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天津天狮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日期:2019-10-09 14:49

学科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成立于2010年,已经有5届毕业生共280人,截至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校学生有266人。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扎实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基金运作管理、社保政策法规解读、劳动关系管理、社会调查与分析、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慈善机构等从事与劳动及社会保障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学导论(双语)、行政管理学(双语)、社会工作导论、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心理学、社区建设与管理等。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相关社保机构,如各级社保局、医疗保险机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福利院;企事业单位的社保部门、社会慈善机构等从事与劳动及社会保障相关工作。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课程纲要

EMAN1003  管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Management)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学科教育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熟悉管理活动的一般理论、一般原理和一般特征,熟悉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全面了解管理学的体系结构,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并且能够在实践活动中灵活应用;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类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组织、协调、合作及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的学习,可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后续学习“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商业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等多门专业课程奠定一定的基础。

EECO1001  学科导论(Introductory Course of Finance Class) 8学时 0.5学分

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教育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一些重大变化及调整;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新法律、法规及政策;向学生介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计划,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力培养、课程介绍、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前景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核心课程,使学生了解到本专业对社会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和制定大学学习规划奠定一定的基础。

EECO2005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学科教育基础课程,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模型、终产品市场均衡理论、货币市场均衡理论、IS-LM模型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等。课程以解决短期失业问题为主线,在宏观经济模型下,解释消费、储蓄、投资、净税收、政府采购、进口、出口等概念及关系,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原理及影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弄清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掌握经济学前沿动态,提高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培养学生观察经济现象、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并为“劳动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EECO1004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学科教育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等,课程从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研究出发,通过严谨的逻辑推导,说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如何反应和影响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以及市场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论推导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市场机制的运行原理,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EMAN2012 会计学原理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48学时 3学分

会计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学科教育基础课程,是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并为决策提供信息的科学。该课程的任务是研究资金的运动规律,介绍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明确会计职业要求;熟悉会计法,掌握会计工作规范;能理解会计的职能、特点、目标、对象、任务;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体系;能理解并掌握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记账基础(会计科目与账户)和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掌握完成会计核算的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须的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体系等。该课程为将来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学习“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个人理财规划”等后续课程奠定一定的基础。

EMAN2401  社会保障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Security)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教育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保障的概念、体系及其构成要素;了解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知识、发展演变和制度框架,理解社会保障的具体实践和改革发展趋势,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社会保障的变革过程,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现实社会保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保障实践技能,做好职业选择前的准备。本课程在学习过“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后开设本课程,通过“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学习可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保障知识,为“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EECO2009  金融学(Financial Economics) 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学科教育基础课,是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学科。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金融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了解货币的起源及其职能,掌握信用的形式及融资方式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利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结合实际加以运用;了解金融机构的分类,熟悉我国现有的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及其主要业务;了解各类金融工具的特点和用途,掌握金融市场实务;了解并掌握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理解货币均衡与失衡及其表现和影响,掌握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后续学习“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证券投资学”等课程奠定一定的基础。

ELAW2007经济法(Economic Law )32学时 2学分

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学科教育基础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人才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经济法主要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主体法、市场运行法、市场规制法、经济仲裁和诉讼几大模块。学生通过对经济法的学习一方面要掌握必要的经济法知识,运用所学经济法知识解决实践中的法律问题,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脚步,了解新的经济法律动态,完善其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得到必要的法治教育,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综合素质,成为既具有管理能力、经济头脑及法律素养的综合性人才。本课程应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先导课程,并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经济学”、“保险学原理”等后续课程奠定一定的基础。

EMAN2008  财政与税收(Fiscal and Taxation)32学时 2学分

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学科教育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和阐述财政与税收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理论,介绍财政与税收的基本业务和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明确财政与税收的研究对象、掌握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了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业务,还可以拓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从事经济工作的综合素质。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牢固掌握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财政与税收的基本理论,掌握财政与税收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财政与税收的原理及方法分析现实财政与税收问题;掌握从财政与税收业务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了解财政与税收的发展前沿。本课程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理论先导,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证券投资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EECO2012  劳动经济学(Labor Economics)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学科教育基础课程,是一门研究劳动的人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直接发生联系、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高度相关、与政府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密不可分的极有价值的实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劳动投入--产出机理;能运用一定的价值尺度和福利目标,对劳动投入的经济效果及决定这一经济效果的制度因素进行评价,以提出提高经济福利的政策建议;能够掌握分析劳动关系与经济福利的关系,从经济福利的角度,为劳动关系的优化提出改革建议。本课程为“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险学”和“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EECO2010 保险学原理(Principle of Insurance)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学科教育基础课,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及其运行规律的一门独立学科。本课程任务是研究保险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保险经营的基本环节和保险市场的运作程序、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保险学的基本原理,了解保险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明确什么是风险、风险管理及保险,深刻认识保险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和作用,了解保险的起源与发展、保险的类别,掌握保险合同的相关重要问题及保险的各项重要原则,了解保险运行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了解保险基金,认识、把握保险市场,分析保险业发展的方向及策略等。为后续“风险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EECO2011  统计学原理(Principle of Statistics) 48学时 3学分

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学科教育基础课程,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本课程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为基础,介绍了各种统计(调查、整理、分析的)方法的有关适用条件及应用场合,揭示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表现、数量关系、数量特征及数量变化的规律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去分析、判断和研究有关的经济现象,完成对有关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综合评价并能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后期学习“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人口学”等专业课程提供数据分析方法基础。

EECO2013 经济应用文写作 (Economic Practical Writing)16学时 1学分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学科教育基础课程,实践性强,实用性突出,是本门课程的大特点。该课程的任务是从经济管理实际出发,系统地论述现代经济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各种类型的经济应用文文体,集知识性、实用性、专业性为一体,内容包括经济应用类文体的概念与种类特点,经济应用类文体的写作格式、写作要求、写作方式,经济应用类文体写作实例与评析等。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经济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规范和写作技巧,通过对常用文书的写作训练,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全面提高写作基本技能,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该课程为学生写好毕业论文和从事学术研究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大一年级课程



课程

课程性质

开设学期

管理学原理

学科基础课

第一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学基础

通识必修课

第一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

拓展教育

第一学期

大学英语Ⅰ(1)

通识必修课

第一学期

高等数学Ⅱ(1)

通识必修课

第一学期

军事理论

通识必修课

第一学期

军事训练

通识必修课

第一学期

体育(1)

通识必修课

第一学期

心理健康教育

通识必修课

第一/二学期

大学计算机基础

通识必修课

第一学期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训

通识必修课

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通识必修课

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

拓展教育

第二学期

大学英语Ⅰ(2)

通识必修课

第二学期

高等数学Ⅱ(2)

通识必修课

第二学期

线性代数

通识必修课

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

通识必修课

第二学期

体育(2)

通识必修课

第二学期

学科导论

学科基础课

第二学期

宏观经济学

学科基础课

第二学期




大二年级课程



课程

课程性质

开设学期

微观经济学

学科基础课

第三学期

会计学原理

学科基础课

第三学期

社会保障概论

学科基础课

第三学期

金融学

学科基础课

第三学期

经济法

学科基础课

第三学期

财政与税收

学科基础课

第三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通识必修课

第三学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通识必修课

第三学期

大学英语Ⅰ(3)

通识必修课

第三学期

体育(3)

通识必修课

第三学期

体育(4)

通识必修课

第四学期

大学英语Ⅰ(4)

通识必修课

第四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通识必修课

第四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

拓展教育

第四学期

创新思维训练

通识必修课

第四学期

创业基础

通识必修课

第四学期

劳动经济学

学科基础课

第四学期

保险学原理

学科基础课

第四学期

统计学原理

学科基础课

第四学期

经济应用文写作

学科基础课

第四/七学期

证券投资学

专业必修课

第四学期

社会保险学

专业必修课

第四学期

社会保险模拟实训

专业必修课

第四学期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实训

专业必修课

第四学期




大三年级课程



课程

课程性质

开设学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通识必修课

第五学期

就业指导

通识必修课

第五学期

风险管理

专业必修课

第五学期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专业必修课

第五学期

社会心理学

专业必修课

第五学期

社会学导论(双语)

专业必修课

第五学期

劳动关系学

专业必修课

第五学期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必修课

第五学期

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

专业必修课

第五学期

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

专业必修课

第五学期

行政管理学(双语)

专业必修课

第六学期

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必修课

第六学期

人身保险

专业必修课

第六学期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专业必修课

第六学期

社会工作导论

专业必修课

第六学期

公司金融实训

专业必修课

第六学期

人身保险操作实训

专业必修课

第六学期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实训

专业必修课

第六学期

社会工作实训

专业必修课

第六学期







大四年级课程及教师



课程

课程性质

开设学期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

专业必修课

第七学期

社区建设与管理

专业必修课

第七学期

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

专业选修课

第七学期

人口学

专业选修课

第七学期

社会政策

专业选修课

第七学期

财产与责任保险

专业选修课

第七学期

个人理财规划

专业选修课

第七学期

企业年金管理

专业选修课

第七学期

人际关系管理

专业选修课

第七学期

领导科学与艺术

专业选修课

第七学期

商务礼仪

专业选修课

第七学期

毕业实习

专业必修课

第七学期

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必修课

第七、八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