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日期:2019-09-06 15:18

1.金融学(校企合作,与中科曙光合作)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与中科曙光联合培养金融大数据人才,支撑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并推荐就业。本专业要求掌握现代金融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备运用大数据核心技术解决行业应用问题的能力,为地方新兴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提供数据保障。能够在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金融管理、智能数据分析、金融决策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

主要课程: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大数据概论、Hadoop大数据技术、数据导入与预处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内存计算等。

2.金融学(校企合作,与中启创优合作)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与中启创优联合培养适应金融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改革,在新金融形势下掌握扎实金融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理财规划、财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造型人才。能胜任金融服务行业资产配置、投资分析、理财规划、金融管理等岗位工作,并推荐工作。

主要课程: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公司金融、财富管理概论、家庭理财规划服务技术、家庭风险管理与资产配置、财富管理精英营销与服务、卓越金融精英职业技能等。

3.金融学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具备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各类企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公司金融等。


4.会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出纳管理、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实际操作的技术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中级财务会计实训、纳税申报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财务决策实训、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等。

5.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政府机构、工商企业、事业单位、金融企业、中介机构、等相关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审计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等。

6.审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扎实的审计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胜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相关审计、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审计学基础、财务审计、管理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7.税收学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培养具有系统的税务和财务理论知识与技能,税收实务处理能力,熟悉我国税收法规和政策,能在税务、财政、海关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等单位,从事税务代理、税务咨询、财务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税收学、国际税收学、财政学、中国税制、税收管理、税收筹划、税务检查、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等。

8.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知识,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发展动态,具备良好的国际贸易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跨国经营企业和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国际投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9.英语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等领域的商务工作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本专业部分课程由外教授课。

主要课程: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等。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报刊选读、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10.物流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具有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规划和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在各大企业及政府部门熟练运用科学管理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从事物流大数据分析、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物流学、管理运筹学、供应链管理、采购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物流经济学、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大数据分析等。

1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扎实的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职位分析、员工素质测评、员工招聘与配置、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价、薪酬设计、项目设计、劳动关系处理等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组织与工作设计、招聘与人才测评、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等。

12.工商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综合企业管理理论与实务,具备管理能力和战略视野,能胜任金融行业、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部门企业管理、市场策划、教育培训等管理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技术经济学、生产运作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品牌管理等。

13.新闻学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传播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能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单位、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采编、公关策划、经营管理以及新媒体运营与推广等工作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大众传播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电视摄像、新闻学、广告学、全媒体广告策略与创意、跨文化传播、数据新闻、新媒体艺术传播等。

14.电子商务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扎实的现代商务理论知识,具备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行业等领域从事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维护、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策划与运营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设计、国际贸易、网络营销、大数据技术基础、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等。

15.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具有国际设计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广告学、计算机图形设计、招贴设计和人体工程学、外出写生、品牌形象策划实训、商业展示策划实训、三维软件实训、POP广告创意与设计实训、互联网+数字影像设计实训等。

16.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实践能力,能在学校从事环境设计教学、研究工作,在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环境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史、建筑设计方法学、室内空间设计、人体工程学、制图、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数字化环境设计及建筑环境设计相关软件、场地景观设计实训、互联网+城市景观设计实训等。

17.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漫方向)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与世博华创动漫传媒合作,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设计视野,深厚的中国设计文化素养,扎实的数字技术应用处理、动漫开发制作能力,能在影视艺术、多媒体艺术和动漫艺术领域中从事实践创作、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艺术基础、数字音频制作、数字影视合成技术、影视特效与剪辑、数字图像处理、动画原理与网络游戏设计、虚拟现实、数字媒体后期制作艺术概论等。

18.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互动娱乐开发方向)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与全球领先的文化娱乐产业集团“完美世界”合作,联合培养影视剧制作、游戏开发制作方向人才,并推荐就业。

主要课程:设计美学、造型艺术基础、数字音频制作、影视特效、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原理与网络游戏设计、场景设计、游戏角色动作设计、游戏关卡设计、游戏策划、三维动画等。

19.会计专业(专科)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具备出纳管理、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实际操作的技术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学、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20.金融管理专业(专科)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基本的金融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各类企业单位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金融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公司金融、统计学、财政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21.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为落实国家《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满足大数据时代人才需求而批准设立的新专业。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数据科学理论与方法,大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可视化与应用等技术,具备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和胜任大数据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工商企事业单位、政府、金融、医疗等相关部门从事信息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工作,为管理者提供智能分析与决策;能在IT业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与软件开发,担任数据分析师、软件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工程师等工作。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统计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应用开发语言(Python)、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Hadoop)、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内存计算、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机器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