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 天津大学
  • 更新日期:2022-07-20 15:44:38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联系方式:
  • 学校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2021年青海民族大学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更好地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和青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2014年教育部批准我校与天津大学以联合培养方式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七年来,在天津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两校紧密围绕“建立一套体系、培养一批人才、形成一支队伍、积累一批成果”的目标,形成了西藏及涉藏州县社会稳定与治理研究、盐湖资源化学等8个学科研究方向,联合招收了52名博士研究生。为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和布局,继续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功底,满足特殊需求,培养能独

2019年青海民族大学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培养目标培养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特殊需求,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功底,能独立开展藏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和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选拔方式面向社会招生,公开考试,符合条件者择优选拔。招生方向、名额及考试科目代码研究方向招生名额考试科目1204Z01藏区社会稳定与治理研究21101英语或1102日语2201管理学330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1204Z02藏区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研究21204Z03藏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1204Z0

2018年天津大学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第二批)

为发挥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优势,天津大学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2013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生在学期间,实行双导师制,课程学习阶段在天津大学完成,毕业论文阶段在第一导师所在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完成。2018年联合培养继续招生,拟在081500水利工程专业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研究方向、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0707Z1海洋技术、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现将招生复试方案发布如下:报

2018年天津大学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发挥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优势,天津大学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2013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生在学期间,实行双导师制,课程学习阶段在天津大学完成,毕业论文阶段在第一导师所在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完成。2018年联合培养继续招生,拟在081500水利工程专业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研究方向(1名)、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1名)、0707Z1海洋技术(1名)、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1名)、081103系统工程(1

2017年天津大学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7年天津大学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协议,发挥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优势,为建设海洋强国储备各类人才,本着诚实守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天津大学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2013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生在学期间,实行双导师制,课程学习阶段在天津大学完成,毕业论文阶段在第一导师所在单位(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完成。2017年联合培养继续招生,拟在仪器科学与技术08

2016年天津大学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报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协议,发挥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优势,为建设海洋强国储备各类人才,本着诚实守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天津大学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2013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生在学期间,实行双导师制,课程学习阶段在天津大学完成,毕业论文阶段在第一导师所在单位完成。2016年联合培养继续招生,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3个专业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现将招生复试方案发

2015年天津大学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5年天津大学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协议,发挥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优势,为建设海洋强国储备各类人才,本着诚实守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天津大学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2013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生在学期间,实行双导师制,课程学习阶段在天津大学完成,毕业论文阶段在第一导师所在单位完成。2015年联合培养继续招生,拟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计算机

2018年青海民族大学与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培养目标培养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特殊需求,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功底,能独立开展藏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和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选拔方式面向社会招生,公开考试,符合条件者择优选拔。招生方向、名额及考试科目代码研究方向招生名额考试科目1204Z01藏区社会稳定与治理研究21101外语2201藏学综合3301民族学理论与方法1204Z02藏传佛教管理研究11204Z03藏区社会问题研究21204Z04藏医药传承与发展研究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