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五年制:人民币19,500元/人·年。
招生专业学院名称 招生专业名称 分流专业(方向)名称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土木类建筑学(五年制)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类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机械类(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自动化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IEEE试点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工程数学科学学院理科试验班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物理与天文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致远学院从优秀新生中选拔,进入“致远荣誉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科学类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业与生物学院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资源环境科学动物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药学院药学类药学临床药学(五年制)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试验班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凯原法学院法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德语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外文化交流)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媒体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工业设计编导视觉传达设计(含环境设计,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设计学院--交大密西根学院机械类(全英语授课)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电子信息类(全英语授课)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机械类(零法语基础,全法语授课)机械工程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类(零法语基础,全法语授课)法语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工科试验班类海洋工程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不含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工程交大密西根学院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资源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药学 学校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调整出相当一部分优势专业、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又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独立建制,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委和第六机械工业部,积极投身国防人才培养和国防科研,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锐意推进改革:率先组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代表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近20年来,通过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双一流”工程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30多年,已基本建设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学校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30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国家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4位来自交大。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早的内燃机、早的电机、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五年制大专的特点?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属指令性计划,带招生指标。毕业后颁发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并有报到证(与派遣证类似),可以参加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录用考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