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日期:2014-05-27 15:15
大气与遥感系
大气科学
该专业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江苏省品牌专业、全国重点学科——大气科学专业而设置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实验、实习设备齐全。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能适应气象系统以探测为基础、预报为中心、服务为重点的工作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英语、大气物理学、流体力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中国天气、数值天气预报、气象统计预报、现代气候学、应用气象学、气象服务、雷达气象、卫星气象等。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气象、民航、海洋、水电、能源、科研、院校、部队等部门从事与大气科学和相关学科的业务、科研、管理和教学工作。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电气电子技术、信息系统和雷电科学与防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雷电监测预警、防雷技术开发与应用、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审核、防雷施工、检测验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业型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方向有雷电物理、雷暴监测与预警技术、雷电防护技术、雷电灾害风险管理等。主要专业课程有雷电原理、电磁场理论、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低压电气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技术、灾害评估等。毕业生可在气象部门、研究所、各级防雷机构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遥感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完整的遥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海洋、陆地等领域综合应用遥感技术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主干课程有: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原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辐射传输理论、定量遥感、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微波遥感、热红外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全球定位系统、自然地理学、地图学、地统计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气象、国防、资源、环境、土地、规划、计划等部门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的业务、科研、应用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
该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空间信息专业人才。拥有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共建专项资金”资助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实验中心。主要课程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数字高程模型原理与方法、数字城市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全球定位系统、“3S”集成、数字摄影测量、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气象、军队、高等院校、资源、环境、土地、规划、人口、测绘等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相关领域的教学、应用技术开发研究、管理等工作。
 
测绘工程
该专业以空间定位、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为支撑,培养学生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具备大地测量、精密工程测量、地理信息工程、数字化测图、地籍与房产测绘、工程信息系统与工程管理、海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扎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应用型高级测绘科技人才。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基础、测量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工程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学、数字化测绘、工程制图、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海洋测绘、地籍与房产测绘、工程监理等理论课及其相应的实践课程。
毕业生可在测绘部门、国土资源相关部门、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地震地质、交通(包括公路、铁路与水运)、房产、工业企业、海洋、航空航天、建筑、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国防、工程勘察、城市与企业信息管理等部门单位从事测绘及相关信息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自动控制系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该专业为宽口径引导性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检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新能源等研制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电力系统集成等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和较强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为: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电力拖动、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电气检测技术、发电厂电气、新能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电力系统综合实验等。
 
自动化
该专业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PLC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检测技术与仪表、电机原理与拖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课程及多门课程的专题实验。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可以使学生获得一流的实验和实践教学训练。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自动化与控制工程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科技开发及企业管理等工作。就业领域也非常的宽广,比如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通信系统、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从事教学和相关研究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
该专业主要是培养集电、光、机于一体,包含传感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光学、精密机械理论与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通过所学的测控技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系统理论,具有从事仪器仪表、测控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应用的工作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精密机械设计基础、测试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智能仪器、嵌入式系统设计、可编程控制器、误差理论等。该专业的毕业生可在与测控技术与仪器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
 
物联网工程
该专业是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及其它边缘科学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应用型学科,培养适应战略新兴产业需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并熟悉物联网产业链中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具有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网络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电子、射频、无线通信相关技术,同时精通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既能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又可以从事物联网技术应用、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既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又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物联网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概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原理与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嵌入式系统、ZigBee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通信原理、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数据库原理与设计、中间件技术、射频识别课程设计、云计算、信息安全等。专业立足于信息大类知识培养体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研究从感知层(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核心控制等)到网络层(包括传感网络、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再到以面向产业和行业应用的应用层相关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重点突出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信息领域、科研部门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也能胜任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工作。
 
电子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
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及其熟练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科研能力和快速适应社会能力,有一定的气象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开发以及相应电子工程和电子设备生产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通信原理、电子工艺、电磁场理论、传感器、单片机等。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实践能力强,主要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电子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应用、生产、运行、维护与技术管理等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培养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的光电子、微电子、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方向的应用型人才,能够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有: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固体物理与半导体物理、电磁场理论,工程光学、光电子学原理、微电子器件基础,微电子基础实验、传感器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波技术,光电子系统设计等。学生毕业后可到科研院所、教育单位、电子通信、仪器制造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教学或行政管理工作。
 
通信工程
该专业是IT产业的核心、骨干专业。其主要课程涵盖计算机软硬件、数据结构、网络数据库、电子技术、编码、纠错、容错、故障诊断、自动控制、信息兼容、信息对抗、信息安全、滤波理论、电路系统、交直流变换、程控交换技术、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理论、光纤通信原理、网络理论、卫星遥感技术等分支学科。主要培养具备通信技术开发能力强,实践手段过硬,可以组建局域通信网,并对各种通信网络进行检测、维护、改造等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信息工程
该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软硬理论和技术、电子科学理论与技术、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管理、维护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开设课程主要有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微型计算机原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计算方法及实现、大型数据库系统应用、JAVA程序设计实验、JAVA程序设计、Visual ***程序设计实验、Visual ***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工程等。课程体系结构包含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必修、学科基础选修、专业方向选修。毕业后主要到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技术相关的研究、分析、开发、应用等工作。
 
信息工程(系统工程)
该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复杂的管理、生产、服务等领域从事信息系统的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系统工程、企业管理、软件技术与信息系统建设三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在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指导下,具有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决策的能力。主要课程有系统科学与工程、信息论、自动控制理论、管理学、运筹学、数据库、软件开发技术、Oracle软件开发、java编程、Web开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建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毕业生可在机关、事业、各类企业的信息部门及相关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分析、应用、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英语、线性代数、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多媒体技术、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等。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教育门、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等工作。
 
软件工程
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基础、较强的软件开发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并具备软件工程管理知识,具有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英语、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质量控制与测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嵌入式软件设计、统一建模语言UML、移动计算、Web技术与应用、XML基础、算法设计、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等。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和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中从事软件研发、管理和服务等工作。
 
软件工程(动漫)
该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具有较扎实的动漫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漫软件设计能力,掌握动漫互动设计技术,能将计算机软件与动漫设计相结合,从事计算机及动漫系统开发及应用的高级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课程有:线性代数、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质量控制与测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嵌入式软件设计、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Web技术与应用、艺术概论、素描、音视频技术基础、场景设计、三维设计基础、数字化影视制作技术等。学生毕业可在企事业单位、各大媒体、各级电视台、动漫设计公司等从事计算机软件及动漫系统的设计、管理和服务等相关的工作。
 
网络工程
该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网络工程高级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英语、线性代数、电子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TC/IP协议、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概论、网络安全技术、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JAVA程序设计、Web技术与应用、XML基础、多媒体技术、移动计算、网络存储技术、无线网络、网络规划与设计、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等。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机关、学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网络工程的组织及实施、网络运行管理和分析、网络应用开发以及网络教学等工作。
 
理学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特色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实变函数、离散数学、数学建模、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开发、数据库系统概论、信息论、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微分方程数值解、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运筹与优化等。学生经过四年在校学习并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后能够系统地掌握数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交叉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软件开发方法,具备较强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可在IT、气象、金融证券及教育科技等部门从事软件开发、行业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
 
应用化学
该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毕业后能在国家事业单位、化工企业、科研部门、中等职业学校等从事分析检测, 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合成、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化学教学、实验室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熟悉化工原理、有机合成、波谱分析、药物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精细化学品合成等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应用光学、光电子学、信息光学、大气光学探测、光子器件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机械设计、波动光学、固体物理、激光原理、光电子学、光通信技术与原理、信息光学、光谱分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大气光学、大气探测等。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将掌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熟悉光学、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交叉应用技术,可在光信息领域、光器件技术、大气光学、光学设计等领域开展工作。
 
给水排水工程
该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流体力学、水文学、建筑给排水、水质工程学、水分析化学、水工程施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等。
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主要掌握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外语、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具有水科学和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规划等方面的能力。毕业生可到设计部门、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工矿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等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公共管理系
法学
该专业着重于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法律和相关政策,培养法律思维模式。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和法学逻辑思维方法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掌握实际从事法律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在立法、司法、行政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从事法律工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主要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劳动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环境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和法律逻辑学等。
 
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研究机构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实务、职业咨询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绩效管理、薪酬与激励、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招聘与录用、领导科学与艺术、战略管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该专业从国内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学习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实务与方法,培养具有管理意识、市场意识、法律意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研究机构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实务、职业咨询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领导科学与艺术、劳动经济学、 经济法、工作分析、培训与人才测评、招聘与录用、绩效管理、薪酬与激励、社会保障概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文化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和信息管理相关知识与技能,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网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技术支持、管理与评价及经济发展咨询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社会经济统计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信息组织与检索、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安全、操作系统等。
 
经济与贸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
该专业主要培养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专业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应用型、外向型专门人才。除基础课外,该专业主要开设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双语)、电子商务、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会计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学等主干课程。同时开设经贸英语口语、国际投资学、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外贸运输与保险、海关实务等选修课程。学生毕业后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外贸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市场营销
该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基础,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工具和方法解决营销中实际问题,具有较强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除基础课程外,该专业主要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会计学、财务管理、消费者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经济统计学、推销学、营销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商务英语、广告学、商务礼仪等课程。毕业生可选择在各类工商企业、公共服务与管理等部门中从事市场研究、市场策划与开发、市场营销业务与管理、经纪与代理等相关工作。
 
物流管理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熟悉国内外生产、流通活动中的物流流程,精通各种运输、仓储、配送业务与技术,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除基础课外,该专业主干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学概论、供应链管理、采购与库存控制、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第三方物流、市场预测与决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概论、国际金融、商务谈判概论和商务英语等。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类工商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物流业务、管理、策划及物流信息化等工作。
 
会计系
会计学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应用技能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的会计专门人才。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本专业主要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课程,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统计学、经济法、税法、会计信息系统、税务会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等专业课程,以及金融学、国际贸易与结算、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课程。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会计、审计、统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财务管理
该专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能够在财务管理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管理人才。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本专业主要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课程,证券投资学、金融学、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分析、项目评估、会计信息系统、财务软件应用、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等专业课程,以及国际贸易与结算、国际金融、工程概预算、市场营销学、财务咨询等相关课程。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证券、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从事财务分析、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以及统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外语系
英语
该专业遵循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基本功,具备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一定的外语教育,具备对外贸易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高级视听、普通语言学、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导读、翻译理论、英汉互译、口译等。学生毕业后可到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中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以及商业、外贸、旅游等部门工作。
 
英语(国际商务英语)
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具有较高的商务英语、对外贸易、市场营销和旅游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对外贸易、国际商务、实用商务口笔译等相关领域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本专业的学生需要进行英语语言等各种技能的基本功训练,系统学习英语语言、商务英语基础知识,熟悉英美等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掌握对外贸易、外贸英语函电、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运用商务英语的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视听、写作、口语、阅读、语言学导论、高级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商务交际英语、国际商务谈判、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口译和商务英语翻译等。
 
英语(实用翻译)
该专业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翻译人才。要求学生在较好地完成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听、说、口、笔、译等应用能力,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翻译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进行口译和笔译。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视听、口语、写作、高级英语、翻译概论、英汉笔译实务、汉英笔译实务、口译、高级英汉笔译实务、高级汉英笔译实务、同声传译、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科技英语翻译、旅游英语翻译、新闻传媒翻译、外贸翻译、商务口译、翻译批评与欣赏、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等。就业方向:在经贸、教育、旅游等领域从事翻译,或担任英语翻译教学等。
 
日语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日本语言文化知识、熟练运用日语从事旅游、科研、商贸、外事、教育、翻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基础日语、日语泛读、日语会话、日语听力、日语文体写作、日本概论、日语语法、日本文学概况、日汉互译、高级日语、高级日语听说、应用日语(商贸、旅游、科技日语)、日本文化概说。综合素质课程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英语等。毕业时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全面的知识,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日语,可满足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部门对日语综合性高端人才的需求。
 
日语(国际商务日语)
该专业以培养外事、经贸、金融、文化教育、旅游管理等行业所需的复合型日语人才为基本目标,满足长三角及周边地区涉外单位、三资企业对日语商务人才的需求。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日语、日语泛读、商务日语函电、高级日语、商务日语翻译、商务日语视听、商务日语口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商务谈判、商务代理、公关事务等课程。日语教学从基础起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加大国际商务知识的教学比重,开设计算机应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及运用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涉外企事业单位、经济、教学、管理等部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