中专
2022-11-05 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