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首个IT行业职业技能地方标准《IT行业职业技能通用要求》在我市顺利通过省、市专家审定。这标志着我市再次为中国IT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行业标准。此前,由我市率先制定和实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已成为国家行业标准。
IT行业是我国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IT产业的特点是从业人员档次较高、科技含量高、涉及专业领域宽广、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渗透力较强。目前,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有自己的IT职业技能标准,并在引导和规范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评估、鉴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尚没有适合IT职业特点和需求的、权威的IT职业分类标准,也缺乏统一、完善的IT行业职业技能标准,使我国IT行业从业人员管理、使用、培训、技能等级鉴定以及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等活动呈现无序状态。这也是制约我国IT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次通过审定的标准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由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和省、市有关专家共同起草,首次明确了IT行业职业技能一般性原则和通用要求,明确了IT行业职业技能的管理、评价、培训和考核要求,为今后顺利制定依据IT职业分类的职业技能标准体系、构建完整的IT行业标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准规定了IT行业职业技能的职业划分、职业资格等级、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培训。涉及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化监理、运营维护、数据库应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多媒体制作、嵌入式系统、数据处理、咨询服务、市场营销等12大职业种类、48个职业分类。
有关审定专家对该项标准的起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随着我国IT产业的快速发展,该项标准将对构建我国IT职业技能标准体系,推动软件及信息服务业职业技能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推动IT行业加强和完善从业人员管理,实现我国IT产业和国际相关产业的对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