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山东数学类(韶峰班)录取分数线为587分(综合)。
一、湘潭大学山东数学类(韶峰班)录取分数线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2021 | 数学类(韶峰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7 | 24422 |
2021 | 数学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80 | 29806 |
二、湘潭大学山东数学类(韶峰班)招生计划2022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4 |
数学类(韶峰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三、数学类(韶峰班)专业介绍
为响应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创新地方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机制,保持湘潭大学数学学科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与良好声誉,使之良性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拔尖数学人才,于2014年开始实施数学类(韶峰班)人才培养计划。
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为基础,重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对学生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高级数学专业人才打好基础。强化自我学习和自主创新,接受严谨的数学思维训练,以及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目标
培养扎实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优良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能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计算机进行求解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学生继续从事数学及相关学科研究并逐步成长为杰出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五、毕业要求
系统学习数学及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严谨的数学思维训练,以及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科学研究、教学、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科学、计算数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和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4.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科学、计算数学理论及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及科研创新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了解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和公民意识。
六、主干学科
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七、专业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数学建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最优化方法。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
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79.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44.5学分,选修至少35学分(含自主发展课程15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湘潭大学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统计学专业须补修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统计计算与软件三门课程,其学分可抵选修课学分)。
四、湘潭大学
学校简介
湖南省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
建校以来,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国内为数不多同时进入THE、USNEWS等权威国际大学排行榜的地方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3433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8886人。拥有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近31万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困难生资助办法
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我校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开通“绿色通道”,不让任何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主要措施有:
1、提高奖学金总额,扩大获奖面。目前学校设有奖学金40多项,最高奖金达10000元。
2、学校设有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管理办公室,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在校期间国家财政全额贴息)。家庭经济困难、符合贷款条件者可获得足够的贷款机会。学生可贷款项为当年学费和住宿费。
3、学校设有学生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内合理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实行按劳计酬。
4、对家庭特别困难或遭遇突然灾难的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
5、争取社会捐助。学校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热心社会人士为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资助。
中专
2022-08-24 13:16