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07-18 23:14:39解决时间:2022-07-06 13:15
名称 | 湖北工程学院 | 铜陵学院 |
---|---|---|
软科(综合) | 403 | - |
校友会(综合) | 384 | 398 |
武书连 | 542 | 575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1 | 7715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77 | 7913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8 | 8348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66 | 8449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2 | 26948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2 | 26948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0 | 32221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17 | 29069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7 | 29069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3 | 94566 | 41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58 | 23240 | 519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67 | 109784 | 41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51 | 27800 | 519 |
湖北工程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本科高校,迄今已有70年的办学历史。在校生规模25000人。学校坐落于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孝感市,距武汉市区仅50公里,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30公里,京广铁路、京武高铁、京港澳高速、107、316国道穿城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突出。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校园湖光潋滟,杨柳依依,鸟语花香,环境怡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学校占地面积近1700亩,校舍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近亿元,建有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图书馆藏书209万册,期刊2000余种,开通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六大电子图书资源。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湖北工程学院学报》为湖北省优秀期刊,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2年跻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行列,“中华孝文化研究”专栏被评为特色栏目。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好评。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积极开展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培养了13余万名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好评。学校学风浓郁,学习蔚然成风。学生在湖北省本科学士学位论文评选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学英语、数学建模、智能模型车、艺术设计等一些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
近3年学生考研上线率一直稳定在20%以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学校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铜陵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区域交通枢纽、沿江生态山水名城--安徽省铜陵市,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8月,原铜陵财经专科学校与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合并,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铜陵学院。至今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
我院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法落实就业单位。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率高。学院常年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及咨询服务、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组织院内招聘活动等,积极帮助、推荐毕业生就业。目前学院正加大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力度,逐渐形成立足安徽、辐射周边、进而面向全国的就业市场。
近年来,学院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方向,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三大工程,努力培养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建校以来,学院共为社会输送4万多名合格专门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41%,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06%,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提高到94.58%。
铜陵地处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距南京与上海的距离分别是200公里和450公里),也是我国著名的黄山——九华山旅游风景区的北大门(距九华山和黄山分别为80和120公里),同时还是安徽省实施“两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的交叉点。长江黄金水道流经铜陵59.9公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铜陵港是对外籍轮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拥有5000吨级件杂货码头;铁路连通浙赣线、淮南线,连接上海——武汉的铜九铁路即将新建;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铜陵长江公路大桥贯通大江南北,沿长江走向的快速通道使铜陵与东至上海、西至武汉的广阔区域紧密相联,南北向的合(肥)铜(陵)黄(山)高速公路和东西向的沿江高速公路正在积极建设,是皖中南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城市依山襟江含湖,自然环境优美。前国务院总理朱鎔基2002年来铜陵视察时曾称赞:“铜陵虽小,但很美丽。”
中国古铜都----铜陵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80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人,城市化水平已达58%。现辖三区一县,四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一个国营农场。
铜陵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三千余年,青铜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是新中国第一个铜工业基地,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于铜陵。
铜陵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城市。是全国矿产种类最为丰富、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素有“八宝之地”之称,现已探明的有铜、金、银、硫、铁、石灰石及与之伴生的各类稀有金属30余种。盛产丹皮、明党参等名贵中药材及蚕桑、苎麻、生姜等农副产品。铜陵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北大门。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头天门---大士阁座落在风景如画的千年古镇大通。境内有天井奇观、相思树、滴水崖、荆公(王安石)书堂、金牛洞古采矿遗址等多处自然和人文名胜。作为皖南旅游的北大门,铜陵倾力打造“生态山水铜都”,江南山水与园林各显风采,城市铜雕与壁画独树一帜,享有“首届CCTV中国魅力城市”提名城市称号。
铜陵是一座区位相对优越的城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武汉经济圈的交汇中心。铁路经芜湖与全国铁路网连接,铜九铁路货运通车,铜庐铁路和长江公铁大桥已列入国家建设规划。皖江第一桥贯通长江南北,合铜高速已全线通车,沿江高速铜陵东段已建成通车,铜宣高速全面开工建设。“黄金水道”长江流经铜陵 60公里 ,铜陵拥有对外轮开放的一类口岸,港口吞吐量已超过2000万吨。目前,铜陵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公路、铁路、水路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作为皖中南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之一的格局正在形成。
铜陵是一座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铜陵开始摆脱单打一搞铜采选冶的工业模式,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了四大主导产业。铜陵市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全国最大的硫磷化工基地、全国电子材料产业基地、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近年来,铜陵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2005年,铜陵市成为国家级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铜陵有色公司又被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是全国唯一的“双试点”。当前铜陵正在积极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努力发展纺织服装、医药环保、装备制造、能源以及新材料等新的接续产业。证券市场上,铜陵拥有铜都铜业、三佳科技、铜峰电子、精达股份、六国化工、安纳达六家上市公司。
铜陵是一座科技创新体系较为完备的城市。目前,经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园正式入列首批国家级产业园,安徽惟此一家。国家质监总局确定在铜陵成立国家级的铜铅锌及制品检测检验中心,是国家“ 863” 计划成果转化基地。“中科大——铜陵科技创业园”主体工程按期完工,与中科大的全面协作的格局已经形成,全市拥有两个博士后工作站。
铜陵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开放和希望之城。目前,已经与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联系,与日本、德国、智利、瑞典、英国、埃及、葡萄牙和国内23个(国际17个,国内6个)城市结成友好城市或经贸合作关系,全市经济外向度达到70%,居全省第一位。近年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都是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的人均指标在全省处于前列。到2010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人均GDP 6500美元;财政收入55亿元;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