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07-09 16:04:47解决时间:2022-07-06 12:57
名称 | 聊城大学 | 贵州中医药大学 |
---|---|---|
软科(综合) | 244 | - |
校友会(综合) | 250 | 357 |
武书连 | 210 | 582 |
US排名 | 1565 | - |
软科(医药) | - | 69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501 | 147140 | 150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491 | 169306 | 444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一段 | 487 | 179562 | 444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29 | 68038 | 367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43 | 13285 | 479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85 | 32899 | 45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61 | 45543 | 45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367 | 128359 | 367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372 | 123374 | 367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5 | 8010 | 55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56 | 10058 | 55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5 | 39087 | 479 |
聊城大学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是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1970年山东师范学院迁至聊城办学,1974年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建立,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聊城大学。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学校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并与海内外诸多高校合作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传承百年办学传统,独立办学近半个世纪,学校秉承“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22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我校对困难学生实行资助,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具体为:
1、国家助学奖学金:1000-3000元/年
2、校级优秀特困生:1000元/年
3、勤工助学
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参加校内勤工助学活动,每人每月补助60—180元。
4、助学贷款
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学校的协助下,向金融机构申请每学年最高限额6000元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
5、学校每学年对于孤儿、烈士子女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学费减免。
6、学校每年接受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捐助,专项用于学生奖励和资助。
7、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的新生开通“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后缓交学费的办法。
聊城大学地处具有中国著名“江北水城”之称的聊城市,聊城历史悠久,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市名由来聊城,春秋时期曾称聊邑故名,一说因古有聊河而得名。
* 聊城是全国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故乡。
*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聊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江北水城”。
* 聊城是“全国双拥模范城”。
* 聊城是“山东省卫生城市”。
* 聊城是“省级园林城”。
* 聊城是2008年“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 聊城是2009年“全国十佳宜居城市”
* 聊城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层次较为齐全,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中医药高等院校。1978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
我校始终坚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服务宗旨,以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已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及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为资助主体,以勤工助学为重要支撑,以学校奖学金、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等为必要辅助的学生资助体系。其中,重点资助项目包括:
1.国家奖学金。奖励全日制本专科(含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特别优秀的学生,标准为8000元/生·年。
2.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全日制本专科(含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标准为5000元/生·年。
3.国家助学金。资助全日制本专科(含第二学士学位、预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标准为一档3800元/生·年、二档3300元/生·年、三档2800元/生·年。
4.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向就读本专科(高职)的贵州省户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提供扶贫专项助学金,标准为1000元/生·年;免(补助)学费,标准为本科3830元/生·年、专科(高职)3500元/生·年。
5.新生入学时,我校对贫困生专门开设有“绿色通道”,对学费予以减免。
此外,还有师生捐资助学和社会各界对我校困难学生给予帮助,如“身边希望工程”助学金、爱德基金会e万行动等。
总之,一系列资助措施,足以为贫困生在校学习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