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工程学院在云南招生专业有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济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建筑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等9个专业。
一、湖南工程学院云南招生计划(2022年)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2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2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3 |
机器人工程 | 四年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3 |
建筑学(学制五年) | 五年 | 2 |
经济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建筑学(学制五年) | 五年 | 2 |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设计制造、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生产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设有电机及其控制、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三个专业方向。 电控无碳小车——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湖南省一等奖 电控无碳小车项目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建筑类
建筑学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方法,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有创新精神,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规格与业务范围
本专业要求学生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与环境及城市整体规划的关系;具有从事建筑设计的能力,创新意识强,并能很好地表达设计意图;了解与建筑相应的各种技术经济知识;了解现行的各种建筑法规、规范和标准;了解建筑设计、施工的全过程及与建筑师业务相关的各种知识;了解中外建筑历史发展过程及基本意义;了解各种建筑流派思潮的基本理论和主张;了解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并从各种理论中吸收有用的知识指导设计和创作。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面广,具有理性精神和批判意识。
2.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建筑方案及施工图设计。
3. 掌握美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美学素养,并掌握建筑设计表达技法,能够用多种方法表达设计意图。
4. 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知识、社会文化习俗、法律与法规的基本知识,以及建筑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5. 初步掌握建筑结构及建筑设备体系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构造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及美学特点等;并具有一定的多工种间组织协调能力。
6. 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文字、图形、数据的处理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建筑学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设计基础、建筑历史、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备、美术、建筑物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区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理与设计、城市设计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美术实习、工地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认识实习、设计院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就业方向
在建筑设计及规划设计相关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在房地产公司从事施工工作;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建筑工程学院
2017.4.1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能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能在科研部门、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前沿动态并能长远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从事于:
1、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分析与开发。
2、计算机网络工程、多媒体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3、科研机构、教育、企业、事业、行政管理等单位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及管理工作;
4、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三、学制、学位、主干学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网络工程、网络程序设计。
五、知识与能力结构
1.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报考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员的能力;
3.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新知识获取能力,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工作适应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利用外语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技术资料。
经济学类
经济学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拓展和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研究、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规格与业务范围
(一) 业务规格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经济管理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
(2)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4)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
(5)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6)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7)掌握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 业务范围
(1)能在综合经济管理、政策研究部门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工作;
(2)能在企业从事国贸、市场营销、物流、计划经济、管理、财务和统计等业务工作;
(3)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相关教学、培训、科研等工作;
(4)能在银行、保险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业务与管理工作。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史、管理学、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
四、修业年限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起源于1958年开设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2000年开始连续招收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生,2008年 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2010 启动会年列入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0年6月美津试点专业,2012年获 批为湖南省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获批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依托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已累计毕业本科生2360多人,目前全日制本科年招生规模160余人。专业就业率达95%以上。
培养目标:具有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工程应用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能主持机械工程领域技术研发、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试验分析以及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等工作,能达到机械工程师任职资格水平。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自动化类
机器人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平台 本专业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机器人机械结构、运动伺服控制、可编程控制和机器人控制为能力培养主线,重视软硬件和强弱电相结合,培养具有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机器人工程领域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掌握机器人结构与控制技术、机器人传感器技术、机器人系统集成及编程应用、运动控制、视觉检测识别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能力。 实践基地 本专业依托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具有良好的学科平台基础。本专业已建有5个校内实验实践教学中心,拥有实验设备价值3000多万元,目前与机器人相关领域5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将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基地 3-5 个。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机器人工程相关的设计研究单位、生产制造企业以及集成应用领域,从事机器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工程设计、整机开发、系统集成应用与维护等领域的工作。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湖南工程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掌握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原理、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技术,接受相关实验技术的良好训练,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基本能力,能在微电子技术与应用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规格和业务范围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半导体物理学、集成电路及系统技术、基础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工程实践技能,学生接受半导体物理与微电子技术的理论学习与应用基础训练,掌握基础的半导体物理与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技能,受到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扎实的半导体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微电子器件的基础物理应用知识;
2、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3、具有电子材料、器件、电路与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开发能力,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基本能力;
4、掌握基础电子器件工艺,具有快速参与实际电子工艺生产实践的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最新参考文献的基本方法;
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并熟练掌握英语;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半导体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微电子器件基础、薄膜物理学、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电子电路制造工艺、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近代物理导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等
四、学制学位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中专
2022-07-26 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