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06-30 19:05:15解决时间:2022-06-23 15:09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以德育教学为首,强化了三个意识。一是法制意识。聘请富有经验的法律专家担任学校法制校长、法制顾问,定期举行法制报告会,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了学法守法的自觉性。二是人文意识。加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用爱心培养爱心,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感受到老师的爱心,提高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自觉性。三是氛围意识。学校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了校办广播站的建设,成立了军乐队、民乐队、舞蹈队、篮球队、书画小组、摄影小组等各种兴趣小组,经常开展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招生专业现设有高中部、幼师、旅游、音乐、体育、美术、保安、计算机、电工、车工、钳工、焊工、机电、电算会计、烹饪、家电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园林与花卉、汽车驾驶与维修等19个专业。
办学实力学校现设有高中部、幼师、旅游、音乐、体育、美术、保安、计算机、电工、车工、钳工、焊工、机电、电算会计、烹饪、家电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园林与花卉、汽车驾驶与维修等19个专业,7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00余人。教职工388人,其中专任教师281人,实习教师5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5人,中级职称的82人。
三校合一过渡2001年,为实现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市委、市政府将原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曲阜市职业中专,下设时庄、息陬两处分校。合并后的职业中专人员多、摊子大,面临着师资分配、专业设置、课程调整、人员安排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当时正值新学期初,为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领导一班人根据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科学统筹、合理安排,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将原三校所有人员迅速安排到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顺利完成了三校合一的平稳过渡。
学校招生学校每年招生人数始终保持在800人以上,2002年达到1100人。注重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安置办公室,与海尔、海信等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用人关系。1999~2002年,学校共毕业学生3526人,除升学深造、参军入伍、自谋职业的之外,其余的毕业生均由学校安置就业,就业安置率达到100%。【“双元制”教学】 “双元制”的德语词是Dualsystem,意指青少年既在企业接受职业和与之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曲阜市职业中专于1998年被确定为“双元制试点学校”。学校先后在服装专业、家电专业、旅游专业、机电专业、汽修专业展开“双元制”实验与研究,从课程设置、教师配备、课时安排、理论与实训教学都尽量适合“双元制”模式。通过“双元制”的实验与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实践实习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学校先后培训教师200余人次,承担“双元制办学模式在山东的理论与实践——学校环境下进行双元制师资培训的实验研究”课题,该课题顺利结题,被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评定为“山东省职业教育‘九五’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有5位教师的论文获省级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①所有专业均免学费
②教材费300元/学期
③住宿费70元/学期。
④对家庭困难、纪律表现好者,给予1000元/学期、共4个学期的资金资助。
①所有专业均可参加春季高考
②音乐、美术参加夏季高考
③依据学生意愿,也可选择单招等升学方式,继续深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