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和地理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和地理科学在新疆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就业前景和地理科学就业前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专业介绍和地理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和地理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和地理科学录取分数线(新疆)
理科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 | 地理科学 |
---|
2021 | -- | 364 |
2020 | -- | 381 |
2019 | -- | 406 |
2017 | -- | 395 |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和地理科学专业介绍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
伊犁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只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具备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
伊犁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具有
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
及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或在周边相通语言国家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
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
会科学和语言学诸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掌握创造性
思维以及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民族、语族)、现代汉语、中国现代
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现象
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和地理科学招生计划(2022)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河北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江苏 | 地理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06)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福建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3361(W509)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江西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5 | | |
山东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河南 | 地理科学(师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湖南 | 地理科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8 | (008)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重庆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
四川 | 地理科学(师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7 | | |
陕西 | 地理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甘肃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新疆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0 | | |
四、各省市最新录取分数线(2021)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河北 | 地理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7 | 127518 | | |
江苏 | 地理科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3 | 113166 | (06)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福建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5 | 70680 | 3321(W509)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江西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9 | 92411 | | |
山东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5 | 184800 | | |
四川 | 地理科学(师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1 | 135876 | | |
甘肃 | 地理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394 | 57783 | | |
新疆 | 地理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64 | 0 | | |
五、就业前景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格局中,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保护和发展,是我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对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工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但是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 随着各民族间交往增多,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才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各有出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地域性较强,开设的高校相对较少,多在中西部地区,总体上来看,内地学生就业有一定压力,但可通过考博、出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出路。大部分的毕业生面向中西部的需要。中西部学生的就业一般比较顺畅,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就业去向。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方向:
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如今,藏学、蒙古学、满学、突厥学、壮学、傣学、苗学、瑶学、彝学、哈尼学等已成为国际性的学科。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表有关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决议、宣言和国际公约,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共识。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地理科学
1.地理科学就业前景:
地理科学专业主要研究地球表面资源环境以及它们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知识的积累,这门学科逐步成为了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简单说就是研究人与地理关系的学科,近现代以来,随着地理科学的快速发展,它不再局限于自然地理现象的研究,而是逐步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特征。 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纷纷涌现,如环境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其科学价值也越来越高。可以说,随着经济开发以及环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学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蕴,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日益受到关注。
2.地理科学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地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政府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为主,如地方气象局、测绘局、水务局、地震局、规划局、旅游局等与地理相关的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 目前开设地理科学专业的高校,以师范院校为主,所以中学教师也是重要的就业方向之一。高中地理教师与初中地理教师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
中专
2022-11-05 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